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策略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串联、并联和混联3种类型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不同结构特点,文章对3种类型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了未来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策略研究的发展方向。能量控制策略不仅要实现整车最佳的燃油经济性,而且还要兼顾发动机排放、蓄电池寿命及驾驶性能等多方面要求,并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各部件的特性和汽车的运行工况,使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和传动系统实现最佳匹配,兼顾上述各方面要求的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应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 郭淼姜艳刘汉斌钟绍华李腾腾
- 关键词:混合动力燃油经济性
- 阿勒泰市移动源排放清单及时空分布特征
- 2024年
- 通过“自上而下”调查方式获取移动源活动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阿勒泰市移动源排放清单,并进行移动源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和清单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阿勒泰市移动源9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CO为669.12 t,NO_(x)为617.92 t,SO_(2)为29.85 t,NH_(3)为32.61 t,VOCs为136.35 t,PM_(2.5)为35.74 t,PM_(10)为38.06 t,BC为20.33 t,OC为6.41 t。其中,CO、SO_(2)、NH_(3)、VOCs主要来源于载客汽车,贡献率均超过40%;NO_(x)主要来源于农业机械和载货汽车,贡献率均超过30%;PM_(2.5)、PM_(10)、BC、OC主要来源于农业机械,贡献率均超过75%。时空分布特征表现为6—8月排放量最高,人口密集的市区排放量高于其他区域。移动源9种污染物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均在−39.23%~56.27%以内,本清单计算结果相对可靠。
- 屈小梭张桂伟夏俊孙爱珍姜艳谷超韩雪梅白雯宇彭云赵江坤
- 关键词:排放清单
- 成都市非道路施工机械排放清单研究被引量:16
- 2019年
- 随着大气污染控制形势的日益严峻,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软件调研获得了成都市非道路施工机械保有量、功率分布,通过现场及文献调研获得了非道路施工机械活动水平数据.参照《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方法,计算了成都市2018年非道路施工机械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8年成都市非道路施工机械PM、HC、NOx和CO的排放量分别为845、2898、16738、11231 t.按机械类型划分,挖掘机4项污染物排放占比最高,PM、HC、NOx和CO分别占59%、61%、59%和62%;按排放阶段划分,国2机械4项污染物排放占比最高,PM、HC、NO_x和CO分别占55%、66%、68%和65%.排放清单结果的不确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排放因子.
- 解淑霞唐祎骕陈秋宇汪永东陈秋宇姜艳王燕军吉喆
- 关键词:排放清单不确定性
- 我国重型柴油货车黑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柴油车的黑碳排放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但我国柴油车黑碳排放清单编制仍有较大局限性.为进一步提高柴油车黑碳排放清单编制精度,采用整车转毂台架和热光折射的方法研究不同排放标准、行驶工况和负载状况对重型柴油货车黑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排放标准升级对重型柴油货车的黑碳排放有重要影响,从国Ⅰ、国Ⅱ排放标准升级到国Ⅲ、国Ⅳ和国Ⅴ排放标准,黑碳在颗粒物中的占比由41%左右逐步提至72%左右.行驶工况对重型柴油货车的黑碳排放也有一定影响,车辆在C-WTVC(中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试工况)下的黑碳排放占比较VECC(重型车典型道路行驶工况)下高5%~10%.与半载状态相比,重型柴油货车在满载状态下黑碳排放占比更高,国Ⅲ、国Ⅳ重型柴油货车满载状态下黑碳排放占比较半载状态高7%~8%,国Ⅱ重型柴油货车满载状态下黑碳排放占比较半载状态高15%左右.研究显示,柴油货车黑碳排放清单编制要综合考虑排放标准、驾驶特征、负荷状况等对黑碳排放的影响,不宜使用固定系数利用颗粒物排放因子外推黑碳排放因子.
- 王燕军穆劲松吉喆苏盛李凯倪红姜艳张鹤丰
- 关键词:排放标准行驶工况
- 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及展望被引量:5
- 2010年
- 详细分析了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和轮边式4种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对影响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整体性能的蓄能器、液压泵/马达、多动力源匹配以及能量控制策略等4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调研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发展的国内外现状,展望了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展前景。
- 付松青姜艳李腾腾秦孔建钟绍华
- 关键词:液压混合动力液压传动
- 济南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颗粒物组分变化特征被引量:20
- 2018年
- 为研究济南市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的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于2017年11月15日—12月30日在市监测站及跑马岭清洁对照点同步采集PM_(10)和PM_(2.5),并对其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及碳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过程中PM_(2.5)/PM_(10)质量浓度比均超过0.6.NO_3^-(硝酸盐)、SO_4^(2-)(硫酸盐)、NH_4^+(铵盐)、OC(有机碳)浓度及百分占比与颗粒物浓度同步增加,其中NO_3^-、SO_4^(2-)、NH_4^+、OC的浓度增加倍数远大于PM_(2.5)的浓度增加,重污染日市监测站NO_3^-、SO_4^(2-)、NH_4^+、OC质量浓度分别是非污染日的5.1倍、8.8倍、8.3倍、7.0倍,跑马岭重污染日NO_3^-、SO_4^(2-)、NH_4^+、OC质量浓度分别是非污染日的3.0倍、3.9倍、3.7倍、4.6倍;且SO_4^(2-)和NH_4^+质量百分占比涨幅比NO_3^-的大,说明重污染天气下SO_4^(2-)和NH_4^+对PM_(2.5)浓度增加的贡献更大.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市监测站和跑马岭SOC质量浓度分别占OC的82.4%和92.3%,说明重污染期间SOC是OC主要组成部分.二次无机离子和二次有机碳是导致重污染的主因,表明在冬季重污染过程中,大气化学反应非常重要,这可能与空气静稳和湿度较大的气象条件、前体物的大量积累、液相非均相化学过程的加强紧密相关.重污染天气下需要重视NO_2对SO_2液相催化氧化作用,严格控制NO_2的排放.
- 刘盈盈殷宝辉王静王歆华侯鲁健马银红王健赵雪艳姜艳
- 关键词:重污染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