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硕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电磁
  • 1篇信号
  • 1篇油液
  • 1篇有限元
  • 1篇特性分析
  • 1篇疲劳点蚀
  • 1篇气泡
  • 1篇路径规划
  • 1篇磨粒
  • 1篇快速扩展随机...
  • 1篇机器人
  • 1篇机器人路径
  • 1篇机器人路径规...
  • 1篇剪枝
  • 1篇步长
  • 1篇齿轮
  • 1篇齿轮点蚀
  • 1篇磁通
  • 1篇磁通密度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山西科达自控...

作者

  • 3篇王硕
  • 1篇李峰
  • 1篇武通海
  • 1篇王硕
  • 1篇廖与禾
  • 1篇陈峰
  • 1篇程俊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计量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拓展有限元的齿轮点蚀磨粒形态学特征模拟被引量:8
2016年
疲劳点蚀是齿轮摩擦副的典型固有磨损特征,其产生的点蚀磨粒已经被用于理解疲劳磨损的发生和发展机理,由于缺乏理论模拟,基于磨粒特征的疲劳磨损机理判断还停留在经验分析层面。为此,拟通过齿轮接触疲劳点蚀的数值模拟,研究点蚀磨粒形态特征,为在线磨粒特征表征磨损状态的方法提供理论探索。在考虑弹流润滑的条件下,建立齿轮副局部接触模型,并采用拓展有限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模拟表面萌生裂纹的拓展过程。进一步分析工况与点蚀磨粒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点蚀磨粒长轴尺寸随初始萌生裂纹的长度增加而增大,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点蚀磨粒的厚度随初始萌生裂纹的深度增加而增大。通过与已发表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该模型所得到的点蚀形貌尺寸和形状与试验得到的点蚀形貌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程俊王硕武通海陈峰
关键词:疲劳点蚀齿轮磨粒
电磁磨粒检测中气泡对铜颗粒信号的影响特性分析
2024年
三线圈式电磁磨粒传感器在油液在线监测中应用广泛,而油液中的气泡对铜颗粒的检测极易造成干扰,定量分析气泡在颗粒检测时的影响规律将有助于提高电磁磨粒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基于电磁磨粒检测中的磁耦合效应,分别研究了气泡间隙、气泡大小、气泡位置以及气泡数量对铜颗粒检测的影响特性,并以大管径通道(?38 mm)电磁磨粒传感器为对象进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气泡与铜颗粒间隙越大,铜颗粒信号幅值越小,影响范围(0.52~10.31)%;气泡尺寸增大铜颗粒信号幅值也增大,气泡直径为20 mm和25 mm时影响分别是3.07%和5.47%;气泡与铜颗粒中心连线与传感器中心轴线的夹角越大,检测影响越小,影响范围(0.4~5.6)%;气泡数量越多干扰越大,单气泡和双气泡的影响程度分别是5.66%和8.74%。
郭明远庞新宇王硕崔世杰吕凯波李峰
关键词:气泡磁通密度油液
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的改进研究被引量:24
2022年
针对基本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在路径规划中具有树的扩展随机性大、冗余节点多、容易在目标点周围发生振荡、规划的路径较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RT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目标偏向策略,通过引入动态权重系数使树尽可能地在向目标点进行扩展的同时又能够即时地避开障碍物;利用自适应扩展步长减少树在目标点附近的振荡;最后,对路径进行剪枝处理,并用三次B样条曲线对剪枝后的路径进行平滑处理。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基本RRT算法相比,改进的RRT算法有效减少了冗余节点数,规划的路径更短,减少了19.56%,同时规划时间大大降低,减少了54.08%,有效地提高了路径规划的效率。
王硕王硕廖与禾
关键词:剪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