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杰

作品数:4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盆地
  • 1篇底辟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幔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新构造
  • 1篇新构造运动
  • 1篇新构造运动特...
  • 1篇上地幔
  • 1篇盆地构造
  • 1篇危险性
  • 1篇活动性

机构

  • 4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4篇徐杰
  • 2篇虢顺民
  • 1篇方仲景
  • 1篇汪良谋
  • 1篇韩竹君
  • 1篇邓起东
  • 1篇黄秀铭
  • 1篇向宏发
  • 1篇张裕明
  • 1篇王辉

传媒

  • 3篇地震地质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1篇1993
  • 3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华北东部地区上地幔运动与盆地形成关系的模拟研究被引量:4
1991年
在综合分析华北东部深部构造、盆地构造及其动力学特征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离心技术讨论了该区盆地形成机制与上地幔运动的关系。这种离心技术采用物质密度差代替温度差是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上地幔对流、上地幔隆起(或底辟)以及重力均衡作用产生了华北地壳的单向引张力,从而导致箕状盆地的形成。 作者认为,华北东部地区盆地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与上地幔的运动和重力作用密切相关。
王春华廖素琼徐杰盛淑珍
关键词:上地幔底辟盆地构造
江汉-洞庭盆地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8
1991年
本文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地震等资料,初步分析了江汉-洞庭盆地构造及其演化和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此盆地由江汉坳陷、华容隆起和洞庭湖坳陷组成,整个盆地呈现二坳一隆、多凹多凸的构造特征。盆地之下是低缓的北东向莫霍面隆起带,埋深30—31km。自早白垩世至第四纪盆地经历了裂陷、强烈裂陷和区域性沉降等复杂过程,第四纪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活动和断块差异活动。盆地区有中强地震和小震活动,地震带基本位于第四纪差异活动较明显的地区和莫霍面隆起的斜坡带。
徐杰邓起东张玉岫殷秀华虢顺民牛娈芳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盆地
滇西北伸展构造区的构造特点及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1993年
本文研究了滇西北伸展构造区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和新构造环境的特点。该区构造与地震的活动强度为南、北部强,中间弱;第四纪最大沉降中心、湖积台地及第四纪褶皱分布呈对角对称。滇西北地区的伸展构造是在近南北向挤压力和南西—北东向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合力方向为北北东,与用水压致裂法和物理模拟获得的结果相符。该区在形成机制上属于一种特殊的拉分构造。
韩竹君徐杰虢顺民杨主恩向宏发吴大宁
关键词:地震动力学
北京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被引量:40
1991年
根据北京地区构造演化、断裂活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等新资料,认为本区南、北段新构造运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南段新构造活动较北段弱,未来地震危险性亦然。
黄秀铭汪良谋徐杰方仲景张裕明向家翠王辉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地震危险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