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偏振信息传输理论及应用进展(特约)被引量:11
- 2020年
- 光的偏振态是电磁波的基本属性,偏振信息是使用光的偏振态作为信息表现形式的工程科学应用技术,需要合适的表征方法对其进行描述。由于大气散射特性,光在地球表面存在一种特殊的偏振分布模式,可以用于近地空间自主导航,同时,不同的偏振态在各种散射介质中传输也具有特定的变化规律。因此,研究光的偏振信息在不同分散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对其在现代军事、航空、海洋等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偏振光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雾霾、水下及其他散射介质中的清晰成像,并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文中主要介绍了光的偏振态的各种表征形式、偏振信息在不同分散介质中的传输特性、经过散射介质后的偏振信息恢复算法、以及偏振去雾技术的应用等,并在最后展望了偏振信息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 郭忠义汪信洋李德奎王鹏飞张宁胡天伟张曼高隽
- 关键词:散射
- 装备系统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22年
- 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高水平发展,生产是制造业的关键步骤,长期持续稳定的产出依赖于装备系统的稳定运行。系统故障引起的停产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如何尽早地发现装备系统的故障来避免停工停产带来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了当前应用研究中的热点。采用定期人工检查的传统方法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还使得问题发现较为滞后,达不到实时监控的目的。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装备系统的监测也变得更加智能化。利用装备系统的历史数据检测其状态能够更敏捷、更高效地发现装备运行中的“亚健康”问题,能给装备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基于装备剩余使用寿命的数据预测,能够提供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在工业领域有着宽广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聚焦于装备系统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对近年来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讨论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理论与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总结并展望装备系统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 郭忠义李永华李关辉彭志勇张宁于振中
- 关键词:神经网络
- 一种抗阵列流型误差的波束形成零陷展宽方法被引量:5
- 2018年
- 针对现有波束形成零陷展宽方法在阵列流型误差情况下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阵列流型误差的零陷展宽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不确定集优化方法,对预定区域内的干扰导向矢量进行校正,再结合协方差矩阵锐化技术构造一个零陷展宽投影矩阵,对采样协方差矩阵做投影处理,最后用投影处理后的协方差矩阵进行波束形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阵列流型误差的情况下,与现有波束形成零陷展宽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零陷展宽效果和输出性能,且计算复杂度很低,是一种先进的稳健波束形成零陷展宽方法。
- 赵宇李文兴毛晓军张宁
- 关键词:自适应波束形成
- 红外气动光学效应研究进展与思考(特邀)被引量:11
- 2022年
- 红外成像探测技术是精确制导的重要手段,随着导弹武器向超音速、高超音速方向发展,红外成像探测装置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高速飞行条件下恶劣的气动力热环境使红外窗口的结构安全面临极大挑战,激波、窗口等高温辐射源的辐射干扰严重影响红外探测能力,流场和窗口的传输效应降低了探测制导精度。气动光学效应是高速红外探测与传统红外探测的本质的区别,也是决定红外探测应用于高速导弹可行性的关键因素。文中主要介绍了高速红外成像探测的气动力热效应、热辐射效应和传输效应及其影响,阐述了气动光学效应在机理研究、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抑制校正技术方面的进展,最后给出了高速红外探测气动光学效应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 邢占陈晓依彭志勇杨志旺张贺龙邢忠福张宁
- 关键词:红外探测气动光学风洞试验数值仿真图像校正
