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琴 作品数:6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同仁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稳态白噪声对豚鼠螺旋器损伤的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991年 豚鼠分别暴露于125 dB SPL 和132 dB SPL 的稳态白噪声中1h 后.即时、1、3、7、15和30 d进行螺旋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主要是第3回和蜗顶螺旋器受损,表现为外毛细胞听毛肿胀、融合、倒伏、断裂和丧失,甚至外毛细胞缺如.暴露于132 dB 白噪声后即时有10 mm 耳蜗螺旋器受损,125 dB 为7 mm.前者有70%外毛细胞受损,后者为50%.噪声强度越大,螺旋器病变范围和外毛细胞受损数量增大,随存活时间延长而减轻.得到恢复的主要是轻度病变的外毛细胞,如静纤毛肿胀和融合,但中、重度损伤时静纤毛倒伏和消失未能恢复.白噪声暴露早期(125 dB 组暴露噪声后7 d,132 dB 组15 d),及时采用治疗措施的重要性.本文对噪声所致螺旋器损害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刘东风 苏鸿禧 杨素琴 李玉珍 赵丽萍关键词:白噪声 螺旋器 病理 扫描电镜 强噪声对耳蜗组织化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984年 本实验将豚鼠分为四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三组为实验组。所有豚鼠实验前都作耳廓反射阈测试,分别暴露于150 dB、156 dB和162 dB声压级的强噪声场5分钟。噪声暴露毕,再作耳廓反射阈测试。然后斩头处死豚鼠,速取双侧颞骨,打开骨泡,暴露耳蜗,一耳作琥珀酸脱氢酶试验、一耳作糖原和核酸(RNA和DNA)试验。结果如下:150 dB组耳廓反射阈增高3.8 dB;156 dB组近半数豚鼠(12只耳)耳廓反射阈完全消失,其余(18只耳)耳廓反射阈增高35.6 dB;162 dB组几乎全部豚鼠(28只耳)耳廓反射阈完全消失。三组实验豚鼠琥珀酸脱氢酶和糖原都有类似变化。150dB组豚鼠耳蜗螺旋器毛细胞中,这两种物质较对照组轻度损失(++~+),而且从底部向顶部越加明显。156dB和162 dB组,各耳蜗圈螺旋器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和糖原,一致性明显损失(+~±)。三组豚鼠耳蜗螺旋器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核酸(RNA和DNA)都未见明显变化。本实验表明,随噪声声压级增高,听力损伤程度也越加严重。琥珀酸脱氢酶和糖原都是与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的物质,因此可认为,噪声刺激的早期主要引起耳蜗能量代谢障碍。 苏鸿禧 杨素琴 郭连生 黎明 沈㠙 茅宏迪关键词:螺旋神经节细胞 荷兰猪 外毛细胞 噪声暴露 耳蜗组织 强噪声 次声对前庭和耳蜗的影响 被引量:4 1993年 本研究发现:(1)140dB SPL次声暴露引起耳蜗功能和形态的永久性损伤.(2)120dB SPL次声暴露对耳蜗功能和形态仪是暂时性损伤.(3)120dB SPL和140dB SPL次声暴露都能引起前庭功能和形态的变化.(4)低声强(120dB SPL)次声暴露仅受累前庭,高声强(140dB SPL)次声暴露,前庭和耳蜗皆受累.(5)次声对前庭损伤要比耳蜗明显. 苏鸿禧 李玉珍 赵丽萍 杨素琴 肖瑞春 魏文 祝光明关键词:次声 前庭 耳蜗 豚鼠外淋巴间隙阻断术对前庭和耳蜗的影响 被引量:1 1994年 对18只白色豚鼠施行单侧外半规管外淋巴间隙阻断术。术前、后观察ABR、旋转试验,并作火棉胶连续切片光镜检查。结果提示:手术前、后ABR阈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而限震持续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缩短),初步表明本手术可致豚鼠前庭功能降低而未明显损伤耳蜗功能。 冷同嘉 苏鸿禧 李玉珍 彭丽萍 杨素琴 李新吾关键词:半规管 诱发电位 正常家兔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的研究(摘要) 1994年 正常家兔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的研究(摘要)郭继周,汪若峰,杨素琴,苏鸿禧,李玉珍,赵丽萍,郭连生家兔的耳解剖结构,尤其是中耳结构比豚鼠更接近人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在研究中耳手术,如听力重建、听骨移植及人工装置等方面,家兔研究的实用价值日渐增高。由于目... 郭继周 汪若峰 杨素琴 苏鸿禧 李玉珍 赵丽萍 郭连生关键词:家兔 听性脑干反应 中药治疗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实验研究 1993年 豚鼠暴露于125 dB 白噪声后,用中药方剂治疗3 d 组,听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未经治疗组,听阈仍有较大损伤;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也有同样表现。表明中药可能是治疗噪声性听力损伤有效药物之一。 苏鸿禧 李玉珍 赵丽萍 杨素琴 李琳 刘玉花 郭烨关键词:噪声性 听力损伤 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