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维民
- 作品数:49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
- 2018年
- 2008年6月18日是—个难忘的日子,“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启动了。作为72名团队成员之一的我,从此踏上了一条追寻教育理想之路。作为—名农村教师,我特别庆幸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这样宝贵的经历。工作站的十年是我专业成长的黄金期——在这里有吴老师全方位的引领,有各位专家悉心的教导,有同伴真诚的互助;在这里我享受着高质量的教师研修活动,享受着专业挑战的快乐;在这里我品尝着服务、指导、成就他人的幸福。
- 武维民
-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育理想农村教师职业生涯
- “估一估”教学实录与评析
- 2016年
- 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估一估"。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出示装有300颗平安星的瓶子A)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瓶子里大约有多少颗平安星。生:20颗。生:50颗。生:100颗。……师:同样是一个瓶子里的平安星,为什么大家估计的数量差别这么大呢?(出示瓶子B)这个瓶子里装有100颗平安星,那么请大家再猜猜这个瓶子(瓶子A)里大约有多少颗平安星。
- 武维民王佩霞
-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验教学实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小兔
- 理解小数的真意义,让儿童思维更深刻——观吴正宪老师“小数的意义”一课有感被引量:1
- 2017年
- 听完吴正宪老师教学的“小数的意义”一课后。至今回味起来仍觉意犹未尽。课堂中,师生发自内心的笑声.面对问题挑战时学生安静地沉思.挑战成功后他们涨红的小脸……这才是数学的魅力,这才是儿童喜欢的数学课堂。如何从记忆形式化的定义走向研究概念本质的内涵,这节课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 张秋爽武维民
- 关键词:儿童思维小数老师数学课堂课后
- 让课程建设在推进学校变革中落地
- 2017年
-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课程方案、课程体系、课程群……成为学校变革的标志。然而,课程建设又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学校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它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统筹地把握和设计。如何让课程在学校变革中落到实处呢?现将自己的一点思考与大家交流。
- 武维民
- 关键词:课程建设
- 让学生的错误成为课堂教学资源被引量:1
- 2008年
- 案例片断
师:请你们想办法先算一算24×3等于多少,行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学生计算后,教师引导交流)
- 武维民张健红
- 关键词: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引导同学
- 基于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策略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1.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但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2.落实数学课程目标的需要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 武维民吴桂菊
- 关键词:情境创设生生互动教学策略提问策略思维特点课程标准
- 链接经验,促进意义理解——吴正宪老师“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赏析
- 2022年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百分数知识由“数与代数”领域调整到“统计与概率”领域。这样的调整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百分数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如何帮助儿童理解大数据时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与应用价值,了解百分数可以对数据的分布进行刻画呢?特别是教师如何站在儿童的视角,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儿童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统计经验深入探索百分数的统计意义,逐步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吴正宪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感受她带给我们的启示。
- 武维民
- 关键词:数据意识大数据时代教学赏析
- 在深度理解中促进学生学习的融会贯通——以加法为核心构建加、减、乘、除运算的整体结构被引量:1
- 2021年
- "加、减、乘、除运算的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数的运算"的复习和整理,是对"数的运算"主题学习的整体梳理和建构。通过复习引导学生理解加、减、乘、除运算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运算的算理和算法,认识运算方法的共性与差异,理解"计数单位"在加、减、乘、除运算中的统领作用,建立数与运算的整体结构.
- 武维民米学峰
- 关键词:主题学习计数单位融会贯通
- 好课堂,儿童充满期待
- 2022年
- 教师与儿童每天在学校的主要生活场所是课堂,孩子们天天在课堂里学习,他们期望遇见好老师,遇到好课堂……好课堂--触及儿童的心灵。儿童的成长需要心灵的呵护,需要情感的慰藉。有情感滋润的课堂是甜的,缺失了情感的课堂是苦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除了要习得知识,提高能力,更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好课堂应关注儿童的心理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和自信,使之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全身心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好课堂有兴奋、有感动、有顿悟、有惊喜……。
- 吴正宪武维民
- 关键词:关注儿童心理活动
- 以高质量教研“工作站”培育一批批好教师
- 2025年
- 面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通过明确研修理念、激活研修机制、优化研修方式、创建研修课程,探索出一条促进教师高质量研修之路,引领一线教师在高质量研修中不断感悟好教育的模样、好课堂的模样、好教研的模样。
- 吴正宪武维民
- 关键词:课例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