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儿童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幼年
  • 2篇幼年特发性
  • 2篇幼年特发性关...
  • 2篇支气管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关节炎
  • 2篇气管
  • 2篇综合征
  • 2篇文献复习
  • 2篇哮喘
  • 2篇关节炎
  • 2篇肺炎
  • 2篇复习
  • 2篇川崎
  • 2篇川崎病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0篇马莹莹
  • 8篇储卫红
  • 8篇彭韶
  • 7篇张曼
  • 6篇高艺伟
  • 4篇徐莉燕
  • 3篇高源
  • 1篇曹振锋
  • 1篇祁昊
  • 1篇李玉珍
  • 1篇胡小霞
  • 1篇张婷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铁蛋白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3例JIA患儿。检测S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通过临床评估和幼年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27(JADAS27)对疾病活动性进行评估。按JIA不同亚型,即全身型JIA(sJIA)、多关节型JIA(polyJIA)、少关节型JIA(oligJIA)、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ERA),将患儿分为全身型组(60例)、多关节型组(27例)、少关节型组(35例)、ERA组(21例)。比较4组疾病活动期SF升高率和疾病无活动期SF升高率。分析疾病活动期JIA不同亚型SF与ESR、CRP和JADAS27的相关性。结果 (1)疾病活动期,4组SF升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型组SF升高率高于其他3组(P<0.008)。多关节型组、少关节型组、ERA组SF升高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2)疾病无活动期,4组SF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疾病活动期,sJIA患儿SF与ESR、CRP和JADAS27呈正相关(P<0.05)。疾病活动期,polyJIA、oligJIA、ERA患儿的SF与ESR、CRP和JADAS27均无关(P>0.05)。结论疾病活动期,与polyJIA、oligJIA和ERA患儿比较,sJIA患儿更可能出现SF升高。sJIA患儿SF水平与ESR、CRP和JADAS27呈正相关。SF可被用来评估sJIA的疾病活动性。
储卫红彭韶张曼马莹莹高艺伟徐莉燕高源苗雪艳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血清铁蛋白疾病活动性
槐杞黄颗粒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2.0 mg/kg,每12小时1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10 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NL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咳嗽、咯痰、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7水平、NLR均显著降低,血清IL-35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IL-17水平、N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可提高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药物安全性好。
张曼储卫红许承鲜马莹莹彭韶
关键词:槐杞黄颗粒儿童支原体肺炎白细胞介素-17
FeNO联合TSLP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感染后咳嗽的鉴别价值及与小气道功能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联合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感染后咳嗽(PIC)的鉴别价值,并分析FeNO、TSLP与CVA病情、小气道功能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收治的90例CVA患儿作为CVA组,另选取同期90例PIC患儿作为PIC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FeNO、TSL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FeNO联合TSLP对CVA与PIC的鉴别价值;比较CVA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阶段患儿的小气道功能[FEF25(%)、FEF50(%)、FEF75(%)、FEF25~75(%)]和FeNO、TSLP水平,采用Spearman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FeNO、TSLP与CVA小气道功能、病情阶段、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VA组患儿的FeNO、TSLP水平明显高于PI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FeNO联合TSLP鉴别CVA与PIC的AUC最大(0.934),敏感度、特异度为87.78%、82.22%,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轻度组患儿的FEF25、FEF50、FEF75和FEF25~75>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儿的FeNO、TSLP水平<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缓解期组患儿的FEF25、FEF50、FEF75、FEF25~75明显高于急性发作期组,FeNO、TSLP水平明显低于急性发作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FeNO、TSLP与FEF25、FEF50、FEF75、FEF25~75均呈负相关(P<0.05);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FeNO、TSLP与病情阶段、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与PIC患儿比较,CVA患儿FeNO、TSLP水平异常升高,其联合鉴别诊断CVA与PIC具有较高价值,且FeNO、TSLP水平与患儿病情、小气道功能密切相关。
高艺伟马莹莹张曼储卫红彭韶
关键词: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小气道功能
以发热、黄疸为首发症状的不完全川崎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以发热、黄疸为首发症状的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例以发热、黄疸为首发症状的不完全K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岁9个月男性患儿及10岁女性患儿,以发热、皮肤黄染、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为早期主要症状,均无皮疹,后期出现指端、肛周蜕皮,并冠状动脉扩张。其中男性患儿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及丙种球蛋白抵抗,女性患儿出现KD休克综合征。结论以发热、黄疸为首发症状的IKD患儿,可能因症状不典型而致诊断延迟。
马莹莹彭韶储卫红高艺伟张曼徐莉燕高源苗雪艳
