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癌
  • 2篇手术
  • 2篇肝门部
  • 2篇肝切除
  • 1篇胆管癌根治术
  • 1篇胆管肿瘤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靛氰绿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切除
  • 1篇血管切除重建
  • 1篇血管外科
  • 1篇血管外科手术
  • 1篇意外胆囊癌
  • 1篇再手术
  • 1篇鼠肝
  • 1篇术前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王剑明
  • 4篇姚伟
  • 3篇何俊闯
  • 3篇冯伟
  • 2篇张剑
  • 2篇刘颜
  • 1篇杨涛
  • 1篇吉磊

传媒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鼠肝切除术中肝动脉切除对肝功能的影响
2016年
目的 观察在肝切除术中肝动脉切除对肝功能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模拟肝动脉切除重建组(行左肝切除);C组:行左肝切除肝动脉切除.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后,观察术后一般恢复情况及术后死亡率,分别于术后24、72 h及术后7d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了解肝功能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反映肝脏组织增殖.结果 肝切除术中肝动脉切除组术后肝功能水平变化最大,术后7d肝组织PCNA阳性表达(40%,4/10)较左肝切除组(75%,8/12)表达强度下降,肝组织增殖能力受到抑制.结论 肝切除合并肝动脉切除后大鼠肝脏功能所受影响较大,术后肝功能恢复较慢.肝切除合并肝动脉切除后大鼠肝脏再生受到抑制。
齐卫鹏王剑明钱亚伟杨涛何俊闯姚伟冯伟吉磊
关键词:肝切除肝功能
术前应用靛氰绿检测联合三维重建成像评估肝门部胆管癌肝脏储备功能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切除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及意义。方法单治疗组手术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72例。比较通过靛氰绿(ICG)检测、三维成像(3D)重建评估后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72例患者中,67例患者行 ICG 检测,56例 ICG 15分钟滞留率(R15)<10%,11例 ICG R15>10%。3D 重建评估预留肝体积为(860.32±235.41)cm3,预留脏脏体积/全肝体积为38%~75%。32例患者术前采用 ICG 联合3D 重建。术后并发胆漏5例,腹腔积液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悲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术前 ICG 检查联合3D 重建评估可定量评价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做出准确手术规划,减少术后并发症。
齐卫鹏王剑明刘颜张剑何俊闯钱亚伟姚伟冯伟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肝脏储备功能肝切除靛氰绿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16例病例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叶切除及血管切除重建在根治性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就治的14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黄疸患者行术前减黄,经充分术前准备及三维成像重建评估后行手术治疗。结果142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中16例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根治术,其中门静脉主干楔形切除修补4例,门静脉端端吻合6例,门静脉右前支切除重建1例,4例患者因肿瘤侵犯肝右动脉行联合肝右动脉切除+大隐静脉架桥重建术,1例患者肝右动脉切除后行端端吻合。血管切除重建患者术后并发症:1例胆漏,无腹腔出血及腹腔感染,无血管内血栓形成相关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率为1/16;围手术期病死率为0。16例患者随访结果:1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死亡,1例术后半年内发生肝脏转移于术后9个月死亡。2例患者术后失访,其余患者均继续随访中。结论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有利于提高肿瘤可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完善的术前管理、三维成像评估及合理的手术策略可减少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性。
齐卫鹏王剑明张剑刘颜何俊闯钱亚伟姚伟冯伟
关键词:胆管肿瘤血管外科手术
意外胆囊癌再手术规范的要点被引量:7
2015年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推荐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发布的TNM分期为胆囊癌分期标准,并同时推荐WHO2010年版的胆囊癌病理分型。以上胆囊癌的TNM分期标准及病理分型有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判断。
王剑明钱亚伟姚伟
关键词:意外胆囊癌T分期再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