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弘毅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艺术
  • 5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艺术
  • 1篇德育
  • 1篇电影
  • 1篇电影杂志
  • 1篇雕版
  • 1篇雕塑
  • 1篇雕塑理论
  • 1篇行迹
  • 1篇性传播
  • 1篇性善
  • 1篇性善论
  • 1篇叙事
  • 1篇叙事传统
  • 1篇演进
  • 1篇艺术化
  • 1篇艺术批评
  • 1篇艺术学
  • 1篇语言学转向
  • 1篇智性
  • 1篇山水

机构

  • 15篇东南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5篇方弘毅
  • 2篇甘锋
  • 1篇王丹

传媒

  • 2篇艺术百家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山西档案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写作(下)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阅江学刊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艺术学界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宏德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吴为山写意雕塑的诗性机制
2019年
诗性是一切艺术的本源性精神,但凡艺术,必有诗性。雕塑作为造型艺术,最集中地体现了诗性精神。吴为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都是围绕"写意雕塑"展开的。写意雕塑的最大贡献在于:在全球文化的碰撞中,构建了完整的根植于中国文化系统的独特风格元素和理论体系。以写意雕塑的诗性内涵和表达方式为考察中心,系统剖析了以吴为山为代表的中国写意雕塑理论体系,进一步论述了写意雕塑的诗性机制。
方弘毅
关键词:写意雕塑雕塑理论
“东皋草堂主人”曹殷六行迹考
2020年
"东皋草堂主人"见载于曹寅《东皋草堂记》,是关涉曹学乃至红学的重要人物。经由学界考疏,"东皋草堂主人"最终确定为康熙间天津人曹殷六,然关于曹殷六其人的生平、行迹等情况目前仍待进一步考证。从相关文献中曹寅及同时代诗人对"东皋草堂主人"曹殷六的记载出发,考订其生平、学行、交游等方面的基本状况,重点就曹殷六与曹寅家族及有关人物的交往情况进行考证,从而填补"东皋草堂主人"曹殷六生平之阙,亦可进一步认识曹氏家族与江南士林的关系。
方弘毅
关键词:士林
“旧凿痕”与“新鲁迅”——鲁迅“美术”思想播布新探
2023年
当前对鲁迅“美术”思想播布与实践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范式:一是对鲁迅早期“美术”思想以及他在“新木刻运动”中的贡献进行总结与阐释,二是基于“文学家”或“革命家”的视角重点关注鲁迅“美术”批评观念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从“身体实践”的视角出发,将鲁迅在人生不同阶段对“古美术”和“新木刻”等方面的具体生产与行动关联起来进行考察,进而紧扣时代语境下“旧凿痕”与“新鲁迅”的辩证关系,深入剖析鲁迅独特的文化政治姿态,还原其“美术”思想播布从“还国魂”到“待新生”再到“赴革命”的批判性重构轨迹,不但有可能构建鲁迅艺术思想传播研究的新范式,重构鲁迅“美术”思想播布对“主美”与“革命”两种功能的交合之道,而且有助于从实践的、历史的维度揭示其中的重大文化价值。
方弘毅甘锋
关键词:雕版
从“穿插”到“互文”——《聊斋志异》对“以诗词入小说”叙事传统的开拓
2020年
在《聊斋》以前,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就有在散文化的叙述中穿插诗词韵语辅助、补充或推进叙事,完善人物形象的深厚传统。《聊斋》在汉魏六朝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三大历史形态逐步发展成熟的小说叙事与诗词韵语穿插模式的关系程式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艺术创造,以灵活多样的“脱化”笔法,巧妙地将诗词与小说叙事熔于一炉。一改以往小说与诗词间机械的穿插,将小说的叙事性与诗词的抒情性互相打通,借此把作者自身的精神取向蕴含于小说人物塑造之中。《聊斋》真正打破了诗、稗两种文体分进的传统程式,极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水准。
方弘毅
关键词:《聊斋》诗词小说
创意写作的艺术学旨归
2016年
20世纪末起于美国的创意写作学将文学写作与文化产业打通,使文学创作成为了一种艺术生产活动。文学创作与阅读随之成为了一种艺术消费行为。本文立足于此,进行创意写作学的艺术学阐释。
方弘毅
关键词:创意写作艺术学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被引量:1
2020年
《红楼梦赋》为清嘉庆十四年(1809)沈谦以《红楼梦》典型情节为蓝本创作的20篇律赋,初刊于清道光二年(1822)。《〈红楼梦赋〉图册》依据《红楼梦赋》之题咏绘制了20幅插图,大约成于同治十二年(1873),为学者盛昱所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可考察《红楼梦》《红楼梦赋》及《〈红楼梦赋〉图册》三者间的相互衍生关系,从阐释《红楼梦赋》及《〈红楼梦赋〉图册》对原著批评题咏与图像生成中产生的"本义"性揭示,以及独立性话语重构机制入手,呈现此三者所蕴含的《红楼梦》生产性传播伏脉。
方弘毅王丹
关键词:图册
中国当代《印人传》研究评述
2016年
《印人传》是中国印学史上的重要史论著作,20世纪以来,逐渐成为中国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对中国当代关于《印人传》研究的文献作简要的梳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把握《印人传》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方弘毅
朱熹性二元论的形成与演变
2021年
朱熹性二元论主要建立在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并随着其理气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早年,朱熹批评胡宏"性无善恶"说,并吸取张载、二程等人之说,性二元论的思想初具雏形;自《太极图说解》始,"理气不可分"的思想正式确立,初步提出"天命之性善,气质之性恶"的性二元论,但两性并非对立关系;在"太极之辩"后,"理先气后"的思想尤为突出,出现将两性对立的倾向;此后,将"性""理"分作两截,两性完全对立,但将恶排除在性外,处于自我矛盾之中;晚年,折中二程人性论,两性成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范畴。
张宏锋方弘毅
关键词:理气论孟学性善论
王庭筠“墨竹”题材绘画创作思想考述
2016年
金代名士王庭筠颇善画竹,以其为中心的金代文人艺术实践深受宋代"湖州竹派"的影响,力图恢复文、苏以来的竹画精神,产生了极大影响。以王庭筠为支点,考察金代文人对"湖州竹派"艺术传统的阐扬。
方弘毅
关键词:画竹
商业广告登载与民国时期电影杂志的视觉文化价值呈现——以《青青电影》登载的“绿宝”香皂广告为例
2016年
早在民国时期,登载以电影明星为主体形象的商业广告就成为电影杂志追逐的时尚。文章以《青青电影》登载的"绿宝"香皂广告为例,探索了当时电影明星的视觉文化价值及其呈现方式。
方弘毅
关键词:民国电影杂志广告视觉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