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宝明
- 作品数:30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高寒草甸植物叶片氮和磷重吸收率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及机理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植物叶片氮和磷重吸收率对氮磷添加及交互作用的响应和机理,明确高寒草甸植物养分利用策略多样性。【方法】以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垂穗披碱草、发草、灰苞蒿和鹅绒委陵菜)为研究对象,基于氮和磷添加两因子交互试验,研究高寒植物叶片养分重吸收率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结果】(1)禾本科叶片氮重吸收率随氮添加而增加,但杂类草叶片不受影响;此外,4种植物叶片磷重吸收率均不受氮添加的影响。(2)磷添加对所有植物叶片氮重吸收率和两种杂类草叶片磷重吸收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禾本科叶片的磷重吸收率。(3)氮和磷共同添加降低了垂穗披碱草、灰苞蒿和鹅绒委陵菜叶片氮重吸收率,但提高了发草叶片的氮重吸收率。此外,氮和磷同时添加对4种植物叶片磷重吸收效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养分富集下高寒植物3种不同的养分重吸收策略,即对外源获取的养分全部重吸收(绿叶养分增加但凋落叶不增加)、部分重吸收(绿叶和凋落叶同时增加,但凋落叶增加较慢)和不进行重吸收(绿叶和凋落叶均增加,但凋落叶的幅度大于或等于绿叶;或绿叶和凋落叶不响应)。这些研究结果为理解高寒植物养分内循环策略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 黎鹏宇李佳璞何奕成田大栓纪宝明
- 关键词:高寒草甸
- 新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草原分区与功能辨析被引量:12
- 2022年
- 草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水源涵养、水分调节、水土保持、初级生产、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保护)和社会经济价值(如牧业生产、牧民生计维持、牧区文化传承等)。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恢复是草原资源和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根本基础。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后草原主体功能从生产转向生态,草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凸显。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对标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的总体战略,聚焦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理念,提出基于地理分异和功能特征的草原分区方案,是推进草原资源高质量管理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利用文献调研、专家问卷调查和会议咨询等方法,构建以"生态保护优先、兼顾绿色发展"为主导思想的中国草原分区体系,提出生态地理单元分异原则、主体功能优先原则、产业布局协调性原则、历史传统相结合原则、行政边界完整性原则,提出了区、亚区和小区三级分区体系的主要指标、命名方式、功能判定及产业布局的厘定方法,将全国草原分为5个区(内蒙古高原草原区、西北山地盆地草原区、青藏高原草原区、东北华北平原山地丘陵草原区、南方山地丘陵草原区)、47个亚区、2899个小区,并给出了不同分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及产业发展方向。分区结果具有综合性、协调性和时代性,可以为新时代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 董世魁唐芳林平晓燕杨秀春杨智林长存卢欣石王铁梅纪宝明徐斌苏德荣
-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功能
-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草原多维分类方法探讨被引量:4
- 2023年
- 草原分类是草原科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基础,为合理开发草原资源和有效保护草原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我国现有的草原分类体系仅从发生学单一维度确定各类草原的联系和区别,在生产和实践中很难从草原功能、权属、经营方向等维度实现精准管理。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草原工作从生产为主转向生态为主、从林草矛盾转向林草融合的需求,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草原分类工作需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形成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多维分类体系。本文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草原分类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借鉴我国林地多元化分类的框架体系,提出了我国草原多维分类体系的原则、方法和指标,构建了基于发生学、功能用途、产权属性、经营程度等四个维度的草原分类系统,不仅考虑了草原发生发展的气候、地形和土壤等自然属性,而且考虑了草原经营程度、功能用途和产权特征等社会经济属性,实现了各个分类系统的融合性和互补性,为新时期草原研究、保护、修复、利用、建设等分门别类的专项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为新时期草原资源和生态的综合管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董世魁唐芳林平晓燕杨智杨秀春林长存卢欣石王铁梅纪宝明徐斌苏德荣
- 关键词:生态文明草原类型
- 极端干旱条件对不同生长季内蒙古典型草原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降水格局改变的背景下,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影响植物群落组成,导致草原逐渐退化。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大多数陆生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在植物适应各种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揭示极端干旱对AMF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的极端干旱模拟试验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极端干旱处理下不同生长季节土壤生态系统中AMF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有土壤样品中共鉴定到8属5科144个OTU,其中球囊霉属(Glomus)在所有处理中均为优势属;2)与生长季前、中期的极端干旱处理相比,生长季后期的极端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AMF的根系侵染率和根外菌丝密度(P<0.05);3)极端干旱条件对不同生长季节的AMF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香农-威纳指数在生长季后期极端干旱中显著升高(P=0.01),同时NMDS和PERMANOVA分析显示AMF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P=0.022);4)土壤有机碳、C/N和pH是影响AMF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 代心灵王平刘荣荣郝彦宾纪宝明
