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路 作品数:12 被引量:86 H指数:6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72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确诊为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据D'Amico分级标准将72例患者分为低中危组27例患者、高危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切缘阳性率、病理评分、术后住院天数、留置尿管时间、尿控、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尿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率低中危组2例,高危组13例;术后随访3~35个月生化复发低中危组2例,高危组11例。结论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治疗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方面技术上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江海洋 曹迪 禹路 夏成兴 颜汝平 何进 孙王宏 冯相鑫 杨德林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 腹膜后间隙 前列腺肿瘤 后肾腺瘤合并肾上腺髓脂肪瘤一例 2021年 1病例患者,男,4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并右肾上腺占位2年余”于2020年8月16日入院。偶伴右腰部疼痛,未发现血压升高,无头痛、头晕、呕吐及视物模糊。2020年8月CT平扫+增强示:右肾上极后缘局部约2.3cm×2cm×2.2cm大小的稍高密度结节影,见图1A,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边界欠清楚,见图1B。右侧肾上腺区局部约3.3m×5.7cm×5.4cm大小的混杂密度肿块影,边缘光滑,见图1C,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见图1D。MRI平扫+增强,见图2A-D:扫描特征与CT扫描特征相似,提示:右肾上极病灶,倾向良性(复杂型囊肿与肾腺瘤待鉴别);右侧肾上腺病灶,倾向良性(肾上腺髓脂肪瘤可能)。 李祥孟 张克 曾繁浩 禹路 夏成兴 字向帆 张学安 颜汝平关键词:后肾腺瘤 脂肪瘤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评分系统对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吡柔比星即刻灌注化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即刻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行TURBT的48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5例患者术后6h内首次接受膀胱灌注化疗,199例患者术后10d首次接受膀胱灌注化疗。术后6h内行首次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为即刻灌注化疗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参考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量表对复发和进展的患者进行评分。分析接受即刻灌注化疗患者的复发率和进展率,并与EORTC量表对比。结果在285例即刻灌注化疗患者中,EORTC复发评分0分组患者的1、5年复发率分别为5.3%和14.0%,低于EORTC量表参考值(分别为15.0%和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ORTC复发评分1-4分患者中,即刻灌注组患者的1年无瘤生存率为81.3%,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EORTC复发评分5-9分患者中,即刻灌注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3%和7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RTC复发评分10-17分患者中,即刻灌注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1%和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5例接受即刻灌注化疗患者的1、5年进展率与EORTC量表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复皴、病理分级、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和即刻灌注化疗情况与肿瘤复发均有关(均P〈0.05)。结论EORTC量表可较准确地评价行TURBT后接受即刻灌注化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疗效,EORTC复发风险评分1-4分患者的收益最大。 丁祥黎 杨德林 颜汝平 李志鹏 叶春伟 何进 禹路 和术臣 李海丹关键词:膀胱肿瘤 肿瘤 局部灌注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腔内剜除术治疗大体积BPH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monopola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M-TURP),曾是保守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失败后标准手术治疗方案^([1])。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 TURS)^([2]),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现逐步被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KRP)所替代,然该手术方式受限于前列腺体积^([3]),即该术式处理80mL以上前列腺时,存在肥大腺体切除不完整等问题. 王自富 丁祥黎 雷媛 吴偌佳 禹路 杨德林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无管化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幼儿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无管化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MP)治疗幼儿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无管化SMP治疗的肾结石患儿12例,分析无管化SMP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 12例患儿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手术时间为(37.4±6.7) min;术中未见明显出血,术后均未留置造瘘管.术后血红蛋白下降0~ 28 g/L;均无尿路感染及发热、尿液外渗、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91%.随访6个月,结石均无复发.结论无管化SMP是治疗儿≤2 cm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无效后较理想的选择. 袁顺辉 杨德林 李志鹏 禹路 叶春伟 杨晓芳关键词:肾结石 儿童 经尿道等离子柱状电极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明确经尿道等离子柱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4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等离子柱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患者80例(等离子柱状电极整块切除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患者66例(TURBT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统计两组各项并发症差异并纳入Clavien-Dindo分级进行比较,随访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所含逼尿肌数目等离子柱状电极整块切除组明显高于TURBT组(P<0.01)。