关键词:黄疸不完全川崎病动眼神经麻痹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CARDS TX、TNF-α、SA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ARDS T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支气管镜检的132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RMPP患儿作为Ⅰ组,另外85例MPP患儿作为Ⅱ组,同期在医院门诊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Ⅲ组。对比3组血清及Ⅰ组、Ⅱ组肺泡灌洗液的CARDS TX、TNF-α、SA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RMPP的效能。结果 Ⅰ组的血清及肺泡灌洗液CARDS TX、TNF-α、SAA水平高于Ⅱ组和Ⅲ组,且Ⅱ组高于Ⅲ组(P<0.05)。SAA曲线下面积(0.735)较TNF-α(0.711)、CARDS TX(0.705)高。结论 RMPP患儿CARDS TX、TNF-α、SAA表达水平较高,可能参与RMPP的致病过程,并可有效预测RMPP发生。
马莹莹彭韶储卫红张曼高艺伟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肺泡灌洗液血清淀粉样蛋白A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是一种严重的、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的风湿性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目前归类于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范畴,常见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而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MAS在临床中较少见。关于MAS的诊断标准尚无统一,由于传统的HLH-2004指南在MAS应用中灵敏度较差,近年有学者提出了MAS特异性诊断标准,本文通过SLE合并MAS的个案报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将SLE合并MAS的临床识别、诊断指南及治疗做以下介绍。
张曼张甜甜葛畅畅马莹莹王丙增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儿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2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帮助。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儿中,男9例,女3例,年龄8—39个月,均肺部感染后出现反复或持续气促、咳嗽、喘息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湿哆音及喘呜音。肺部CT影像典型马赛克征8例,支气管壁增厚5例,支气管扩张1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辅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吸入。随访1~22个月,患儿咳喘减轻或无咳喘,部分存在活动不耐受,3例患儿影像检查好转,9例无变化。结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多为感染后起病,气促、咳嗽和喘息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三凹征、喘呜音和湿口罗音是最常见的体征,“马赛克”征象是胸部CT的典型表现。综合分析病因、临床表现及肺部影像学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该病预后不良。
马莹莹彭韶曹振锋李玉珍祁昊徐莉燕
关键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儿童
补充维生素D对未控制支气管哮喘儿童FEV1%、FeNO及控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VD)对未控制哮喘儿童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131例未控制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VD,对照组未给予VD,其余治疗相同。随访3个月,每个月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 D,25OHD)、肺功能和FeNO,评估临床控制水平。结果(1)FEV1%、FeNO在2组间、各时点间、组间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FEV1%)=9.545、600.842、12.018,F_(FeNO)=7.037、1118.111、37.062,均P<0.05)。(2)治疗第1、2、3个月,2组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_(FEV1%)=2.032、2.310、2.562,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FEV1%上升快。(3)治疗第1、2、3个月,2组Fe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2、-5.940、-5.024,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FeNO下降快。(4)治疗第2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良好控制率高(51/20 vs.28/32,χ^(2)=8.602,P=0.003),第1、3个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未控制哮喘儿童补充VD可能更快地提高FEV1%、降低FeNO,使哮喘控制提前。
储卫红彭韶马莹莹张曼徐莉燕高艺伟高源苗雪艳
关键词:维生素D支气管哮喘儿童
川崎病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旨在尽早识别心脏损害并及时做出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7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49例,女188例,年龄2个月~10岁。根据是否发生心脏损害分为心脏损害组(52例)和非心脏损害组(38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ogistic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心脏损害组发热持续时间≥10 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延迟、IVIG无反应、白细胞计数≥10×109/L、总胆汁酸>14μmol/L、C反应蛋白(CRP)>46 mg/L、血红蛋白(HGB)≥90 g/L患儿比例高于非心脏损害组(均P<0.05)。发热持续时间、IVIG治疗延迟、IVIG无反应、CRP、HGB是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均P<0.05);Logit(P)=-11.754+1.333×发热持续时间+1.520×IVIG治疗延迟+1.761×IVIG无反应+1.676×CRP+1.345×HGB。与单独的各相关因素比较,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心脏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95%CI:0.874~0.931),最佳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0.38%、90.65%。结论KD患儿发生心脏损害主要与发热持续时间、IVIG治疗延迟、IVIG无反应、CRP、HGB等有关,对于具备上述临床特征患儿,及时给予治疗、更严格地监测和随访,以优化远期预后。
高艺伟马莹莹张曼储卫红
关键词:川崎病心脏损害小儿
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2例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女性,分别为5岁和8岁,临床表现为急性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衰竭、肝性脑病、肾衰竭、心肌损伤、脏器出血,肝大,裂隙灯下K-F环阳性,符合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应用DNA序列分析检测ATP7B基因外显子区域,2例患儿分别为p.P992L和p.A1063V复合杂合突变、2764del9缺失突变。结论儿童急性肝损伤应警惕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
张婷彭韶马莹莹储卫红胡小霞
关键词:暴发性肝衰竭肝豆状核变性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