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
- 作品数:8 被引量:96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固态法白酒丢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被引量:4
- 2015年
- 丢糟是传统白酒酿造的主要副产物,丢糟中富含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丢糟的丢弃,不仅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就近年来关于白酒丢糟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进行了综合阐述,包括生产丢糟曲、丢糟酒、调味品、栽培食用菌以及生产燃料棒等,为白酒丢糟的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王超张宿义李德林税梁扬秦辉沈才萍王小军董异曹振华张方
- 关键词:白酒丢糟资源综合利用
- 有机酸对浓香型白酒品质及其酿造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6
- 2016年
- 有机酸是影响浓香型白酒发酵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白酒发酵生产、基酒的贮存老熟和成品酒的勾调过程。主要对浓香型白酒中有机酸的种类和作用、白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有机酸的形成途径、有机酸的检测方法以及有机酸的宏观调控对白酒发酵生产和基酒酒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 张方张宿义苏占元黄婷丁海龙王超李德林杨艳罗杰
- 关键词:有机酸浓香型白酒
- 响应面法优化米香型白酒发酵工艺被引量:11
- 2016年
- 优化米香型白酒的发酵工艺。通过对单因素试验考察酵母接种量、糖化时间、发酵液料比以及发酵温度4个主要因素对米香型白酒的杂醇油含量和出酒率的影响。以杂醇油含量和出酒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和优化,建立米香型白酒发酵工艺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最佳发酵工艺为酵母接种量0.42%,糖化时间2 d,发酵液料比1.5︰1(m L/g),发酵温度24℃。在此条件下,米香型白酒的出酒率为60.14%,杂醇油含量为1.40 g·L-1,与模型预测值吻合。
- 黄婷敖宗华王松涛刘文虎丁海龙张方
- 关键词:米香型白酒发酵工艺响应面法
- 春夏两季浓香型白酒糟醅中四大有机酸的变化及其对酒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对羟基联苯比色法,通过连续跟踪春夏两季浓香型白酒糟醅中四大有机酸(己酸、乙酸、乳酸及丁酸)的变化,并对春夏两季所产白酒酒样进行理化分析和感官尝评,从而判断出发酵过程中四大酸与白酒酒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了乳酸,其他3种有机酸的含量均为春季大于夏季的。春季的酒质优于夏季,且其中己酸乙酯的含量明显高于夏季。
- 张方邓波张宿义苏占元宋川敖宗华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糟醅有机酸白酒
- 遮放贡米酒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以米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为研究对象,糖化品温、淀粉糖化率、总酯和出酒率为指标,对比研究新工艺和传统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糖化2d,发酵13d的新工艺可以在保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 胡永奇黄婷敖宗华王松涛刘文虎丁海龙张方
- 关键词:米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生产效率
- 丢糟制大曲应用于酿酒生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以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为基础,中温大曲为对照,定期取糟醅综合样测定各项理化指标,结合基酒的色谱分析及感官评定进行酿酒对比实验,探讨丢糟制大曲的酿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窖和对比窖的温度变化规律均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的变化趋势;(2)实验窖和对比窖的酸度、淀粉、水分、还原糖、酒精度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了一致性;(3)丢糟制大曲的生产应用,显著提高大曲酒产量的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大曲酒酒质。
- 王超张宿义董异敖宗华税梁扬李德林秦辉罗明王小军曹振华苏占元张方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淀粉
- 我国即食食品的开发现状与市场前景展望被引量:30
- 2017年
- 本文归纳了即食食品的种类和特点,综述了罐头类、烘焙类、干果类等七大类即食食品的发展现状,对其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展望,以期为未来我国即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 邓梁虹张方王晗潘明刘君
- 关键词:即食食品
- 丢糟、淀粉生产浓香型大曲工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以不同比例的丢糟、淀粉和优质小麦为原料制作大曲,跟踪分析了大曲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丢糟、淀粉添加量对大曲发酵过程中的水分、酸度、淀粉、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和主要微生物类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其成品曲的感官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丢糟、淀粉添加量分别为A5、B5时大曲的质量最优,大曲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得以优化,提高了大曲质量,降低了10%左右的原料成本,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 王超张宿义董异敖宗华税梁扬李德林秦辉沈才萍王小军曹振华苏占元张方
- 关键词:丢糟淀粉大曲感官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