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浏

作品数:19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3篇细胞
  • 3篇大肠
  • 2篇血清学
  • 2篇血清学诊断
  • 2篇抢救
  • 2篇肿瘤
  • 2篇疗效
  • 2篇肝癌
  • 2篇肝细胞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性别差异
  • 1篇序贯
  • 1篇序贯疗法
  • 1篇血清IL-6
  • 1篇血清学试验
  • 1篇血清学指标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机构

  • 16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广东省佛山市...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顺德第一人民...

作者

  • 19篇刘浏
  • 15篇杨冬华
  • 10篇汤绍辉
  • 3篇何海
  • 3篇贾柳萍
  • 1篇钟健
  • 1篇韦宏成
  • 1篇侯小霞
  • 1篇黄卫
  • 1篇李兆滔
  • 1篇黄辉文
  • 1篇徐建平
  • 1篇别彩群
  • 1篇崔西玉
  • 1篇段雪辉
  • 1篇陆宝钿

传媒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09
  • 3篇2008
  • 1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剧烈呕吐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
2007年
患者女,30岁。因“反复呕吐半月余”于2006年5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余无明显诱因剧烈呕吐黄绿色胃内容物,非喷射性,餐后明显,每日10余次,伴恶心、腹胀、头晕、乏力。无反酸、烧心、腹痛、心悸、头痛等不适。精神、胃纳欠佳,尿量略减少,大便正常,体重减轻约10kg。体检:
刘浏杨冬华汤绍辉钟健
关键词:剧烈呕吐甲状腺功能亢进首发症状反复呕吐体重减轻黄绿色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抢救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传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同时行血液灌流(HP)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2005年部分经传统方法治疗的11例 SAP 患者(对照组)与2005~2006年在...
汤绍辉刘浏杨冬华黄卫
文献传递
年龄对大肠腺瘤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近10年不同年龄段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总结分析佛山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2010年经病理确诊的9 850例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6 005例,女3 845例,男女比例为1.56∶1。≥71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23.80%),从≤30岁至≥71年龄段,随着发病年龄增加,男女比例从1.74∶1下降至1.45∶1,右半结肠腺瘤的比例从15.56%上升至22.23%,直肠腺瘤的比例从58.77%下降至46.29%,绒毛状腺瘤的比例从4.94%上升至9.04%,伴高级别瘤变腺瘤的比例从4.69%上升至10.15%,多发腺瘤的比例从20.25%上升至39.29%,≥2.0 cm的腺瘤从3.46%上升至9.47%。结论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大肠腺瘤的男女比例下降,发病部位多见于右半结肠,提示应重视全结肠镜检查。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腺瘤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老年人更易患多发、体积大、异型增生程度高的腺瘤。
陆宝钿崔西玉李兆滔黄辉文刘浏程灿昌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流行病学年龄
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行血液灌注抢救急性碳酸锂中毒1例报告
2007年
刘浏杨冬华韦宏成汤绍辉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液灌注抢救
一种新型柔性探针内窥镜——三维立体微型内窥镜
2007年
第一台内窥镜的发明已有50余年的历史,因其创伤性小、并发症少、愈合时间快、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但由于其体积较大、柔韧性不佳,且不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故临床实际应用尚受到一定限制。2006年10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Nature,2006,443:765)报道了一种新型柔性探针内窥镜(spectrally encoded endoscopy,SEE),这种内窥镜的软质探针直径仅为头发粗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组织损伤、降低麻醉需要,并可传输视频级的三维立体图像,使得门诊病人手术顺利完成的成功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刘浏杨冬华汤绍辉
关键词:内窥镜探针ENDOSCOPY愈合时间价格低廉
异亮氨酸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肝脏和肌肉蛋白合成功能被引量:3
2007年
2007年3月出版的《肝脏病学》杂志上(Hepatology,2007,45:560-568)Damink等通过经鼻胃内灌注氨基酸溶液模拟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UGB)发作,同时静脉注射异亮氨酸,结果发现异亮氨酸可以明显改善“出血患者”肝脏和肌肉的蛋白合成功能,有望成为治疗并改善UGB预后的一个新方法。
刘浏杨冬华汤绍辉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肌肉蛋白异亮氨酸肝脏病学出血患者肝硬化患者
恩替卡韦治疗中国人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系统评价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中国成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2005-2008年2月公开发表ETV治疗成人CHB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运用Revman 4.2软件对HBV DNA转阴率、AⅡ复常率、HBeAg阴转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有7篇RCT文献纳入本研究,包含833例CHB患者,对照组使用拉米夫定(1amivudine,LVD)或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治疗。研究表明,ETV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4%VS43.0%,89.6% vs 77.7%),OR值分别为4.46(95%CI为3.28-6.06,P〈0.00001)和2.48(95%CI1.67-3.48,P〈0.00001);两组HBeAg阴转率类似(23.3% vs 20.2%),0R值为1.82(95%CI为0.46-7.15,P=0.39);入选文献所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无明显差异。结论恩替卡韦可强效、安全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治疗国人CHB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
刘浏贾柳萍杨冬华汤绍辉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
人源化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二聚体的构建、表达与鉴定被引量:3
2009年
抗肝癌单链抗体(scFv)的肿瘤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一个新策略,但由于其存在亲和力低、稳定性较差、体内清除过快等不足,使它的广泛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改变scFv连接肽的长度而得到多价、高亲和力的新型小分子抗体,由于克服了以上不足,较scFv具有诸多优势,其中以二聚体的功能最好。本研究将我室已获得的人源化抗肝癌噬菌体scFvHBM的连接肽缩短至3~5个氨基酸,构建高亲和力的人源化抗体二聚体,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以期获得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肿瘤靶向治疗抗体。
别彩群杨冬华刘浏
关键词:抗体亲和力
染色体9p21变异与心肌梗死易感性相关
2007年
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死因之一,研究表明,染色体基因结构变异与MI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识别这些潜在基因变异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度评估,并为其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最近冰岛学者Helgadottir等对来自3个国家5个医学中心的4587例冠心病患者及12767例正常成人进行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发现,人染色体9p21存在一种常见基因变异,人群中约有21%的个体是该变异体的纯合子型,它发生MI的预测危险度是非变异体的1.64倍,在MI早发患者中其相对危险度是非变异体的2.02倍,而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在全部及早发患者中分别为21%、31%。因此,认为染色体9p21变异与MI易感性高度相关,并将该研究报道发表于近期的《科学》杂志(Science,2007,316:1491-1493)。
刘浏侯小霞杨冬华
关键词:人染色体心肌梗死易感性人群归因危险度危险度评估
科学家揭开肝癌性别差异的奥秘被引量:2
2007年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女发病约3—5:1。Naugler等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HCC小鼠模型研究发现,DEN可明显增加雄性小鼠血清IL-6浓度,去除IL-6的小鼠形成肝癌则无明显性别差异;DEN通过Toll样受体(TLR)衔接蛋白-My D88增加肝Kupffer细胞IL-6的产量,而雌激素可抑制Kupffer细胞IL-6的分泌,减少雄鼠循环中IL-6的量,敲除MyD88可较大程度阻止雄鼠HCC形成。因此,认为雌激素介导肝Kupffer细胞抑制IL-6可减少HCC的发生,并将这一发现发表于7月6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Science,2007,317,121-124)。
刘浏杨冬华何海
关键词:性别差异肝癌KUPFFER细胞血清IL-6科学家二乙基亚硝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