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仪
-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气候变化对邛崃山系大熊猫主食竹和栖息地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7年
-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全球气候变化对大熊猫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根据野外调查的大熊猫活动痕迹点、竹类分布点和主食竹扩散距离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利用植被、地形、气候等因素,在RCP8.5下分析了2050年和2070年邛崃山系大熊猫主食竹分布及栖息地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未来大熊猫适宜生境及主食竹气候适宜区面积均有所减少,到2070年分别减少37.2%和4.7%;(2)未来主食竹分布范围总体向高海拔扩展,但面积持续减少,到2070年分布面积比当前减少8.3%;(3)大熊猫栖息地未来有向高海拔扩张的趋势,在低海拔地区退缩明显,到2070年较当前减少27.2%;但到2070年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加上非栖息地有主食竹分布的面积,较现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大1.5%;(4)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严重的区域是邛崃山系南部以及低海拔地区,其余区域所受影响相对较小;(5)未来需要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区域的监测与保护,特别是邛崃山系中部的大熊猫集中分布区。
- 晏婷婷冉江洪赵晨皓钟雪梁敏仪
- 关键词:气候变化大熊猫竹子
- 四川省猛禽多样性及迁徙路线被引量:8
- 2016年
- 基于文献、标本馆数据和野外调查记录,共收集四川省猛禽分布记录数据2,410条,依此分析了四川省猛禽的分布与迁徙路线。四川省猛禽记录有56种(76种及亚种),其中隼形目3科41种,占全国隼形目鸟类总数的64.06%;鸮形目2科15种,占全国鸮形目鸟类总数的48.39%;国家I级重点保护猛禽5种。四川省猛禽总体呈现西部多东部少的格局,记录最多的平武县有32种;在垂直分布上以1,000–3,500 m海拔段物种丰富度最高。在四川省境内具有迁徙习性的猛禽有19种,其中金堂县迁徙猛禽最多。主要迁移路线有3条:1条属于中亚–印度迁徙路线,经过四川省西北角的石渠和德格县;另外2条属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其中1条沿四川省盆地西缘的岷山–邛崃山–凉山一线向南到我国云南、缅甸;另外1条沿四川北部岷山至金堂和南充一线向东南至重庆、贵州。本研究为保护四川猛禽资源和了解猛禽迁徙路线提供了参考。
- 梁敏仪冉江洪梁思琪吴永杰余翔
- 关键词:猛禽迁徙路线生物多样性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