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盆地断层擦痕构造解析及其应力场反演被引量:4
- 1991年
- 本文通过野外测量众多的断层擦痕,经过计算机反演应力场,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本区自中生代末至第四纪存在着四期构造应力场。
- 强祖基王辉王洪涛
- 关键词:盆地断层擦痕应力场
- 深化改革 促进地震事业新发展——“地震科技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研讨班概述
- 1994年
- 本文概述了在当前面临地震队伍结构调整和人员分流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追踪地震研究的世界先进水平,筛选和确定地震科研的前沿课题,为制定地震工作的深化改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30年地震预报实践的反思,提出今后发展方向。
- 钱祝徐子君王辉何建树
- 关键词:地震工作地震研究
- 北京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被引量:40
- 1991年
- 根据北京地区构造演化、断裂活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等新资料,认为本区南、北段新构造运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南段新构造活动较北段弱,未来地震危险性亦然。
- 黄秀铭汪良谋徐杰方仲景张裕明向家翠王辉
-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地震危险性
- 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地震的烈度分布及地表破裂被引量:11
- 1991年
-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澜沧-耿马断裂带上发生了两次大于7级的地震.地震造成的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极震区内抗震性能极差的毛石房、砖柱土坯房的大量倒塌所致.澜沧地震的震中基本烈度可达Ⅸ度,耿马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Ⅹ度.澜沧地震构造活动的地表证据主要是出现在极震区内的张性地裂缝带和小断层陡坎.地裂缝带和小断坎主要出现在四条相对连续的北北西走向的狭窄地带内,其长度从几百 m 到6km 不等.澜沧地震地表破裂带长约35km,宽约3km,最大垂直位移量和最大右旋水平位移量分别为1.5m 和1.4m.耿马地震地表断裂活动的明显证据包括一系列北北西走向的地裂缝带和一段长约5km的地震断层陡坎.耿马地震地表破裂带长约24km,其最大垂直位移3.5m,最大右旋水平位移为3m.两次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均具有右旋-正断层性质.本文讨论了这两次地震的 度分布及地表破裂特征.
- 王辉强祖基袁著忠王洋龙张华赵翔谷一山
- 关键词:地震烈度澜沧-耿马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