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玲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2篇血管
  • 2篇血性
  • 2篇预后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脑卒中
  • 1篇蛋白
  • 1篇新血管形成
  • 1篇血管型
  • 1篇血管形成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清蛋白
  • 1篇血压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清蛋白
  • 1篇祖细胞
  • 1篇细胞移植
  • 1篇梅毒
  • 1篇脑梗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田玲
  • 4篇徐格林
  • 3篇肖露露
  • 2篇张海侠
  • 2篇曹琴琴
  • 1篇刘新峰
  • 1篇熊云云
  • 1篇刘文华
  • 1篇张雨蒙
  • 1篇资文杰
  • 1篇石瑞峰
  • 1篇陈昕
  • 1篇陈万红
  • 1篇朱明月
  • 1篇施伟
  • 1篇张君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脑梗死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1],超早期静脉溶栓可使闭塞血管再通,但由于时间窗过短,只有很少比例的患者能获得治疗。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可以从骨髓中动员到外周血并归巢到缺血区,通过旁分泌生长因子或直接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参与内皮修复和新血管形成,从而改善脑血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张海侠田玲刘新峰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脑梗死内皮修复新血管形成
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脑膜血管型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脑膜及脑实质内血管的梅毒性动脉内膜炎,可致局部缺血和梗死。文中探讨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预后转归,以期为提高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7年12月至2015年3月确诊的14例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完成对患者10.2-37.9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预后。结果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主要以眩晕、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认知功能减退等起病,影像学表现主要为病灶散在多发,头颅CTA/MRA可见颅内血管狭窄。实验室检查有特征性改变,其中脑脊液蛋白浓度9例升高,葡萄糖4例偏高。经大剂量足疗程驱梅治疗后,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3个月预后良好者(改良Rankin量表≤2分)达78.57%,长期预后良好者达85.71%。结论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影像学病灶散在多发无特异性,大多数患者经足量全程的青霉素治疗后预后良好。
田玲刘文华肖露露张海侠曹琴琴陈昕戴敏慧徐格林
关键词:预后
受教育程度与卒中严重程度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既往关于受教育程度与卒中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较少,且这种关系的原因也尚未阐明.文中旨在探讨受教育程度与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4 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的9 0 0例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人院当天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将卒中分为轻型卒中(NIHSS≤3 分)和重型卒中(NIHSS〉 3 分);按照所有患者受教育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3 组.将受教育程度作为社会经济状况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估受教育程度与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校正性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房颤、人院收缩压、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结果在纳人的9 0 0例首次发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轻型卒中组共3 6 5例(40.6%),重型卒中组共5 3 5例(5 9 . 4 %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 组间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患者相比,教育程度为小学/文盲患者(0 R =1.456、95%(1:1.049 -2.021、P = 0.025)、初中文化水平(011=1.610、95%(CI:1.126-2.304、P= 0.009)患者更倾向于患有重型缺血性卒中.结论受教育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一定关联.对低受教育程度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可降低这类人群卒中的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
施伟熊云云田玲朱明月陈万红徐格林
血清清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短期功能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血清清蛋白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预后的关系尚无一致结论。文中旨在探讨营养状态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与短期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3例,收集人口学参数、人体测量参数、血管危险因素等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等基线资料。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估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及出院时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短期功能预后进行评定,根据出院时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最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功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52例(46.0%),预后不良组61例(54.0%)。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功能预后良好组患者BMI较高,而LDL-C、WBC较低,且入院时的NIHSS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清蛋白较低、入院NIHSS、小动脉闭塞型是短期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随着血清清蛋白水平的增加,患者功能预后不良的趋势降低(OR=0.684,95%CI:0.490-0.956);NIHSS增高患者功能预后不良的趋势增加(OR=3.490,95%CI:1.966-6.194);小动脉闭塞也是患者功能预后不良危险因素(OR=11.443,95%CI:1.160-112.857)。结论在营养状态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血清清蛋白水平较低仍然是短期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戴敏慧资文杰蔡必扬肖露露刘柯婷张雨蒙周淑宇田玲徐格林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清清蛋白
高血压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首要的可控危险因素,而很多高血压患者对治疗高血压的态度并不积极。文中探讨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卒中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53例首发48 h内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将卒中分为轻型(NIHSS≤3)和重型(NIHSS〉3)2组。同时根据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包括规律治疗组、不规律治疗组、不治疗组及高血压不知情组。Spearman相关分析法用来分析既往高血压的治疗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之间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用来分析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患者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呈正相关(r=0.146,P=0.000 2);既往高血压不规律治疗(OR=2.21,95%CI:1.39-3.52,P=0.001)、不治疗(OR=2.18,95%CI:1.41-3.36,P=0.000 4)及不知情(OR=1.80,95%CI:1.12-2.88,P=0.015)的患者相比于高血压规律治疗的患者更倾向于患重型缺血性卒中。结论既往高血压治疗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曹琴琴张君肖露露刘柯婷田玲石瑞峰徐格林
关键词: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