- 关键词:典型草原丛枝菌根真菌球囊霉属
- 土著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生长及竞争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为了研究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对个体大小不同的两种禾本科植物生长及竞争的影响,以三江源地区栽培草地补播常用的两种主要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供试植物,分别进行单株种植、单种和混种,模拟这两种植物在无竞争、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条件下的生长性状,结合不接种AMF(–AMF)和接种土著AMF(+AMF)处理,比较两种处理下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的生长指标和竞争能力,分析土著AMF侵染对植物生长和种间竞争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土著AMF能够成功侵染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的根系。植物生物量、株高、分蘖数的结果显示,在3种盆栽模式下,相比–AMF处理,+AMF处理显著改善了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的生长状况。相对产量、相对总产量和竞争攻击力系数结果表明,在种间竞争中,+AMF显著提高了冷地早熟禾的竞争能力(提高73.32%,P<0.05),但垂穗披碱草竞争能力有所降低。虽然无竞争状态下+AMF对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但在种间竞争条件下AMF对冷地早熟禾的生长促进作用更大,意味着AMF在植物群落中对相邻两种植物的贡献可能是不同的。本研究结果表明,AMF在调节植物种间关系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卢尧尧张静李耀明刘荣荣代心灵林长存纪宝明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冷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 基于OBE和科教融合理念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高级草地生态学”研究生课程为例
- 2024年
- 科教融合能够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和优势互补,是我国高等院校培育高水平、复合型及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重要途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成果为导向,推动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构建转变。将OBE和科教融合理念协同耦合,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生人才。“高级草地生态学”是北京林业大学草学专业方向的选修课,课程内容在当前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存在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和模式滞后、课程教材内容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受限,难以实现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高级草地生态学”研究生课程组依托学情分析,以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为核心,通过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程体系,融合科教理念、前沿的教学案例库、特色鲜明的科教融合创新实践平台以及多元化的人才模式,从课程知识体系、创新思维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方面,深入探索了基于OBE与科教融合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教学改革实践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丰富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育路径,塑造了学生的价值观念。
- 平晓燕纪宝明董世魁李耀明
- 关键词:科教融合个性化培养研究生课程
- 辉河湿地不同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8
- 2018年
- 湿地土壤影响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发育、形态和分布,湿地植物又影响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变化。以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对湿地草甸、沼泽草甸、过渡草甸、成熟草甸和盐碱草甸进行植被群落调查,并且对不同草甸的土壤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辉河湿地不同草甸优势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辉河湿地不同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受土壤元素分布特征、水文情势和植物生长特性影响,植被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均为成熟草甸最高,盐碱草甸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为:成熟草甸<盐碱草甸<湿地草甸<沼泽草甸<过渡草甸;其中,沼泽草甸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高,盐碱草甸最低。不同草甸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含量及变化具有一定影响,湿地草甸土壤因子对其植被的生长也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不同草甸植物群落下同种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过渡草甸对土壤碳、氮、磷的吸收和滞留能力最强。