庄婷婷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初步报告被引量:7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LSCLC)的放化疗综合治疗中,放疗靶区等方面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前瞻性比较LSCLC经诱导化疗后按不同靶区范围进行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和毒副反应的差异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LSCLC患者,经EP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按照化疗后和化疗前原发灶范围勾画放疗靶区(gross tumor volume-tumor,GTV-T),区域淋巴结靶区(gross tumor volume-nodal,CTV-N)两组均包括达到诊断标准的淋巴结所在的结区。放疗45Gy/30次/19天,开始于化疗后1周-2周,放疗中按期进行第3周期化疗。放疗后再行3周期化疗。完全缓解者行预防性全脑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入组37例、40例患者。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2.4%、28.2%(P=0.80),其中单独照射野外复发率分别为3.0%、2.6%(P=0.91),且均位于原发病灶同侧锁骨上区。纵隔型N3是照射野外复发危险因素(P=0.02,OR=14.13,95%CI:1.47-136.13);放疗期间发生I度、II度体重减轻分别为29.4%、5.9%和56.4%、7.7%(P=0.04);0度-I度和II度-III度后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97.1%、2.9%和84.6%、15.4%(P=0.07)。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1个月和26.9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9%、44.4%、37.3%及75.8%、56.3%、41.7%(P=0.79)。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仅照射化疗后原发灶范围及阳性淋巴结区未降低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而放疗毒性降低。但目前样本量尚未达到设计要求,最终结论需继续扩大样本数后得出。
- 胡晓包勇张力陈媛媛李凯新王卫华刘源何瀚孙宗文庄婷婷王彦陈静梁颖张阳赵洪云王凤华陈明
- 关键词:肺肿瘤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
- 多西他赛与顺铂同期联合放疗和巩固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Ⅰ期临床试验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放疗同期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巩固化疗开始的合适时间,推荐Ⅱ期试验的方案。方法使用三维适形放疗,照射原发灶和阳性淋巴结区域60~70Gy分30—35次6—7周完成。化疗使用相同剂量的多西他赛和顺铂,MTD定义为≥2/6例患者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的下一级剂量,同期化疗于放疗开始和第28天给药,起始剂量55mg/m^2,以后按10mg/m^2递增。巩固化疗剂量与同期化疗相同,时间为放疗结束后第4、5、6周给药,每3周重复,共两个疗程,如≥2/6例患者出现DLT则延至下1周。结果12例患者入组,均完成同期放化疗,其中6例于放疗结束后4周开始并完成2程巩固化疗。仅75mg/m^2组患者有2/3例发生DLT,主要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推荐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试验中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同期+巩固化疗剂量65mg/m^2,同期化疗4周重复;巩固化疗开始于放疗后第4周,3周重复,共2个疗程。
- 包勇庄婷婷王卫华胡晓高剑铭何瀚孙宗文王彦SHIVAJI Poudel陈明
- 关键词:综合疗法
- 脊柱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疗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医学的发展,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也越来越重视。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之一,脊柱转移瘤会导致疼痛、骨折,并可能压迫脊髓导致各种神经受损症状。尽早开始放疗可以缓解疼痛并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
- 庄婷婷陈志坚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疗脊柱转移瘤恶性肿瘤骨转移压迫脊髓缓解疼痛神经受损
- 调强放疗在颈段或胸上段食管癌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IMRT)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并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选择完成IMRT治疗的局部晚期的颈段或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80例,其中59例同期接受了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急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放疗结束即时评价: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率分别为18.8%、67.5%、13.8%。中位随访19.4个月(4.6—51.3个月),疾病进展死亡30例。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O%、62.5%、55.6%;1、2、3年局控率分别为75.4%、68.6%、64.8%;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5.6%、54.4%、46.5%。局部未控或复发为主要失败原因。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3%,未出现3级及以上的放射性食管炎。结论IMRT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耐受性好,局部控制情况仍有待改善。
- 庄婷婷黄利生郭和锋伍方财郑明章林柏翰李东升陈志坚
-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放疗疗效
- 适形放疗联合泰索帝和顺铂同期放化疗/巩固化疗的Ⅰ期临床试验
- 目的确定泰索帝和顺铂与适形放疗同期使用的最大耐受剂量(MTD);确定和建议Ⅱ期试验的剂量:确定同期放化疗结束后巩固化疗开始的合适时间。方法使用三维适形放疗,放疗范围包括原发灶和阳性淋巴结所在引流结区, 放疗剂量为60~7...
