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成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黄疸
  • 1篇血气
  • 1篇血气分析
  • 1篇压力控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治疗新生儿
  • 1篇综合征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先天性甲状腺...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窘迫综合征
  • 1篇呼吸窘迫
  • 1篇呼吸窘迫综合...

机构

  • 3篇绵阳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王成
  • 2篇李艳秋
  • 1篇李建军
  • 1篇王丹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对新生儿以妈咪爱治疗黄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50例黄疸新生儿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度和治疗组两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服使用妈咪爱,然后对黄疸新生儿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进行观察,以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黄疸新生儿患者其胆红素每天的平均下降值为(61.22±28.63)umol/L,P<0.01.治疗天数上,治疗组的平均治疗天数为(4.1±2.4)d,而对照组的平均治疗天数则为(7.1±3.2)d,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黄疸新生儿患者使用妈咪爱治疗,不仅会寻思降低其血清中的胆红素浓度,还能够有效地缩短治疗的时间。
李艳秋李建军王成段玉松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PCV+SIMV模式与VTPC+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分析比较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PCV+SIMV)模式与容量目标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VTPC+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6例NRDS患儿临床资料,其中45例经VTPC+SIMV模式通气(VTPC组),41例经PCV+SIMV模式通气(PCV组)。记录两组肺表面活性剂(PS)使用情况及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及通气6 h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机械通气6、24 h呼吸力学指标[肺动态顺应性(Crs)、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呼吸指数(RI)]差异;并分析机械通气6 h后血气分析指标与呼吸力学指标的相关性;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VTPC组PS使用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PCV组(均P<0.05)。机械通气6 h后,两组PaO_(2)均较通气前升高(P<0.05),且VTPC组高于PCV组(P<0.05);PaCO_(2)则较通气前降低(P<0.05),且VTPC组低于PCV组(P<0.05)。机械通气24 h后,两组Crs均较机械通气6 h后升高(P<0.05),PA-aO_(2)、RI则较机械通气6 h后降低(P<0.05);且机械通气6、24 h后,VTPC组Crs高于PCV组(P<0.05),PA-aO_(2)、RI低于PCV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机械通气6 h后PaO_(2)与Crs呈正相关(P<0.05),与PA-aO_(2)、RI呈负相关(P<0.05);PaCO_(2)与Crs呈负相关(P<0.05),与PA-aO_(2)、RI呈正相关(P<0.05)。VTP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CV组(P<0.05)。结论在NRDS治疗中,与PCV+SIMV模式相比,VTPC+SIMV模式具有更高的疗效及安全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肺保护性通气模式。
王成段玉松叶盎然李雪莲刘怡汐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压力控制血气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分娩的5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家族病史、母亲高龄、出生体重非正常(低体重)、农村户籍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病史、母亲高龄、出生体重(低体重)、农村户籍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家族病史、母亲高龄、低体重儿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可通过加强健康宣讲、孕前、孕期筛查等干预措施,以进一步控制该病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
李艳秋王丹王成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