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作品数:7 被引量:6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严重多发伤急诊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急诊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特征。方法对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8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在接受急诊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病房监护治疗,选取同期入住重症监护室未感染的12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情况。结果在本组18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当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例数为78例,感染发生率为42.62%。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发生率为55.13%。其次为创口感染,发生率为17.95%;此次检验共检出78株病原菌,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占比率为17.95%,铜绿假单胞菌,占比率为15.38%。按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创伤程度,手术频次、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和导管留置时间。按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主要包括创伤严重程度,手术频次和时间以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来说,在进行急诊手术后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医院感染,对于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则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这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李雪 赵涛 吴嘉荔 李文峰 杨立山关键词:严重多发伤 急诊手术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口服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治疗方法对急性重度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41例急性重度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分析采用不同HP设备及首次HP时灌流器的使用量对急性重度口服百草枯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41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d,分别以碳肾和树脂为HP设备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均为3d,二者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3,P=0.88)。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均显示口服百草枯剂量越大,患者死亡的风险越高(95%CI:1.00~1.02,P<0.05)。灌流器种类、首次HP治疗灌流器使用量对重度口服百草枯患者的预后均无影响(P>0.05)。结论百草枯口服剂量可影响急性重度口服百草枯患者的预后,不同种类及数量的血液灌流对患者预后无影响。 吴嘉荔 李雪 李文峰 陈中伟 杨立山关键词:百草枯中毒 血液灌流 急性中毒 血液灌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研究 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的疗效,进一步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77例ASOP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行血液灌流治疗分为血液灌流组(HP组)和非血液灌流组(非HP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使用率等指标,比较患者住院天数、氯磷定剂量、长托宁剂量、及住院第1、3、5天胆碱酯酶(CHE)。结果 HP组和非HP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异,HP组明显好于非HP组。氯磷定剂量: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托宁剂量:HP1组、HP2组与非HP组比较用量均减少(P<0.05);住院天数:HP1组与非HP组比较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1),且HP2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非HP组;第3、5天CHE值:HP1组、HP2组与非HP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且HP1组较HP2组CHE值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早期HP治疗ASOPP的临床疗效显著,能迅速清除体内有机磷农药,促使CHE活性极早恢复,明显降低死亡率。 马晓 康向飞 李文峰 杨立山 吴嘉荔 马汉宁 李雪关键词:血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中毒 疗效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重症肺炎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肺炎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院1、2、3、7 d的SOFA评分,以及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通过诊断试验分析不同时间点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ARDS患者及不同年龄段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纳入88例患者,最终存活42例,死亡46例,病死率为52.27%。死亡组年龄明显大于存活组(岁:60.67±14.66比51.91±15.97),各时间点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分:入院后1、2、3、7 d别为9.83±3.50比7.54±2.67、9.98±3.75比7.48±2.92、10.84±4.14比7.23±2.94、11.71±4.03比6.51±3.22,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1、2、3、7 d 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ARDS患者的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均P<0.01),且入院时间越长,SOFA评分对重症肺炎ARDS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越大,入院7 d SOFA评分预测重症肺炎ARDS患者的敏感度最高,为92.86%,而入院3 d时特异度最高,为88.10%。