等离子柱状电极整块切除组和TURBT组2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7.5%和39.4%,两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等离子柱状电极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丁祥黎 杨德林 王有贵 颜汝平 李志鹏 叶春伟 禹路 何进 和术臣 李海丹关键词:膀胱肿瘤 等离子柱状电极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肾切除术后淋巴漏1例报道 被引量:2 2022年 后腹腔淋巴漏为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术后罕见并发症。对于术后淋巴漏,目前暂无统一的治疗指南。本例中予患者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jection,PAI),使得在较短时间内淋巴漏得以控制。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此法值得推广,特报道此例供各位同道参考。 李林 夏成兴 禹路 杨德林关键词:肾切除术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 并发症 侧斜头低截石位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镜取石术中应用侧斜头低截石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5年5月采用侧斜头低截石位运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11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均较满意,91例患者Ⅰ期碎石成功,Ⅰ期碎石率为82.7%;56例患者结石上移至肾盂或上盏;14例患者残余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成功;3例患者输尿管狭窄,留置双 J 管2周后Ⅱ期手术期碎石成功。2例患者术中转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成功。手术用时为20~58 min,平均35 min ;住院时间为5~7 d,平均住院天数为6 d。结论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采用侧斜头低截石位,安全有效,提高了碎石的成功率,是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体位。 袁顺辉 杨德林 李志鹏 曹贵华 禹路 叶春伟 万伟鸣关键词:输尿管镜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中华眼镜蛇毒膜毒素-12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2018年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膜毒素12(MT-12)对膀胱癌T24、RT4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探讨MT-12抑制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取T24、RT4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Ctrl组)、溶媒对照组(NC组)、0. 25μg/m L组、0. 50μg/m L MT-12组,分别应用PBS、0. 1%DMSO、0. 25μg/m L MT-12、0. 50μg/m L MT-12处理细胞24h,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算细胞迁移抑制率以评价细胞迁移能力,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测算细胞黏附率以评价细胞黏附能力。设置空白对照组(Ctrl组)、MT-12组、促瘤剂佛波酯(PMA)组、PMA+MT-12组,分别应用PBS、0. 50μg/m L MT-12、100 nmol/L PMA、0. 50μg/m L MT-12+100 nmol/L PMA干预细胞24 h,采用凝胶酶谱分析法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酶活性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侵袭转移相关因子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管黏附因子-1(VCAM-1)、血管生成因子(VEGF) 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VEGF蛋白表达。结果 T24和RT4两株细胞中,0. 25μg/m L MT-12组、0. 50μg/m L MT-12组细胞迁移抑制率、细胞黏附率均低于NC组(P均<0. 05)。T24和RT4两株细胞中,MT-12组MMP-9酶活性均低于Ctrl组(P均<0. 05),PMA组MMP-9酶活性均高于Ctrl组,PMA+MT-12组MMP-9酶活性均低于PMA组(P均<0. 05); MT-12组ICAM-1及VEGF mRNA表达均低于Ctrl组(P均<0. 05),PMA+MT-12组ICAM-1、VEGF mRNA表达均低于PMA组(P均<0. 05); PMA组VEGF蛋白表达均高于Ctrl组,PMA+MT-12组VEGF蛋白表达均低于PMA组(P <0. 05)。结论MT-12可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T24、RT4的迁移及转移能力,其分子机制与抑制MMP-9、VEGF、ICAM-1表达有关。 夏成兴 孙王宏 冯相鑫 王海峰 颜汝平 何进 禹路 杨德林关键词:膀胱癌 细胞侵袭 细胞间黏附因子-1 血管生成因子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感染性休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 PCNL)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科经治的1 590例m 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m PCNL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8例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28~69岁,平均(45.6±13.5)岁,术前尿常规白细胞(WBC)阳性率100.00%,结石直径1.5~5.0 cm,单通道取石15例,多通道3例,手术时间45~200 min,平均(87.0±56.0)min,18例患者中2例因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余好转出院。χ~2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术前尿常规WBC(+++^++++)、术前未行肾造瘘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术前未行肾造瘘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相关。结论女性、术前未行肾造瘘是m PCNL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 曹贵华 邱学德 李志鹏 杨德林 袁顺辉 禹路 叶春伟 李卓衡关键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感染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