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宇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严重抑郁症
  • 1篇夜间护理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睡眠
  • 1篇睡眠障碍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插管
  • 1篇转换期
  • 1篇静脉
  • 1篇静脉插管
  • 1篇护理
  • 1篇护士
  • 1篇护士培训
  • 1篇插管

机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篇王悦娜
  • 1篇年红
  • 1篇周园
  • 1篇蔡欣宇
  • 1篇杨宇

传媒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情绪ICU患者进行夜间护理操作对睡眠障碍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复杂的护理活动及特殊的医疗环境使ICU患者进入生理转换期。如失语或有严重抑郁症不能自理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因恐惧、焦虑等引起的情绪低落和睡眠障碍。大多数ICU患者都会感到恐慌和焦虑。患者在进入ICU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医护人员的不熟悉,都会使患者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焦虑,患有语言障碍、抑郁或瘫痪的患者则更加严重[1]。患者在熟睡时经常被各项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及各种监护系统干扰,除此以外如恐惧、焦虑、担心等心理因素更会加重患者情绪低落和睡眠障碍。持续照明是干扰睡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持续光照和自然的日夜周期节律消失,会导致患者生物钟紊乱[3]。 Drouot等[4]报道,噪声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监护室内的噪声包括监护仪、呼吸机及其他设备发出的报警声,以及工作人员操作产生的声响和电话铃声等[5]。 ICU环境、监护仪报警和气管切开、机械通风、疼痛、焦虑、护理操作诊断考核的运用及噪音等均可引起睡眠障碍。 Freedman[6]发现护理操作诊断考核的运用和噪音也会引起睡眠障碍。Olson等[7]设计了一个综合的睡眠试验,在0∶00-6∶00之间尽量减少监护指数、高低报警检查、更换体位、叩背、生命体征检查、采血和药物疗法等护理活动。包括降低噪音、减少声光刺激、调整给药时间及护理操作周期。从其试验结果中得出,在1∶00-5∶00之间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睡眠的干扰。本研究通过夜间ICU安静患者和躁动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睡眠障碍的调查研究,用以确定护理操作的频率和类型。
王悦娜年红蔡欣宇杨宇周园
关键词:睡眠障碍夜间护理严重抑郁症转换期护士培训中心静脉插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