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Ⅸ与Ki-67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0年
- 目的探讨CA-Ⅸ与Ki-67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分别检测2018年5月-2019年12月浙江省湖州第一人民医院60例慢性膀胱炎和84例膀胱癌患者组织中CA-Ⅸ、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各参数的关系。结果CA-Ⅸ与Ki-67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慢性膀胱炎症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细胞分化为高级别者CA-Ⅸ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在年龄、性别、临床T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数量、淋巴结有无转移方面,CA-Ⅸ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膀胱癌细胞分化为高级别者、T分期>T1者阳性表达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量、淋巴结有无转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Ⅸ与Ki-67可鉴别慢性膀胱炎与膀胱癌,对预后的判断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向安平陈晓农姚佳凯沈悦凡邱佳辉
-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炎KI-67免疫组化
- 术中多模式健康管理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构建术中多模式健康管理策略,分析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于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行TURP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41例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4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术中多模式健康管理策略。对比两组术后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焦虑水平、认知功能、尿道狭窄、术后出血、电切综合征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Cor、AD、ACTH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多模式健康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该策略可以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杨易彬沈红利沈悦凡沈晨菲
- 关键词:术中护理前列腺电切术
- 逼尿肌收缩力联合逼尿肌厚度测定在BPH合并逼尿肌收缩无力的TURP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 <正>目的:探讨逼尿肌收缩力联合逼尿肌厚度测定对BPH合并逼尿肌收缩无力病人进行TURP手术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3年间本院接受TURP手术的360例BPH患者,选取其中尿动力学检测...
- 钟欢陈晓农沈悦凡严家凯缪全英陈煜王伟高王荣江
- 关键词:肌收缩BPH术前评估
- 文献传递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个体化方案在小肾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个体化方案治疗小肾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实行RLPN治疗的小肾癌患者,男57例,女41例,年龄28~75岁,平均52岁,肿瘤位于左肾46例,右肾52例,直径0.8~4.5 cm,平均3.1 cm。87例(A组)小肾癌采用标准阻断肾动脉的状态下实施肾部分切除;7例(B组)外突性生长的小肾癌采用术中游离肾动脉,套橡皮条备用,试行不阻断肾动脉零缺血的状态下实施肾部分切除;4例(C组)影像学检查提示内生性小肾癌,采用腔内超声术中精确探查定位肾动脉阻断下实施肾部分切除。从术中情况、术后随访结果等分析其可行性、安全性。结果 A组87例中2例转开放手术,1例切缘阳性,改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出血量30~350 ml,平均93 ml,手术时间70~245 min,平均127 min,术中热缺血时间20~42 min,平均26 min。B组7例外突性生长的肾癌,6例未阻断肾动脉,1例出血明显,切除肿瘤过程中,再阻断肾动脉15 min,完成肾部分切除术,出血量160~380 ml,平均220 ml,手术时间85~215 min,平均143 min。C组4例中内生性小肾癌全部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35~250 ml,平均85 ml,手术时间110~235 min,平均175 min,术中热缺血时间25~40 min,平均28 min。随访6~48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1例(肾门处3.0 cm透明细胞癌)术后18个月发现局部复发及肺部转移,予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结论 RLPN个体化方案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但尚需增加例数和长期随访观察明确其远期疗效。
- 邵四海汤建儿沈悦凡向安平王伟高王荣江
- 关键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肾肿瘤
- 右肾上腺畸胎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畸胎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我院近期诊治右肾上腺畸胎瘤1例,随访了解其复发和生存情况,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荟萃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结果肾上腺畸胎瘤好发于右侧,中青年女性多见,一般因腰痛或查体发现,CT检查常有钙化,术后病理良性多见。结论肾上腺畸胎瘤较为罕见,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和预后有待进一步探讨。
- 沈悦凡张昌文刘冉录张志宏徐勇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畸胎瘤
- 前列腺癌多发脑转移一例报告
- 2014年
- 患者,72岁。2009年10月查体发现PSA11.1μg/L,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伴局部炎症。同年12月接受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筛状癌、浸润癌、腺泡癌、实体癌),
- 陈超沈悦凡刘冉录张昌文齐士勇徐勇白玫韩悦张志宏
- 关键词:前列腺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脑转移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局部炎症
- 尿肝素结合蛋白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尿肝素结合蛋白(HBP)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例无器械操作尿源性脓毒血症、48例有器械操作尿源性脓毒血症、114例单纯尿路感染患者的血、尿标本,检测并比较尿HBP、WBC及血降钙素原(PCT)水平,同时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无器械操作组、有器械操作组、单纯尿路感染组尿HBP、尿WBC及血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无器械操作组尿HBP、血PCT均高于单纯尿路感染组(均P<0.05),尿WBC低于单纯尿路感染组(P<0.05),尿HBP高于有器械操作组(P<0.05);有器械操作组血PCT高于单纯尿路感染组(P<0.05),尿WBC低于单纯尿路感染组(P<0.05)。尿HBP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有器械操作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效能均不高;尿HBP对无器械操作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效能尚好,AUC为0.877,截断值为303.03ng/ml,灵敏度为0.762,特异度为0.781。结论尿HBP对无器械操作尿源性脓毒血症有诊断价值,对有器械操作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效能不佳。
- 沈悦凡李辉姚自翔向安平邵四海沈玲玲钟欢
- 关键词:脓毒血症
- 结石梗阻致肾积水危险因素探讨
-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引起肾积水的危险因素及肾积水程度与这些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5年2月39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77例因病情复杂进一步行CT检查,由门诊、急诊B超医师评估肾积水程度与结...
- 沈悦凡李辉钟欢陈煜王荣江王伟高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肾积水
- 文献传递
- 膀胱癌侵及前列腺与膀胱癌伴偶发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比较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膀胱癌侵及前列腺患者和膀胱癌伴偶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膀胱癌侵及前列腺患者33例,B组为膀胱癌伴偶发前列腺癌患者38例。对两组术后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B组比较,A组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明显缩短(P<0.05)。A组14例(42.4%)、B组8例(22.9%)出现肿瘤复发,两组比较P<0.05。B组Gleason评分4~8(4.8±1.6)分,pT1期11例(28.9%),pT2期24例(63.2%),pT3期3例(7.9%),22例(57.8%)无相关临床症状。共随访10~78(48±19)个月,因膀胱癌进展死亡11例,生化复发2例。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膀胱癌伴偶发前列腺癌通常无相关临床症状,分化良好,预后较膀胱癌侵及前列腺患者好。
- 乔鹏飞张志宏徐勇刘冉录沈悦凡
- 关键词: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 输尿管软镜术后输尿管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去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因输尿管上段结石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患者688例。狭窄患者为病例组,非狭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术中术后各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狭窄的危险因素。统计狭窄治疗方式及成功率。结果纳入447例患者(469侧),输尿管狭窄占总病例数的4.22%。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肾绞痛、肾积水程度、输尿管支架是否通过结石、手术时间和输尿管穿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前肾积水程度和输尿管穿孔是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21例狭窄患者再次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患肾切除术,11例狭窄切除吻合术后再通,1例球囊扩张术后再通,4例行内镜下激光切开术失败,3例仅更换输尿管支架,其中1例拔管后再通。结论术前中重度肾积水和术中输尿管穿孔是软镜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腹腔镜或开放重建手术治疗狭窄成功率高。
- 沈悦凡钟欢沈俊文邵四海王荣江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输尿管狭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