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霞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川崎
  • 7篇川崎病
  • 6篇基因
  • 6篇基因多态性
  • 3篇死因
  • 3篇肿瘤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位点
  • 3篇坏死
  • 3篇坏死因子
  • 2篇动脉
  • 2篇皮肤
  • 2篇综合征
  • 2篇黏膜
  • 2篇黏膜皮肤淋巴...
  • 2篇位点多态性
  • 2篇淋巴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詹霞
  • 5篇杨作成
  • 2篇黄利华
  • 1篇江杰
  • 1篇陈淳媛
  • 1篇陈佳
  • 1篇田朗
  • 1篇刘琳
  • 1篇李卓颖
  • 1篇曾萍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B基因G252A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B(TNF-B)基因G252A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及川崎病冠脉损伤的关联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对100例患者与92例健康儿童TNF-β基因G252A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川崎病组TNFB基...
曾才秀詹霞袁海斌李青谢圭周进杨作成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多态性川崎病
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G252A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G252A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及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关联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对100例川崎病患儿与92例健康儿童TNF-β基因G252A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川崎病组TNF-β基因G252A位点AG、AA、GG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川崎病组A、G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组(CAL)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和0.59,P〉0.05)。结论尚未发现TNF-β基因G252A位点基因型分布与川崎病的发病及冠状动脉损伤存在关联性,但川崎病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高。
曾才秀詹霞袁海斌李青谢圭谢纲杨作成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Β川崎病基因多态性
IL-12B基因rs3212227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IL-12B基因rs3212227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KD)及其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4年间83例KD患儿及86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标本,提取DNA,应用基因扩增-聚合酶链限制性长片段法(PCR-RFLP)检测IL-12B基因rs3212227位点多态性,并用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χ~2检验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KD及其并发CAL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P<0. 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KD组AA、AC、CC基因型分布和A、C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 095、3. 31,P> 0. 05)。KD组中合并CAL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与冠状动脉正常组(NCAL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 586、1. 254,P>0. 05)。结论:IL-12B基因rs3212227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并发冠状动脉损伤有关联。
谢圭杨作成刘琳詹霞曾萍何艳娟成亮黄利华陈淳媛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基因多态性
淋巴毒素α基因rs1800683G>A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研究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淋巴毒素α(LTA)基因rs1800683G>A位点多态性,探讨淋巴毒素α基因rs1800683G>A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KD)发病及KD冠脉损伤的关联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对100例KD组与92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淋巴毒素α基因rs1800683G>A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KD组的淋巴毒素α基因rs1800683G>A位点AG、AA、GG基因型分布和A、G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和2.84,P均>0.05),KD组的合并CAL组与NCAL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3.76和0.43,P均>0.05)。结论未发现淋巴毒素α基因rs1800683G>A位点多态性与KD的发病及其冠脉损伤存在明显关联性。
曾才秀詹霞周进谢圭袁海斌周钗杨作成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川崎病
淋巴毒素α基因rs2239704 A>C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淋巴毒素α(LTA)基因rs2239704 A〉C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川崎病(KD)及其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00至2015年间100例川崎病病例与92例健康儿童血样本,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LTA基因rs2239704 A〉C位点多态性;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KD组LTA基因rs2239704 A〉C位点的AC、AA、CC基因型分布和A、C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0.81,均P〉0.05),川崎病组合并CAL组与无CAL组LTA基因rs2239704 A〉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71、0.04,均P〉0.05)。结论未发现LTA基因rs2239704 A〉C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发病及其CAL存在明显关联性。
曾才秀詹霞周进谢圭袁海斌周钗杨作成
关键词:淋巴毒素Α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G252A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G252A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及川崎病冠脉损伤的关联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对100例患者与92例健康儿童TNF-β基因G252A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川崎病组TNF-β...
曾才秀詹霞袁海斌李青谢圭周进杨作成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多态性川崎病
川崎病患儿骨桥蛋白基因-443C/T、-616G/T位点多态性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患儿骨桥蛋白(OPN)基因-443C/T、-616G/T位点多态性的特点,以及冠状动脉病变(CAL)与这2个位点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川崎病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Sanger法,对204例受试者的OPN基因-443C/T、-616G/T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2组受试者OPN基因2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AF)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并采用Pearson列联系数(r)和独立性χ~2检验,对川崎病患儿CAL与OPN基因上述2个位点多态性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并经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6-S155)。本研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基因检测前,均征得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1)OPN基因-443C/T位点基因型分别为CC、CT、TT,-616G/T位点基因型分别为GG、GT、TT。(2)2组受试者OPN基因-443C/T、-616G/T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A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川崎病患儿CAL与OPN基因-443C/T位点基因型频率及AF无关联性(r=0.133,χ~2=1.875,P=0.392;r=0.132,χ~2=1.834,P=0.176);与-616G/T位点基因型频率及AF亦无关联性(r=0.130,χ~2=1.775,P=0.412;r=0.059,χ~2=0.365,P=0.546)。结论尚未发现OPN基因-443C/T、-616G/T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发生及并发CAL相关联。
詹霞李朋烛谢圭钱玉洁田朗田朗陈佳李卓颖江杰黄利华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骨桥蛋白质基因多态性冠状动脉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