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雪

作品数:18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大熊猫
  • 4篇采笋
  • 3篇大熊猫主食竹
  • 3篇主食竹
  • 3篇繁殖
  • 2篇行为节律
  • 2篇语言
  • 2篇生态因子
  • 2篇笼养
  • 2篇绿尾虹雉
  • 2篇华西箭竹
  • 2篇环境因子
  • 2篇极重度
  • 2篇箭竹
  • 2篇公路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遗传分化
  • 1篇语言表达
  • 1篇语言表达能力

机构

  • 18篇四川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四川省野生动...
  • 1篇松潘县林业局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作者

  • 18篇钟雪
  • 10篇冉江洪
  • 4篇晏婷婷
  • 3篇鹿伸朝
  • 3篇窦亮
  • 3篇张曼
  • 3篇赵晨皓
  • 2篇李波
  • 2篇魏玲
  • 1篇孔令雪
  • 1篇徐昌文
  • 1篇张修月
  • 1篇任娟
  • 1篇焦迎迎
  • 1篇郭聪
  • 1篇孙玉波
  • 1篇赵克雷
  • 1篇岳碧松
  • 1篇王红宁
  • 1篇王彬

传媒

  • 3篇全国耳鼻咽喉...
  • 2篇四川动物
  • 2篇中国西部动物...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第八届全国野...
  • 1篇第二届中国西...
  • 1篇第三届中国西...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极重度听障幼儿助听器配戴/人工耳蜗植入后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目的探究使用不同助听装置的极重度听障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发育方面的差异。方法《简易版汉语沟通发展量表》是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短表)》基础上发展而来,分为两个分量表:词汇和手势,词汇和句子。分别评估8-16个月龄和16-3...
李刚郑芸陶勇于佳婴鹿伸朝钟雪孟照莉胥科
MaxEnt模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MaxEnt 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ing,最大熵模型)是一种基于最大熵理论而提出的生态位模型(ecological niche modeling),该模型能够根据已有的物种分布记录和环境变量数...
王彬钟雪窦亮冉江洪
关键词:最大熵模型生物多样性栖息地
耐药性和毒力影响化脓隐秘杆菌的遗传分化
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 是隐秘杆菌属中毒力最强的病原体,是经济型家畜(牛、羊和猪)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大部分寄居在健康动物的乳房、泌尿生殖道、呼吸道和胃肠道黏膜.该菌常与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坏死...
赵克雷钟雪徐昌文岳碧松王红宁张修月
关键词:化脓隐秘杆菌进化耐药性毒力基因
四川荥经县农村山区河流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2011-2012年,对四川省荥经县对3条山区河流泗坪乡的桥溪、新庙乡的头道水和三合乡的茶河不同水期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监测,同时对流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监测的结果显示,3条河流的pH值、温度、溶解氧、氨氮、总磷等参数都达到了国家地表水Ⅱ级标准及以上;生化需氧量及总氮在不同河流和不同水期的差异都较大(3条河流的差异具体点说明);以枯水期的水质最差,达到了劣V类水。利用硅藻指数评价3条河流的污染状况表明,3条河流都达到较重污染,但不同河流存在差异,与水质监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山区河流生化需氧量及总氮超标的来源与流域内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化肥的施用、以及家畜家禽的养殖有关。需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宣传,提高乡村垃圾和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积极开展流域综合管理。
王妮潘莉焦迎迎程勇钟雪冉江洪
关键词:水质监测硅藻河流污染山区河流
采笋对八月竹生长和大熊猫活动的影响研究
采笋是大相岭山系一种传统的资源利用活动,目前荥经县已经限制大规模采笋,而洪雅县并没有对采笋活动进行限制.为了了解采笋活动对大熊猫活动的影响,以及不同采笋强度对八月竹生长的影响,2008年至2012年对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的活...
钟雪晏婷婷杨荔钧冉江洪张曼程勇汤开成
关键词:大熊猫采笋
采笋对八月竹生长和大熊猫活动的影响研究
四川大相岭山系是现存大熊猫数量最少的山系,大熊猫分布在洪雅和荥经2县。采笋是大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内一种悠久的人类活动,是大熊猫栖息地内最严重的人类干扰之一,采集品种主要为八月竹(Chimonobambusa zechu...
钟雪晏婷婷侯宁冉江洪程勇汤开成
关键词:大熊猫采笋
文献传递
笼养绿尾虹雉繁殖季节的日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被引量:12
2013年
