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2015年我国部分地区市售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对我国8省738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AFB_1、AFB_2、AFG_1和AFG_2)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首先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快速筛检市售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再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对阳性样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进一步确证。结果食用植物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总量的含量范围在0.06~221.00μg/kg之间,平均为19.30μg/kg。4种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以AFB_1为主,其检出率为17.21%(127/738),平均含量为16.20μg/kg。其次是AFB_2、AFG_1和AFG_2。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重,AFB1超标率为11.57%(25/216)。来自广西的植物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重,AFB1超标率达19.23%(20/104)。此外,散装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含量高于定型包装样品。95.45%(126/132)的阳性样品检出2种或2种以上的黄曲霉毒素。结论我国食用植物油存在黄曲霉毒素协同污染现象,并以AFB_1为主。花生油、来自广西的植物油样品以及散装食用植物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高,需重点监测并加以监管。
- 徐文静刘丹刘丹卢大新卢大新
-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食品污染物酶联免疫吸附
- 中国94份玉米饲料原料中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调查中国玉米饲料原料中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状况。方法2014年2月份分别从安徽、河北、黑龙江、吉林、江苏、辽宁、内蒙古和山东8个省份采集玉米饲料原料样品,共计94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AF)、A类和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ZEN)共12种真菌毒素的含量;并对样品中的污染真菌进行鉴定和计数。结果36.2%(34/94)的样品受到不同程度的AF污染,以AFB1含量最高,含量范围为0.3~181.3μg/kg;其次为AFB2,含量范围为1.0~74.3μg/kg;7份样品(7.5%,7/94)AFB1含量超过我国规定的限量标准(50μg/kg)。A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均较低,含量范围为0.1~10.5μg/kg。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污染最为严重,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为0.7~606.6μg/kg,中位数为66.3μg/kg,但所有样品中DON的含量均低于我国规定的限量标准(1000μg/kg)。76.6%(72/94)的样品检出ZEN,中位数为36.9μg/kg;3份样品(3.2%,3/94)ZEN含量超过我国规定的限量标准(500μg/kg)。真菌污染调查表明,所有样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真菌污染(5.0~1.4×105 CFU/g),分别有18份和3份样品的带菌量超过限用标准和禁用标准。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木霉属和毛霉属是主要的污染真菌,其检出率分别为71.3%(67份)、60.6%(57份)、71.3%(67份)、27.7%(26份)和24.5%(23份)。串珠镰刀菌的检出率[73.4%(69/94)]高于黄曲霉的检出率[41.5%(39/94)]。结论本实验发现玉米原料受AF和A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污染的水平较低,主要受到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DON及其衍生物和ZEN的污染;同时还受到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等多种真菌的污染。
- 韩小敏张宏元张靖徐文静刘丹江涛徐进李凤琴
- 关键词:真菌协同分析
- 花生油和玉米油中多组分真菌毒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0
- 2017年
- 建立花生油和玉米油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等13种真菌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提取、Multi 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分别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检测。经优化,正离子模式流动相为含2 mmol/L甲酸铵的0.1%甲酸-甲醇溶液,负离子模式流动相为0.1%氨水-乙腈溶液。该方法对花生油和玉米油中13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05~3.00μg/kg,定量限为0.10~10.00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6.6%~114.9%。所建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花生油和玉米油中多组分真菌毒素的协同测定。
- 刘丹韩小敏李凤琴王畅罗晓林卢大新
- 关键词:真菌毒素花生油玉米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