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前庭
  • 2篇眩晕
  • 2篇生理学
  • 2篇前庭功能
  • 2篇前庭功能试验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表现
  • 1篇眩晕病
  • 1篇眼球震颤
  • 1篇震颤
  • 1篇正弦
  • 1篇神经生理
  • 1篇神经生理学
  • 1篇庆大
  • 1篇庆大霉素
  • 1篇助听器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损伤

机构

  • 8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 1篇北京市第一社...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肖瑞春
  • 2篇廉能静
  • 2篇刘鋋
  • 2篇孟曦曦
  • 2篇郎海南
  • 1篇刘铤
  • 1篇王福田
  • 1篇殷善开
  • 1篇祝光明
  • 1篇魏文
  • 1篇何利平
  • 1篇于立身
  • 1篇黄魏宁
  • 1篇李玉珍
  • 1篇赵丽萍
  • 1篇张淑香
  • 1篇杨素琴

传媒

  • 3篇国外医学(耳...
  • 2篇耳鼻咽喉(头...
  • 1篇眼科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华航空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动后眼震被引量:1
1990年
从70年代初,国外许多神经学家和耳科学家对视动后眼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致认为,前庭系统对视动后眼震的产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视动后眼震异常是前庭系统疾病的重要指征。本文对十几年来国外视动后眼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视动后眼震的产生机制、试验方法、参数分析以及视动后眼震试验的临床应用,以供同道参考。
肖瑞春刘铤于立身
眨眼反射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4年
眨眼反射是生理基础和应用生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检查方法、正常值和影响因素、临床应用及反射径路诸方面进行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张淑香肖瑞春
关键词:神经生理学
先天性与后天性眼球震颤的眼震电流描记术表现
1993年
应用眼震电流描记术,对16例先天性和10例后天性眼球震颤患者进行了多项试验检查。结果表明,两者在凝视性眼球震颤、扫视和视跟踪反应,以及视动性眼球震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认为,此项技术可对两类眼球震颤作出较为客观的鉴别诊断。
肖瑞春刘鋋廉能静
豚鼠椭圆囊斑微纹区和边缘区毛细胞损伤后恢复的比较观察
1996年
利用扫描电镜和连续半薄切片的观察,对豚鼠椭圆囊斑微纹区和边缘区的毛细胞损伤后的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正常豚鼠的椭圆囊斑微纹区的感觉细胞主要是Ⅰ型毛细胞,连续12天皮下注射庆大霉素(100mg/kg),豚鼠椭圆囊斑的损伤主要发生在微纹区,损伤后较长存活期实验组豚鼠的椭圆囊斑微纹区中,形态类似Ⅱ型毛细胞的感觉细胞占绝大多数。提示这些类似Ⅱ型毛细胞的感觉细胞是修复过程中产生的毛细胞。
郎海南孟曦曦肖瑞春
关键词:耳科学毛细胞损伤动物实验
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功能影响的动态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为研究庆大霉素破坏前庭感觉上皮所致的生理功能障碍,观察庆大霉素对前庭功能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应用正弦摆动试验和旋转试验进行动态观察。分别对白色和杂色豚鼠按每日125mg/kg体重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连续12天。结果示:用药7天豚鼠的前庭功能无明显改变,用药后10天出现明显的前庭功能受损,停药后5天受损程度最明显,停药14天前庭功能稍有恢复,但仍明显低下,直到停药后3个月,未见前庭功能明显改善;且杂色豚鼠前庭功能损害程度较白色豚鼠为轻。此研究为氨基式类抗生索性内耳损伤的防护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孟曦曦黄魏宁郎海南肖瑞春刘鋋
关键词:庆大霉素前庭功能试验
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表现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表现。方法:用谈话法和改良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各级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老年性耳聋助听后对助听器的认知状况。结果:126例老年性耳聋患者分为对耳聋漠视、焦虑、抑郁和有自闭倾向等4种心理表现。助听后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对助听器有认识偏差。表现为急于求成、期望值过高和对助听器反感等。结论:充分了解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异常心理表现和对助听器的认识偏差,以便更好地进行老年性耳聋的早期干预和听力康复工作。
肖瑞春
关键词:老年性耳聋心理表现助听器
前庭脊髓反射功能测量系统在眩晕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5年
应用前庭脊髓反射功能测量仪(VSMS),对20例正常青年人及63例眩晕伴平衡功能障碍者进行了静平衡状态下客观量化测试。63例病人中,男性47例,女性16例,年龄17~71岁。其中,前庭神经元炎20例,药物中毒性耳聋12例,椎-基底功脉供血不足24例,脑部疾患7例。经VSMS测试结果显示:外周性与中枢性损伤在图型及轨迹的数值上有明显不同。表明VSMS在眩晕疾病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何利平王福田肖瑞春廉能静
关键词:眩晕前庭功能试验
全文增补中
次声对前庭和耳蜗的影响被引量:4
1993年
本研究发现:(1)140dB SPL次声暴露引起耳蜗功能和形态的永久性损伤.(2)120dB SPL次声暴露对耳蜗功能和形态仪是暂时性损伤.(3)120dB SPL和140dB SPL次声暴露都能引起前庭功能和形态的变化.(4)低声强(120dB SPL)次声暴露仅受累前庭,高声强(140dB SPL)次声暴露,前庭和耳蜗皆受累.(5)次声对前庭损伤要比耳蜗明显.
苏鸿禧李玉珍赵丽萍杨素琴肖瑞春魏文祝光明
关键词:次声前庭耳蜗
正弦摆动试验中的前庭重振现象
1996年
正弦摆动试验中的前庭重振现象肖瑞春关键词(KEYWORDS)前庭重振(Vestibularrecruitment)眼震电流描记术(Electronystagmography)眩晕(Vertigo)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64.04R441.2前庭...
肖瑞春
关键词:眩晕
正弦角加速度试验及其临床应用
1991年
本文就正弦角加速度试验(sinusoidal angular acceleration test,SAA)的历史、刺激模式、常用术语、正常反应及非前庭因素的影响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认为 SAA 试验已成为常规前庭机能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某些方面优于常规旋转试验和冷热试验。
殷善开肖瑞春谷京城孙连玉于立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