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娴婷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粒细胞
  • 3篇粒细胞白血病
  • 3篇淋巴
  • 3篇慢性
  • 3篇慢性粒细胞
  • 3篇慢性粒细胞白...
  • 2篇文献复习
  • 2篇淋巴瘤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复习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多发
  • 1篇多发骨髓瘤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机构

  • 8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8篇王娴婷
  • 7篇江文华
  • 5篇陈莉莉
  • 2篇唐小万
  • 2篇王友群
  • 2篇解敏君
  • 1篇解晶

传媒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国药业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伊马替尼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移植术后复发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观察伊马替尼联合淋巴细胞输注(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DLI)方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leukemia,CML)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复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8例经allo-HSCT术后复发的慢性期CML患者,均为接受同胞供者的CD3+T淋巴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复发。对患者给予伊马替尼口服治疗(400~600mg/d),同时输注其同胞供者的CD3^+T淋巴细胞(2.5~8.0)×10^7/kg。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短串联重复片段检测法或双色双融合荧光免疫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状态。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39(16~56)个月。8例CML患者中有6例存活,2例因髓外复发(Ⅲ~Ⅳ级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死亡,死亡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7、22个月。血液学反应:6例存活CML患者分别于治疗后0.5~1.5个月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于治疗后3.5~12个月后陆续达到细胞遗传学完全反应,其原始粒细胞从11.5%降至0.3%,BCR-ABL融合基因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其中5例为BCR-ABL融合基因阴性。6例存活患者中2例接受DLI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Ⅰ度皮肤不良反应,1例发生药物相关皮疹;6例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全血细胞减少(<0.5×10^9/L)。结论 伊马替尼联合DLI对allo-HSCT后CML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多数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仍存活。
王友群陈莉莉江文华陈阳王娴婷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淋巴细胞输注伊马替尼
尼洛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2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尼洛替尼(达希纳)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2例,均予口服尼洛替尼,每次400 mg,每天2次。结果完全血液学缓解率为慢性期为93.75%,加速期为66.67%,急变期为37.50%;完全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58.06%,33.33%,25.00%;部分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80.66%,66.67%,37.50%。血液学不良反应中Ⅲ级血小板减少9例,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各6例,程度轻微,无Ⅲ级及以上贫血发生。在血液学不良反应中大多数可通过调整剂量或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控制。治疗过程中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如恶心、呕吐、头痛等,程度较为轻微,患者可耐受,不影响后期治疗。结论尼洛替尼(达希纳)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江文华解敏君唐小万王娴婷陈莉莉
关键词:尼洛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
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方案在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化疗在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预后。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治疗,研究组给予氟达拉滨联合CHOP方案化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6.67%;研究组患者总生存时间、无进展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中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给予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王娴婷江文华
关键词:淋巴瘤溶血性贫血氟达拉滨化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组织中miRNA-181a、miRNA-373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组织中微小RNA-181a(miRNA-181a)与miRNA-373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MM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患其他血液疾病的40例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骨髓组织中miRNA-181a及miRNA-373的表达,分析各组间两者的表达差异及其与MM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分析miRNA-181a与miRNA-37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分别与病例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miRNA-181a表达明显较高,miRNA-373表达明显较低(P <0.05),而病例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miRNA-181a、miRNA-37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患者骨髓组织中miRNA-181a、miRNA-373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有关(均P <0.05),其与年龄、性别、细胞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 0.05)。病例组骨髓组织中miRNA-181a与miRNA-373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696,P <0.05)。病例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miRNA-181a与miRNA-373表达无相关性(r=0.151、0.179,均P> 0.05)。结论 MM骨髓组织中miRNA-181a表达升高,而miRNA-373表达降低,两者共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成为新的MM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王娴婷郑良达解晶江文华
关键词:多发骨髓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急变期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0年
目的提高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枢神经系统急变期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CML髓外中枢神经系统急变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骨髓为CML慢性期,临床表现为反复头痛、恶心、呕吐,影像学检查示颅内多发占位,后经颅内肿块病理活组织检查及脑脊液检查确诊为CML中枢神经系统急变期。结论CML中枢神经系统急变期临床罕见,发病率低,预后极差,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检查有助于正确诊断。
郑良达颜青青王娴婷王友群陈莉莉江文华
关键词:急变中枢神经系统
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医院收治的3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方案。结果27例初治型患者中,17例(62.96%)完全缓解,7例(25.93%)部分缓解,3例(11.11%)稳定;5例复发或难治型患者中,3例(60.00%)完全缓解,2例(40.00%)部分缓解;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寒战、发热、胸闷及化学治疗相关血液毒性等,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利妥昔单抗用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江文华解敏君唐小万王娴婷陈莉莉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B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关于4-苯基氨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白血病的活性研究
2012年
抗菌活性的喹唑啉类化合物在治疗癌症等方面表现出的抗菌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苯胺喹唑啉类化合物分子,以JANEX-1为先导化合物,结构修饰两个系列共18个目标化合物.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关键中间体,其结构通过1H-NMR证实.体外抗人白血病K562细胞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抗白血病活性高于JANEX-1.
王娴婷
关键词:白血病
腹股沟区孤立性髓系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髓细胞肉瘤(myeloid sarcoma,MS)又称为绿色瘤或粒细胞肉瘤,是幼稚髓系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所形成的实体性肿瘤,多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髓外浸润表现,孤立性髓系肉瘤(isolated myeloid sarcoma,IMS)是指髓细胞肉瘤中骨髓检查未见白血病细胞侵犯,且没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及白血病等相关病史的患者。IMS临床发病率极为罕见,临床病例报道极少,且诱导治疗缓解后,未及时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极易复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临床诊治的1例IMS,并做相关文献复习。
郑良达江文华陈阳王娴婷陈莉莉
关键词:髓系肉瘤病例报告文献复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