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琴琴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血
  • 4篇卒中
  • 3篇血性
  • 3篇头痛
  • 3篇偏头痛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缺血性卒中
  • 2篇脑缺血
  • 2篇高血压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机构

  • 5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南京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马鞍山市人民...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曹琴琴
  • 6篇徐格林
  • 4篇张君
  • 3篇刘新峰
  • 3篇叶瑞东
  • 2篇肖露露
  • 2篇石瑞峰
  • 2篇陈昕
  • 2篇田玲
  • 1篇张仁良
  • 1篇刘玲
  • 1篇王兆露
  • 1篇刘文华
  • 1篇杨昉
  • 1篇张海侠
  • 1篇胡斌
  • 1篇赵玲玲
  • 1篇蔡晋
  • 1篇张君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第十届国际脑...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GT1A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UGT1A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阿司匹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注册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运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所有入组患者血小板功能,采用改进的多重连接酶反应技术检测患者基因型。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SNPs与阿司匹林反应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2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发现,rs2070959的显性模型(p=0.084,P=0.010,P校正=0.029)和加性模型(β=0.060,P=0.033)都与血小板抑制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男性患者中,显性模型β=0.098,P=0.006,P校正=0.01;加性模型β=0.072,P=0.024。表明显性模型中,该位点的野生型个体(AA)较含突变基因的个体(GA、GG)发生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的风险更高。结论UGT1A6基因rs20709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相关,其野生型患者(AA)较含突变基因的患者(GA、GG)发生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的风险增高,这种关系在男性患者中尤为显著。因此检测与阿司匹林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或实验室检测血小板功能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为缺血性卒中患者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刘柯婷周淑宇蔡必扬曹琴琴刘新峰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脑膜血管型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脑膜及脑实质内血管的梅毒性动脉内膜炎,可致局部缺血和梗死。文中探讨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预后转归,以期为提高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7年12月至2015年3月确诊的14例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完成对患者10.2-37.9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预后。结果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主要以眩晕、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认知功能减退等起病,影像学表现主要为病灶散在多发,头颅CTA/MRA可见颅内血管狭窄。实验室检查有特征性改变,其中脑脊液蛋白浓度9例升高,葡萄糖4例偏高。经大剂量足疗程驱梅治疗后,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3个月预后良好者(改良Rankin量表≤2分)达78.57%,长期预后良好者达85.71%。结论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影像学病灶散在多发无特异性,大多数患者经足量全程的青霉素治疗后预后良好。
田玲刘文华肖露露张海侠曹琴琴陈昕戴敏慧徐格林
关键词:预后
偏头痛合并脑白质高信号危险因素分析
<正>目的长期以来,偏头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脑功能障碍,然而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偏头痛患者颅脑结构性异常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其中以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多见,W...
张君曹琴琴叶瑞东徐格林
文献传递
偏头痛合并脑白质高信号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长期以来,偏头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脑功能障碍,然而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偏头痛患者颅脑结构性异常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其中以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多见,WMH...
张君曹琴琴叶瑞东徐格林
高敏C反应蛋白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不仅可预测健康个体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而且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密切相关。但hs-CRP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旨在探讨血清hs-CRP水平和LAA型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急性LAA型脑卒中患者251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3分定义为轻型卒中,NIHSS〉3分为重型卒中。根据hs-CRP值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3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hs-CRP与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纳入的251例患者中,轻型卒中患者106(42.2%)例、重型卒中145(57.8%)例,轻型卒中患者中位hs-CRP水平显著低于重型卒中患者(2.00mg/L vs 3.15 mg/L,P=0.014)。相关分析示,患者hs-CRP值与入院NIHSS评分(γ=0.223,P〈0.001)、出院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s,mRS)(γ=0.188,P=0.003)显著相关。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示,hs-CRP水平是LAA型重型卒中的危险因素(OR=1.54,95%CI:1.12~2.12,P=0.008)。结论 hs-CRP水平升高与LAA型重型卒中显著相关,故可作为急性LAA型卒中严重程度的一个有效预测指标。
刘柯婷周淑宇蔡必扬曹琴琴杨昉蔡晋王兆露刘新峰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压力感受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新靶点
高血压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中有20-30%的患者对降压药物治疗不敏感,称为难治性高血压。鉴于血压升高与交感紧张度增强和压力反射调节异常有关,因此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成为目前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新靶点。颈动脉窦压力反射...
张君周淑宇曹琴琴徐格林
高血压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首要的可控危险因素,而很多高血压患者对治疗高血压的态度并不积极。文中探讨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卒中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53例首发48 h内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将卒中分为轻型(NIHSS≤3)和重型(NIHSS〉3)2组。同时根据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包括规律治疗组、不规律治疗组、不治疗组及高血压不知情组。Spearman相关分析法用来分析既往高血压的治疗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之间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用来分析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患者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呈正相关(r=0.146,P=0.000 2);既往高血压不规律治疗(OR=2.21,95%CI:1.39-3.52,P=0.001)、不治疗(OR=2.18,95%CI:1.41-3.36,P=0.000 4)及不知情(OR=1.80,95%CI:1.12-2.88,P=0.015)的患者相比于高血压规律治疗的患者更倾向于患重型缺血性卒中。结论既往高血压治疗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曹琴琴张君肖露露刘柯婷田玲石瑞峰徐格林
关键词: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
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组织激肽释放酶对于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尚未研究证实。观察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为糖尿病大鼠。采用栓线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和组织激肽释放酶组。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和脑水肿程度。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aptor molecule-1,Iba1)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染色阳性细胞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缺血半暗带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表达。结果组织激肽释放酶组较等渗盐水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轻(P<0.01),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缩小[(23.57±5.79)%vs(47.97±1.19)%,P<0.01],脑水肿程度显著降低[(81.73±2.10)vs(84.94±2.34)%,P<0.05],Iba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12.33±4.46)个/HP vs(31.83±8.13)个/HP,P<0.01],MPO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13.83±4.49)个/HP vs(37.50±7.64)个/HP,P<0.01],ICAM-1及VCAM-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组织激肽释放酶通过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石瑞峰刘玲胡斌陈昕曹琴琴赵玲玲张仁良
关键词:组织激肽释放酶脑缺血再灌注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偏头痛患者脑白质高信号的危险因素分析
背景:长期以来,偏头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脑功能障碍,然而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偏头痛患者颅脑结构性异常的检出率增高.目的:分析合并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偏头痛患...
张君曹琴琴叶瑞东徐格林
阿司匹林抵抗与缺血性卒中被引量:4
2016年
卒中已成为中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作为缺血性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石,阿司匹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和复发。然而,部分患者在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后仍然发生血管事件,或血小板聚集率较高,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或“阿司匹林低反应性”。文章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情况、检测方法和处理措施进行了综述。
刘柯婷周淑宇曹琴琴蔡洹刘新峰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阿司匹林抗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