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珊瑚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数理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分子束
  • 2篇分子束外延
  • 2篇PBTE
  • 1篇电输运
  • 1篇对称性
  • 1篇输运
  • 1篇热电材料
  • 1篇结构特性
  • 1篇分子束外延生...
  • 1篇RHEED
  • 1篇TE
  • 1篇DFT
  • 1篇X

机构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贺州学院

作者

  • 2篇斯剑霄
  • 2篇吴海飞
  • 2篇徐珊瑚
  • 1篇谭永胜
  • 1篇鄢永红
  • 1篇陈耀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现代物理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In掺杂对PbTe薄膜结构及电输运特性影响
2017年
本文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方法在BaF2(111)衬底上外延生长了Pb1-xInxTe (0.00 ≤ x ≤ 0.20)薄膜。研究结果表明当x ≤ 0.06时,In在PbTe中进行替位式掺杂,形成n型的立方相Pb1?xInxTe结构,薄膜电导率随In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当x ≥ 0.10时,In掺杂出现过饱和,过量的In形成In2Te3结构相,Pb1-xInxTe薄膜电导率急剧下降。整个掺杂过程中,In均向薄膜表面发生了偏析。综合分析不同In掺杂量下Pb1-xInxTe薄膜的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测试结果,可以得出In的微量掺杂可实现PbTe薄膜电输运性能的提升,In掺杂量为0.06时薄膜表现出最佳的电输运性能,440K时Pb1-xInxTe (x = 0.06)的功率因子可达9.7 μW-cm-1`K-2,为本征PbTe最大功率因子的1.2倍。
徐珊瑚郑春波蒋磊陈忠兰周丹朱希斯剑霄廖清吴海飞
关键词:热电材料分子束外延
PbTe(111)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其表面结构特性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方法在Ba F_2(111)衬底上直接外延生长了Pb Te薄膜。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实时监控的衍射图样揭示了Pb Te在Ba F_2(111)表面由三维生长向二维生长的变化过程。转动对称性的研究结合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揭示了在富Pb及衬底温度(Tsub)为350°C的生长条件下,得到的Pb Te(111)薄膜具有稳定的(2×1)重构表面。Pb Te(111)-(2×1)表面覆盖Te膜后,通过300°C的退火处理,重构表面可完全复原,这为大气环境下Pb Te薄膜表面结构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吴海飞陈耀徐珊瑚鄢永红斯剑霄谭永胜
关键词:DFTRHEE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