2006年和2011年的3~6月,对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笼养绿尾虹雉的日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日行为节律:笼养绿尾虹雉的移动行为和取食行为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在一天中出现两个峰值;静栖行为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保养行为早晚较少,中午出现较多;繁殖行为和社会行为一天中均有发生;2)时间分配:一天之中行为比例最高的是静栖行为(54.18%±2.861%),其次是移动行为(34.29%±2.379%)、取食行为(5.51%±0.470%)、繁殖行为(3.68%±0.337%)和保养行为(1.64%±0.287%),最少的是社会行为(0.64%±0.106%);3)笼养绿尾虹雉的6种行为在个体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001),而在两性间,只有取食行为表现出显著差异(t=-3.28,P=0.014),静栖行为、移动行为和社会行为个体之间无显著差异(t=-0.21,P=0.843;t=0.02,P=0.987;t=1.97,P=0.089),3种行为在不同时间段里有显著差异(t=-2.56,P=0.011;t=2.69,P=0.008;t=3.48,P<0.001),繁殖行为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里无显著差异(t=0.6222,P=0.534),保养行为在两性间和不同时间段里均无显著差异(t(sex)=-1.65,P=0.142;t(time)=-0.32,P=0.745)。
钟雪窦亮杨本清邓春国马洪李贵仁冉江洪
关键词:绿尾虹雉繁殖行为节律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采笋对八月竹生长和大熊猫活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采笋是大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内一种传统的资源利用活动。为了了解采笋活动对大熊猫活动以及不同采笋管理方式对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生长的影响,2008—2012年在大相岭山系对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监测,2013年对规模性采笋的四川省洪雅县和限制规模性采笋的四川省荥经县内的八月竹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洪雅县一年生八月竹密度显著高于荥经县(P=0.002),荥经县多年生八月竹的株高显著高于洪雅县(P=0.005);(2)八月竹种群密度与海拔呈正相关。洪雅县八月竹的多年生基径、多年生株高和一年生株高与海拔均呈显著负相关,而荥经县八月竹的多年生基径、多年生株高和一年生株高则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3)大相岭山系大熊猫主要活动于海拔1 400-2 700 m,85%的痕迹点出现在2 000 m以上;(4)采笋期间未在八月竹林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而采笋期前、后均能在八月竹林发现大熊猫痕迹。规模性采笋对八月竹的株高、基径和密度都有影响,并且采笋活动对大熊猫活动产生影响,应进一步规范采笋行为,协调保护与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杨荔钧钟雪晏婷婷冉江洪张曼程勇汤开成
关键词:大熊猫采笋
岷山北部大熊猫主食竹天然更新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探究箭竹(Fargesia spp.)天然更新与生态因子的关系,2010和2011年在岷山北部四川包座和贡杠岭2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设置样方对开花后枯死竹林的更新状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大样方183个,小样方717个.共记录可能影响箭竹天然更新的生态因子变量12个(地形及林分因子:海拔、坡向、坡度、坡位、乔木郁闭度和灌木盖度;微生境因子:上层植被盖度、草本盖度、苔藓盖度、苔藓厚度、枯枝落叶盖度和枯立竹密度).以箭竹幼苗密度作为衡量天然更新的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负二项回归分析幼苗密度与地形及林分因子、微生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坡向、坡度、坡位和灌木盖度对箭竹幼苗密度的影响不显著,仅海拔高度和乔木郁闭度对箭竹幼苗密度影响显著,幼苗密度随着海拔高度和乔木郁闭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在微生境上苔藓厚度、苔藓盖度和枯立竹密度3个因子对幼苗密度影响显著.苔藓在地面的存在,对更新具有促进作用,随着苔藓盖度和苔藓厚度的增大,幼苗密度增大;而环境中存在的枯立竹则不利于箭竹的更新,随着枯立竹密度增大,箭竹幼苗密度减小,因此极早地去除枯立竹可能会有利于竹类的天然更新.同时,由于该区域存在较大强度的放牧活动,放牧强度大时会对地表的苔藓造成破坏,并使幼苗受到践踏而死,因此在竹类恢复更新区域应最大限度地减小放牧强度,以利于竹类的快速恢复.
李波张曼钟雪MOERMOND Timothy冉江洪杨旭煜
关键词:大熊猫主食竹生态因子
气候变化对邛崃山系大熊猫主食竹和栖息地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全球气候变化对大熊猫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根据野外调查的大熊猫活动痕迹点、竹类分布点和主食竹扩散距离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利用植被、地形、气候等因素,在RCP8.5下分析了2050年和2070年邛崃山系大熊猫主食竹分布及栖息地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未来大熊猫适宜生境及主食竹气候适宜区面积均有所减少,到2070年分别减少37.2%和4.7%;(2)未来主食竹分布范围总体向高海拔扩展,但面积持续减少,到2070年分布面积比当前减少8.3%;(3)大熊猫栖息地未来有向高海拔扩张的趋势,在低海拔地区退缩明显,到2070年较当前减少27.2%;但到2070年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加上非栖息地有主食竹分布的面积,较现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大1.5%;(4)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严重的区域是邛崃山系南部以及低海拔地区,其余区域所受影响相对较小;(5)未来需要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区域的监测与保护,特别是邛崃山系中部的大熊猫集中分布区。
晏婷婷冉江洪赵晨皓钟雪梁敏仪
关键词:气候变化大熊猫竹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