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龙 作品数:91 被引量:31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内蒙古科技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的血流动力学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通过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比较双腔静脉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与全心脏移植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出血量,移植后心脏的早期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不同。方法供、受体杂种犬16只,将实验动物分成双腔静脉心脏移植术组和全心脏移植术组,每组各8只,分别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采用GE-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心电监护仪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5例移植心脏自动复跳(双腔静脉心脏移植术组3例,全心脏移植法组2例),3例移植心脏通过电除颤复跳(双腔静脉心脏移植术组1例,全心脏移植法组2例),双腔静脉法心脏移植与全心脏移植法出血量对比为(475±20.81ml vs 545±26.45ml),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参数两组均比较稳定。结论提高手术技术,避免吻合口出血,加强心肌保护是心脏移植手术的关键,双腔静脉法心脏移植在出血量方面少于全心脏移植术,两组心脏移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方面无明显差异。 刘志平 王亮 朱宪明 张玉龙 王坚 李淑珍 赵龙 郭俊晓 任杰 高荣 邱能庸关键词:心脏移植 血流动力学 术式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采用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43例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围术期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系统监护。根据主动脉夹层特点,予以相应的治疗,积极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全组住院死亡2例,1例术前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9 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1例患者术后第1 d发现右侧肢体偏瘫,未清醒,呼吸机支持,昏迷9 d后,死于脑梗死。手术并发症:低氧血症10例,需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2例;术后2 d一过性脑功能紊乱6例,以谵妄、兴奋为主,持续48~72 h后恢复;血管吻合口出血二次开胸止血1例;声音嘶哑1例;乳糜胸6例,经禁食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后治愈。无截瘫及偏瘫发生。结论加强以神经、呼吸、循环、凝血为重点的各系统监护,维持内环境稳定,积极防治各系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使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刘志平 朱宪明 李淑珍 王坚 郭俊晓 赵龙 张玉龙 高荣 任杰 王敏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监护 先天性心脏病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手前后血浆脑钠肽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评价先天性心脏病伴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AH)患儿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方法 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收缩压,比较不同程度PAH患儿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血浆BNP水平差异.结果 术前及术后7d血浆BNP水平均随PAH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其中术前及术后7d血浆BNP水平在无PAH,轻度、中度、重度PAH患儿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血浆BNP水平四组分别为(38.74±6.42)pg/ml、(134.36±22.40)pg/rnl、(307.46±86.06)pg/ml、(661.12±66.88)pg/ml;术后血浆BNP水平四组分别为(188.62±18.07)pg/ml、(253.78 ±26.00)pg/ml、(553.33±31.02)pg/ml、(789.63±108.97)pg/ml,P<0.05];而在术前及术后7d除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未见统计学差异,其余三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前后血浆BNP水平随PAH严重程度的增高而逐渐升高,可作为评价PAH程度的一项指标,有助于保障患儿的健康,值得在实际中应用. 郭俊晓 张玉龙 刘志平 来宪明 赵龙 王坚关键词:脑钠肽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辐照氟银处理脐动脉的抑菌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比较经辐照氟银处理脐动脉的抑菌效果,用于制备小口径血管移植材料。方法脐动脉随机分为3组:冷冻脐动脉组(A组)、冻干辐照脐动脉组(B组)、辐照氟银脐动脉组(C组);对辐照氟银组脐动脉进行含银量测量、细菌培养及抑菌实验并与其他组进行比较。结果A、B、C各组细菌培养7d均无细菌生长;C组辐照氟银脐动脉随机取10段,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银离子(Ag^+),含量为(352.4±21.0)μg/g;A、B、C组脐动脉抑菌环大小表明,辐照氟银C组不论是对标准菌株还是临床菌株的抑菌效果明显强于冻干辐照组和冷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辐照氟银脐动脉具有抗菌作用,可用来预防脐动脉作为小口径血管材料的移植后感染。 朱宪明 刘志平 高荣 张玉龙 李淑珍 任杰 王坚 郭俊晓 孔繁熙关键词:脐动脉 辐照氟银 银离子 抑菌 国产Amplazt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使用国产Amplazt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和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2~60岁(平均8.5岁).室间隔缺损40例,房间隔缺损110例,动脉导管未闭50例;其中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均采用国产封堵器及输送系统.结果 总成功率94%.室间隔缺损3例失败,房间隔缺损5例失败,动脉导管未闭4例失败.住院时间3~7 d.全组患者门诊行心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片随访1~3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导管介入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国产封堵器价格适中,生物相容性好,封堵效果好. 郭俊晓 张玉龙 朱宪明 刘志平 赵龙 李淑珍 王坚关键词:国产封堵器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食管中上段癌根治术后胸胃穿孔一例 2001年 张玉龙 李秀华 特木热 陈书山关键词:食管 中上段 食管癌 胸胃穿孔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12例患者因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行外科手术治疗,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2~56,平均年龄(40±13.3)岁,体质量55~74 kg,平均(60±12.6)kg,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扩大Morrow技术),合并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术4例。围术期UCG或TEE评价左心房(LA)、左心室(LV)、左心室流出道流速及压差(LVOT)、LVEF、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结果:体外循环时间82~110 min,平均(71±18.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0~96 min,平均(45±16.4)min,气管插管时间8~22 h,平均(12±13.6)h, ICU住院时间24~72 h,平均(36±23)h,术后住院时间10~14 d,平均(10.4±2.8)d。与术前相比,LA大小[(40±9)vs.(36±4)mm]、LVOT [(111±32)vs.(26±12)mmHg,1 mmHg=0.133 kPa]、室间隔厚度[(26±5)vs.(17±4)mm]、LVEF [(69±11)%vs.(58±8)%]均显著下降(P<0.05)。二尖瓣关闭好或仅轻度反流,SAM征消失。主要并发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远期随访:所有生存患者症状消失,生命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I~Ⅱ级,无远期死亡或并发症。结论: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手术可满意的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刘志平 王坚 李淑珍 赵龙 张玉龙 郭俊晓 高荣 任杰 李育敏 王水云关键词:外科手术 食管、贲门癌术后主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近五年间(1999年1月-2004年1月),行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543例,对术后发生的吻合瘘、吻合口狭窄、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作一临床分析,本文现对食管、贲门癌术后主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进行报告。 邱能庸 王坚 张振兴 朱宪明 高旭东 特木热 刘志平 郭占林 梁俊国 张玉龙 赵龙关键词:食管癌 贲门癌 围术期处理 手术治疗 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术式选择、临床疗效和围术期处理。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3年12月间58例≥70岁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分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PCAB)36例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NCAB)2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OPCAB组和ONCAB组的手术时间为(178.47±28.72)min和(257.35±30.53)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0.10±7.32)h和(16.24±7.25)h、术后住院时间(8.3±2.5)d和(12.6±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死亡、脑卒中等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术式的选择不影响高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手术方案的个性化制定和围术期的密切监护,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王坚 李淑珍 赵龙 郭俊晓 张玉龙 高荣 刘志平 朱宪明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老年 预后 左侧锁骨下动脉受累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腔内修复术于1999年应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由于其安全性上的明显优势,使病死率和并发症大大降低,目前已成为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首选方法。然而部分主动脉夹层由于解剖结构不适合直接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如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受累、近端锚定区不足15mm成为腔内治疗的难点。 李淑珍 李育敏 刘志平 张玉龙 王坚 李伟 雷鹏 赵明关键词:杂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