- 包勇王卫华高剑铭何瀚胡晓孙宗文庄婷婷王彦陈明
- 文献传递
- 鼻咽癌调强放疗Ib区剂量分析
- 2014年
- 目的:通过分析50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的TPS资料中Ib区、颌下腺的剂量分布特点,为个体化制定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50例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被纳入研究。收集所有患者IMRT计划的TPS数据,分析其Ib区、颌下腺计划外受照射体积剂量特点。结果:50例TPS数据中双侧Ib区平均体积为9.03 mm3±2.22 mm3,平均剂量达52.42 Gy±4.30 Gy,V30、V35、V40、V45、V50、V55、V60的百分比分别为99.4%、83.1%,94%、83.1%、64.3%、58.1%、35.5%、21.6%。双侧颌下腺平均体积为7.03 mm3±1.05 mm3,平均剂量为58.51 Gy±5.35 Gy,接受30 Gy、40 Gy、50 Gy、60 Gy的体积分别为100%、99.1%、89.7%、71.2%。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即使Ib区不予预防照射,Ib区和颌下腺均已接受较高的计划外照射。颌下腺的计划外剂量已经超出其功能保全剂量。
- 黄利生庄婷婷伍方财陈志坚李东升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颌下腺
- 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
-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到2008年10月间首程行三维适形放疗并同步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共90例,对相关放射剂量体积资料和治疗毒性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
- 庄婷婷柳青张黎胡晓王彦陈明
-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
- 文献传递
- 基于锥形束CT的头颈部肿瘤精确放疗摆位误差与体质量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对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进行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容积调强放疗(VMAT)中摆位误差和体质量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02例接受IMRT或VMAT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机载CBCT每周扫描,与定位CT图像匹配后获取摆位误差数据,同时每周记录患者体质量变化,连续6周。结果全部患者在左右、背腹、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11 5±0.125 3)cm、(-0.017 6±0.123 3)cm、(-0.014 1±0.156 7)cm,三个方向上的平均系统误差在0.02 cm以内,平均随机误差在0.2 cm以内。不同周(次)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体质量随治疗进行而持续下降,平均下降近3.5 kg。体质量变化与周(次)之间呈负相关,体质量下降与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相关(P〈0.01)。结论患者的摆位误差未发现随着疗程进行出现明显变化,但患者治疗期间体质量的下降对于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产生一定影响。
- 庄婷婷郭和锋王国喜林正忠陈志坚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摆位误差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累及野和选择性淋巴结照射前瞻性随机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前瞻性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采用累及野照射(IFRT)或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局部失败的差异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99例LA-NSCLC经紫杉醇加卡铂化疗2周期后无远处转移患者随机分为IFRT组(45例)或ENI组(54例),IFRT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和纵隔阳性淋巴结,ENI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双侧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及双侧锁骨上区。在满足双肺V20≤35%、脊髓受量≤50Gy条件下给予尽可能高剂量,每周紫杉醇40mg/m2放疗增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随访率为99%,随访时间满1、2、3年者分别为49、29、17例。IFRT组与ENI组放疗剂量〉60Gy的分别占49%和26%(X2=5.59,P=0.018),局部失败率分别为29%和36%(x2=0.46,P=0.497),1、2、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69%、65%和80%、53%、49%(x2=0.74,P=0.389),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41%、33%和69%、32%、13%(X2=3.97,P=0.046)。两组不良反应相似(x2=3.91~0.16,P=0.142~0.925)。结论IFRT较ENI照射剂量高并增加了总生存率,未增加选择性照射区淋巴结复发率,不良反应相近,还需大样本研究。
- 马红莲包勇胡晓王谨王卫华李凯新刘源何瀚孙宗文王彦庄婷婷陈静彭芳周琦超黄劭敏何智纯张黎邓小武陈明
- 基于四维CT的肺体积及呼吸运动分析
- 目的:应用四维CT(4DCT)评价肺癌患者肺的运动,并初步选择适合进行剂量计算的呼吸时相。方法:选择30例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接受4DCT扫描的肺癌患者,左、右肺患者均为15例;男25例、女5例;中位年龄55岁(35~78...
- 孙宗文黄晓延陈媛媛包勇张黎黄劭敏高剑铭王卫华何瀚胡晓Shivaji王彦庄婷婷樊卫陈明邓小武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体积呼吸时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