- 基于神经网络和无迹卡尔曼滤波融合的天线罩误差斜率估计方法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消除导引头天线罩引入的瞄准误差对制导系统稳定性和精度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无迹卡尔曼滤波融合的天线罩误差斜率估计方法。考虑先验模型知识,分别建立导引头、自动驾驶仪、弹目相对运动系统和弹体动力学系统的动态模型,选取真实视线角、视角和天线罩误差斜率作为状态变量,根据视线角观测值建立测量模型。考虑到模型的不确定性,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学习非线性滤波模型中的动力学方程,结合无迹卡尔曼滤波技术,根据所学习的代理模型和带噪声的系统量测,对天线罩误差斜率等状态进行实时在线估计。与传统采用非线性滤波技术的天线罩误差斜率估计方法相比,本方法基于数据驱动思想,减少了对精确动力学模型的依赖,能有效消除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与单纯采用离线训练构造的神经网络相比,本方法结合贝叶斯滤波理论,对实时数据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经多次仿真实验,证实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预测误差,具有较高精度。
- 虞卞雨萱陆科林符启恩张宁
- 关键词:雷达制导雷达导引头神经网络数据驱动无迹卡尔曼滤波
- 车载LiDAR-IMU外参联合标定算法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提高LIO-SAM算法的定位精度,本文从LiDAR-IMU外参标定方面开展研究,针对现有的传感器标定算法在车载条件下标定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车载传感器联合标定算法。针对车载条件下自由度低导致俯仰、横滚方向约束建立不充分的问题,利用车辆的大范围运动轨迹消除平移参数影响,使用正态分布变换(NDT)和迭代最近点(ICP)的点云匹配算法快速得到旋转参数初值,提高俯仰角和横滚角的标定精度。针对粗标定过程中激光里程计存在漂移以及没有标定平移外参的问题,对基于点云优化的全参数标定方案进行改进,利用转弯区域构建对平移外参的约束,结合统计误差平均效应和位移约束构建新的目标函数,迭代优化后得到全参数标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了外参标定模块的LIO-SAM算法的定位精度提升了1.74%~5.92%。
- 黄平胡超张宁薛冰
- 关键词:传感器标定
- 考虑天线罩误差的能观性增强制导律设计方法
- 2024年
- 针对雷达寻的导弹导引头存在天线罩误差,而采用比例导引律的制导系统能观性弱,滤波器难以对误差斜率进行准确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观性增强的制导律设计方法。对原始经验格拉姆算法进行改进,构造出可对任意指定时刻的能观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数值算法,并提出分段连续策略,使其适用于非连续系统的能观性分析问题。根据能观性分析结果,设计了一种增益可变的改进制导律,该制导律不仅保证了制导系统的能观性,而且消除了间歇机动制导系统的滞环与跳变。进一步对制导系统做精确线性化处理,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制导方法,所提出的改进制导方法增强了系统的能观性,能够在导引头受天线罩误差干扰的情况下取得更小的脱靶量。
- 徐浩陆科林符启恩张宁
- 关键词:精确线性化李雅普诺夫稳定性脱靶量状态估计
- 偏振纯度指数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 2022年
- 光信息在散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散射现象,从而导致其强度和偏振信息发生变化。利用出射光的偏振状态可以间接表征散射介质的退偏特性,并对散射介质进行分类和识别。理论上穆勒矩阵(Mueller Matrix, MM)可以描述散射介质的全部偏振属性,对分析散射介质的退偏特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MM参数过多,较为复杂。然而,根据MM推导所得到的偏振纯度指数(Index of Polarization Purities,IPPs)结构简单,并可以更为直接的描述散射介质的退偏特性。IPPs由P_(1)、 P_(2)、P_(3)组成,代表退偏系统等效分解成的四个非退偏纯系统之间的权重差异。以P_(1)、 P_(2)、P_(3)为坐标轴可构建出纯度空间,纯度空间中不同的点代表不同的退偏系统,利用纯度空间可以对不同的退偏系统进行分辨。相比较于传统偏振表征指标,IPPs可以表征散射介质及目标更多维度的信息。近年来,IPPs在生物医学和目标检测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文章主要介绍了IPPs的理论,综述并讨论了其在分析不同分散体系的退偏特性、生物组织成像、医学监测和目标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李德奎徐陈祥林冰郭凯张宁高隽郭忠义
- 关键词:成像目标识别
- 瞄准误差下间歇机动制导律的能观性增强分析
- 2024年
- 针对瞄准误差下采用比例导引的制导系统能观性弱,而制导信息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观性增强的间歇机动制导方法,并通过构造高斯过程模型实现了制导方法的参数优化。基于李导数构造了系统能观性的量化分析指标,使用该指标评估能观性增强方法的有效性,进而利用回归分析方法重构了制导律参数与能观性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了可稳定保证制导系统能观性的阈值相关参数。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制导方法有效提高了滤波器的估计精度,同时降低了制导系统的脱靶量。
- 张鹏陆科林张宁
- 关键词:脱靶量蒙特卡洛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