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pelin在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增生(EH)及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清中Apelin表达水平,分析其与EH/EC发病之间的关系,为EH/EC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因异常子宫出血或超声异常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结果诊断为EH/EC的患者34例为EH/EC组;选取同期因宫腔粘连或助孕检查就诊,病理结果诊断为增殖期或分泌期子宫内膜者49例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病例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性激素6项及血清Apelin水平。结果 EH/EC患者血清Apel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77.25±229.64)μg/L vs.(151.98±96.33μg/L),P<0.001];亚组分析显示,EH/EC胰岛素抵抗(IR)组血清Apelin水平明显高于IR对照组[(411.79±288.70)μg/L vs.(160.48±105.32)μg/L,P=0.036]和非IR对照组[(411.79±288.70)μg/L vs.(148.91±94.27)μg/L,P=0.001];非IR EH/EC组Apelin血清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R对照组[(346.55±163.42)μg/L vs.(160.48±105.32)μg/L,P=0.014]和非IR对照组[(346.55±163.42)μg/L vs.(148.91±94.27)μg/L,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plin表达水平与体重指数(BMI)、FPG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Apelin诊断EH/EC的最佳阈值为251.80μg/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elin水平≥251.80μg/L是EH/EC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2,95%CI 4.970~67.110,P<0.001)。结论 EH/EC患者Apelin血清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pelin表达水平与BMI、FPG水平相关;血清Apelin水平≥251.80μg/L可能与EH/EC患病风险显著增加有关,提示Apelin可能是EH/EC潜在的生物学治疗靶点。
- 颜琪王翔武文轩何雪晴田文艳张慧英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APELIN
-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慢性子宫内膜炎(CE)是一种子宫内膜的慢性局部炎性疾病,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容易被忽略。CE主要病因是微生物感染而导致子宫内膜局部炎性反应,内膜间质中发现浆细胞存在是组织病理学的诊断依据。近几年研究发现CE与异常子宫出血、宫腔粘连、不良妊娠结局(不孕症、反复种植失败以及复发性流产等)关系紧密,因此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对CE的病因、诊断、治疗及生殖预后等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王翔武文轩颜琪张慧英
-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微生物群浆细胞不孕
-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MRI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肾损害可行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肾脏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经临床化验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患者17例和10名健康志愿者。17例患者行动态核素肾图检查,分为肾功能损伤1级(7例)和肾功能损伤2级(1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腹部BOLD检查,测量计算皮质T2*弛豫率(R2^*)、髓质R2^*和肾髓质与皮质R2^*比值(R2^*髓/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肾功能损伤1、2级)的皮、髓质R2^*值及R2^*髓/皮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皮、髓质R2^*值及R2^*髓/皮诊断慢性肝炎患者肾脏损害的效能。结果对照组、肾功能损伤1级组、肾功能损伤2级组患者的皮质R2^*值分别为(16.87±0.74)、(17.88±0.73)、(20.29±2.87)/s,髓质R2^*值分别为(28.07±1.03)、(31.14±2.49)、(32.81±3.28)/s,R2^*髓/皮分别为1.67±0.09、1.75±0.16和1.63±0.13,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779、19.170和3.439,P均〈0.05),且慢性乙肝患者的皮、髓质R2^*值均高于对照组,肾功能损伤2级患者的皮质R2^*值高于1级患者(P均〈0.05)。肾皮质R2^*值、髓质R2^*值及R2^*髓/皮诊断慢性肝炎患者早期肾损伤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903、0.949和0.526。结论肾脏BOLD MRI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肾损害具有可行性和较大价值,肾皮质R2^*对早期肾损害较髓质R2^*敏感。
- 王翔贾慧茹吴焕焕张蕊孙浩然
- 关键词:肾机能不全
- 动态增强MRI肾图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的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MRI测量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早期肾损害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方法:21例慢性持续性HBV肝炎纳入本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I检查、核素肾图检查和生化检查,获得GFRMRI、GFRSPECT和临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GFRSPECT为金标准,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评价GFRMRI、eGFR和GFRSPECT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eGFR与GFRSPE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15,P=0.00),GFRMRI与GFRSPE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2,P=0.08)。GFRMRI与GFRSPECT之间(r=0.83,P<0.001)较eGFR与GFRSPECT(r=0.57,P=0.01)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在Bland-Altman分析中,GFRMR与GFRSPECT结果的差值(5.4±13.3)mL/min较eGFR与GFRSPECT的差值(22.0±21.9)mL/min小,提示GFRMR与GFRSPECT一致性更高。结论:作为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指标,DCE-MRI获得的GFR结果较eGFR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 张蕊吴焕焕董峰张富海王翔孙浩然
- 关键词:肾功能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
-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影像特点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38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诊断分为良性组(368例)、癌前病变及恶变组(1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影像特点,并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癌前病变及恶变的危险因素。同时比较不同良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影像特点。结果(1)癌前病变及恶变组有19例(4.9%,19/387),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恶变4例(1.0%,4/387);良性组有368例(95.1%,368/387),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息肉229例(59.2%,229/387)、增生性子宫内膜息肉91例(23.5%,91/387)、腺肌瘤样息肉48例(12.4%,48/38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OR=3.080,95%CI为1.147~8.273,P=0.026)和绝经前月经不规律(OR=7.574,95%CI为2.510~22.852,P<0.01)是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癌前病变及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3)良性组增生性子宫内膜息肉中绝经后出血患者所占比例(68.1%,62/91)和出血次数≥2次者所占比例(31.9%,29/91)均高于另外两类良性子宫内膜息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生性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条状血流信号所占比例(27.5%,25/91)及点状血流信号所占比例(15.4%,14/91)均高于另外两类良性子宫内膜息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多数为良性病变,恶变率低。肥胖、绝经前月经不规律是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癌前病变及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增生性子宫内膜息肉多表现为绝经后出血且超声检查多见条状或点状血流信号。
- 王翔颜琪田文艳张慧英
- 关键词: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绝经后出血出血次数恶变率血流信号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