此外,植被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速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铵态氮与植被高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植被盖度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磷与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壤铵态氮与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对植被多样性、生长和生物量影响较小。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冗余分析(RDA)排序表明,辉河湿地不同草甸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演替,成熟草甸和湿地草甸可能为演替的初始阶段或者是末阶段,而过渡草甸为中间阶段,而且土壤养分受群落演替的影响显著。
- 罗琰苏德荣纪宝明吕世海韩立亮李兴福
- 关键词:草甸植被群落土壤性质
- 不同植物菌根真菌对石竹科花卉生理特征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对石竹科花卉的根系侵染、生物量及光合作用情况,探究AMF对石竹科植物生理特征的影响,为未来AMF菌肥在生产、应用过程中的推广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内蒙古典型草原天然AMF群落作为接种剂,对不同来源接种剂样品进行序列扩增和测定,并分析不同接种剂AMF群落中主要优势菌属及各属相对丰度差异;以石竹科典型观赏花卉植物矮雪轮(Silene pendula L.)和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 L.)为接种对象开展盆栽接种试验,测定植物的叶片光合速率、根系侵染率及生物量。【结果】①3种不同来源接种剂的AMF群落均以Glomus、Rhizophagus和Diversispora为主要优势菌属且各属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②不同来源AMF接种剂均能够对石竹科花卉植物进行侵染,其中冰草来源接种剂对石竹科花卉植物的侵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来源AMF接种剂(P<0.05);且侵染率与AMF群落Claroideoglomus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正相关(P<0.05);③冷蒿来源的AMF接种剂能够对石竹科植物生物量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羊草和冰草来源接种剂对宿主植物的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甚至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④羊草来源AMF接种剂显著提升了矮雪轮净光合作用(P<0.05),AMF接种剂对矮雪轮净光合速率影响不显著,而羊草、冰草来源AMF接种剂显著抑制了夏常石竹的净光合速率(P>0.05)。【结论】不同来源接种剂AMF群落特征与石竹科植物生理特征间的关系并没有一致性规律,对石竹科花卉植物生理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进行预实验对AMF菌肥进行有效评估后才能应用于生产。
- 胡乃文王平陈科宇庞雪纪宝明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生理特征高通量测序
- 基于科研项目开展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青藏科考项目为例
- 2024年
- 劳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素养、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不仅承载着学术探索的重任,而且具备劳动与教育的双重特性,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有力载体,能够全面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参与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为例,针对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劳动意识薄弱以及劳动技能不足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入探讨了基于科研素质培养的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首先,明确劳动教育的具体目标,实现知识技能与育人的协同培养;其次,将劳动教育与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的各环节密切融合,引导学生在科考项目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最后,建立了科学的劳动教育衡量标准,全面评估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实践表明,基于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的劳动教育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观念、相关劳动知识和技能,为高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 李耀明董世魁纪宝明苏德荣
- 关键词:劳动教育科研育人
- 氮、磷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其驱动因子,补充目前高寒草甸AMF对施肥响应研究的不足。【方法】通过常规分析和高通量(Illumina-Miseq)测序,分析氮(0、7.5、15.0 g·m−2)、磷(0、7.5、15.0、30.0 g·m−2 P2O5)添加3年对青藏高原高寒小嵩草草甸土壤化学性质、AMF侵染率、OTU丰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AMF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测序共发现36个AMF的OTU,归属于7个科。氮、磷的添加及其交互作用对AMF侵染率、OTU丰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影响。相对于低施氮处理,高施氮处理显著降低球囊霉门的相对丰度。土壤有机碳、硝态氮、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是影响AMF群落的土壤因子。【结论】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根系AMF群落不受氮、磷添加的影响,群落分布与土壤因子有显著相关性。
- 林昕董强王平姜丽丽胡嘉丽汪诗平纪宝明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微生物群落高寒草甸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