除入院7 d AUC明显大于2 d外(0.85比0.72,P<0.05),其余各时间点AC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年龄进行分层后,<60岁患者不同时间点SOFA评分对预后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均逐渐提高,预测价值较好;但仅入院3 d SOFA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明显高于入院1 d(0.80比0.77,P<0.05),其他各时间点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60岁的患者中,入院1 d及2 d SOFA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的AUC偏小(分别为0.67、0.68),预测效果较差;各时间点SOFA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重症肺炎ARDS患者各时间点SOFA评分的变化趋势显示,无论是否按照年龄进行分层,死亡组重症肺炎ARDS患者SOFA评分呈上升趋势,而存活组患者SOFA评分� 吴嘉荔 肖红科 李雪 曹瑞 康向飞 马汉宁 王兴义 杨立山关键词: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不同评分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建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和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及评价预测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建立不同Logistic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种预测模型(模型1 APACHEⅡ评分,模型2 CURB-65评分、模型3 APACHEⅡ评分联合CURB-65评分)通过重复50次10折交叉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分别通过C统计量、Kendall's tau-a秩相关系数、R2、布里尔分数(Brier评分)、校准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及决策曲线(DCA)等方面来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08例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27例,年龄(57.92±16.56)岁,存活48例,死亡60例。死亡组中年龄、APACHEⅡ评分及CURB-65评分均大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模型1进行预测时OR值为1.12(95%CI:1.06~1.20),模型2进行预测时OR值为2.21(95%CI:1.43~3.40),模型3预测时OR值分别为1.10(95%CI:1.03~1.18)和1.95(95%CI:1.24~3.07)。重复50次10折交叉验证结果显示,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0.68±0.14、0.66±0.11、0.72±0.13。模型3的C统计量、Kendall's tau-a秩相关系数、R2、布里尔分数(Brier评分)优于模型1和模2型,不同模型拟合优度检验P值均大于0.05,提示模型拟合良好。重抽样500次的校准曲线结果显示,模型2校准度优于模型1和模型3,模型3较模型1的预测能力有所改善,IDI提高了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2相比,模型3存活对病例的重新分类能力有所改善,综合判别能力有所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模型的决策曲线显示,模型3在预测概率为25%~55%左右时 李雪 吴嘉荔 马汉宁 张亚娟 杨立山关键词: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URB-65评分 预后 早期血浆置换治疗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对急性毒蕈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毒蘑菇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PE及常规治疗方法,收集患者治疗前(第1天)及治疗后第3、5、7、10天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变化以及入院时血乳酸(Lac)水平与中毒严重度评分(PSS),分析患者经PE治疗后AST及ALT的变化情况以及初始Lac水平及PSS评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4例患者死亡4例,治愈10例。经血浆置换后,毒蘑菇中毒患者的AST及ALT均呈下降趋势,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AST下降趋势较死亡组明显(P<0.05),存活组的ALT下降趋势也较死亡组明显(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入院初始Lac水平较死亡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T及PSS评分存活组与死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浆置换可有效改善毒蘑菇中毒导致的严重肝功能损害,入院时初始Lac水平与毒蘑菇中毒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李博 杜武军 吴嘉荔 李雪 李文峰 杨立山关键词:血浆置换 毒蘑菇中毒 肝功能损害 槲皮素预处理ALI大鼠肺组织损伤、炎症/氧化应激反应、铁死亡及Nrf2/HO-1信号通路激活情况观察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观察槲皮素灌胃预处理的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铁死亡及Nrf2/HO-1信号通路激活情况,以探讨槲皮素对ALI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分为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以25、50、100 mg/kg槲皮素灌胃,1次/天,连续7 d;槲皮素灌胃处理的第4天在大鼠气管内滴注5 mg/kg LPS;阳性对照组以地塞米松1.04 mg/kg灌胃,其余处理同槲皮素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1次/天,连续7天,其余处理同槲皮素组;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 d。末次灌注给药后,观察各组肺组织损伤(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纤维组织阳性表达率、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率)、炎症反应(肺泡灌洗液TNF-α、IL-6、IL-1β)、氧化应激反应(肺泡灌洗液SOD、GSH、MDA,肺组织ROS)、铁死亡(Fe^(2+)水平)及Nrf2/HO-1信号通路激活[肺组织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r2)、血红素加氧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过氧化氢酶(CAT)蛋白]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aCO_(2)水平升高,PaO_(2)、SaO_(2)水平降低(P均<0.01);肺组织可见肺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阳性表达率高;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率高;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水平均升高,SOD、GSH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肺组织ROS表达水平升高,肺泡灌洗液中Fe^(2+)水平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PaCO_(2)均降低(P均<0.05),槲皮素高剂量组PaO_(2)和SaO_(2)水平升高(P均<0.05);槲皮素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肺组织炎性浸润与纤维增生明显减少,肺泡恢复正常生理结构;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肺纤维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下降(P均<0.05),其中槲皮素高剂量组肺纤维组织阳性表达率最低;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 李雪 李博 谈彬 马磊关键词:槲皮素 氧化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