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筱玲

作品数:41 被引量:254H指数:8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病理
  • 12篇免疫
  • 11篇临床病理
  • 10篇细胞
  • 8篇免疫组化
  • 6篇肿瘤
  • 5篇病理学
  • 4篇阻塞性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临床病理观察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肺肿瘤
  • 4篇病理分析
  • 4篇病理观察
  • 3篇深吸气
  • 3篇深吸气量
  • 3篇通气
  • 3篇吸气
  • 3篇细胞癌

机构

  • 2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沧州市中心医...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邮电总医...

作者

  • 38篇康筱玲
  • 21篇孟宇宏
  • 19篇宁浩勇
  • 18篇虞积耀
  • 15篇路平
  • 10篇洪柳
  • 9篇刘肖
  • 8篇胡明
  • 6篇王嘉羚
  • 6篇周丽荣
  • 6篇李桂馨
  • 5篇孙宝华
  • 5篇吕静
  • 4篇邸庆国
  • 4篇段玮
  • 4篇王晓晟
  • 4篇吴惠
  • 4篇姚林
  • 3篇郑集义
  • 3篇陈玉静

传媒

  • 8篇诊断病理学杂...
  • 6篇临床肺科杂志
  • 4篇海军总医院学...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AR-1对动员肺巨细胞癌PLA801D/PLA801C细胞内Ca^2+的作用
2010年
目的通过研究PAR-1对肺巨细胞癌细胞高、低转移细胞株PLA801D和PLA801C[Ca^2+]i的影响,探讨PAR-1参与调节肺癌细胞转移相关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LA801D和PLA801C细胞[Ca^2+]i;将反义和正义PAR-1分别转染至PLA801D(D-)和PLA801C(C+)中;用thrombin和TRAP激活PAR-1,观察PAR-1对D-和C+的[Ca^2+]i影响。结果PLA801D(荧光强度59.55,下同)和PLA801C(35.46)细胞之间的平均[Ca^2+]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的[Ca^2+]i(45.77)明显高于其对照组CV(35.46,P〈0.05),D-的[Ca^2+]i(48.42)明显低于对照组DV(59.55,P〈0.05)。C+和CV的[Ca^2+]i分别在加入thrombin 80s和100s后荧光强度分别达峰值48.19±9.84和45.64±9.87(P〈0.05);二者均在加入TRAP60s后达峰值,分别为111.31±25.00和52.93±11.21(P〈0.05)。D-和DV的[Ca^2+]i在加入thrombin 60s后达峰值,分别为40.71±5.89和61.07±21.36(P〈0.05),二者均在加入TRAP40s后达峰值,分别为84.98±11.23和102.58±21.48(P〈0.05)。结论PLA801D和PLA801C的转移潜能可能与其细胞的[Ca^2+]i有关。激活PAR-1能够上调PLA801D和PLA801C的细胞内Ca^2+信号。PAR-1促进肺巨细胞癌转移的机制与上调细胞内Ca^2+有关。
孟宇宏张金强宁浩勇路平洪柳刘肖康筱玲虞积耀陆应麟
关键词:肺肿瘤巨细胞PAR-1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愈合过程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及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创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实验组创后置海水中浸泡30min。观察2组创面的愈合生长状况。观察伤口局部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愈合过程中伤口修复细胞增殖指数及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2.0±1.0)d,而实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3±0.8)d;两组在肉芽组织形成时间上以及修复细胞增殖能力上存在差异。结论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可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迟,加重创伤局部的炎症反应、延缓肉芽组织形成时间。
宁浩勇孟宇宏王大鹏刘肖康筱玲虞积耀
关键词:海水浸泡创伤愈合病理学免疫组化
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2010年
王伟陈玉静李桂馨黄如玉康筱玲
关键词: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护理不当重危患者医护人员
全氟辛酸对HK-2细胞的毒性及对α-酮戊二酸盐受体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对HK-2细胞的毒性,及其对α-酮戊二酸盐受体1(oxoglutarate receptor 1,OXG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1、1、10、100、1 000μmol/L)PFOA对HK-2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检测0、100、300μmol/L PFOA对HK-2细胞中OXGR1、琥珀酸盐受体1(succinate receptor 1,SUCNR1)、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当PFOA为300或0μmol/L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10、100、1 000、10 000μmol/L)OXGR1配基α-酮戊二酸钠(α-ketoglutarate sodium,AKG)对HK-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300μmol/L PFOA和100μmol/L AKG共同作用HK-2细胞48 h后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培养24 h条件下,PFOA达1 000μmol/L时可表现出毒性作用(P<0.01)。在培养48或72 h条件下,PFOA≥100μmol/L时表现出毒性作用(P<0.01)。RT-PCR结果显示,PFOA可上调HK-2细胞中OXGR1 mRNA表达(P<0.01),但对SUCNR1及HIF-1α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KG与PFOA可协同作用抑制HK-2细胞增殖(P<0.01)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结论:PFOA对HK-2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可上调细胞OXGR1 mRNA表达;PFOA可诱发HK-2细胞凋亡;AKG可与PFOA产生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可能与OXGR1有关。
胡明韩春光曹冬虞积耀王恺康筱玲刘永学
关键词:全氟辛酸Α-酮戊二酸HK-2细胞
伴组织细胞样分化的心黏液瘤病理学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伴有组织细胞样分化的心黏液瘤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伴有组织细胞样分化的心黏液瘤,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6岁。活动后呼吸困难伴心悸。超声发现右心房肿块。镜下肿瘤组织呈短条索状或实性巢样排列,大部分区域缺乏黏液样基质。肿瘤细胞呈组织细胞样,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空泡状,有明显小核仁,缺乏核分裂。免疫组化:瘤细胞vimentin和calretinin(+),SMA、actin(sarcomeric)和S-100灶状(+),desmin、myoglobin、HMB45、melan-A、CDla、CD21、CD23、CD35、F、CD68、CD117、CK(AE1/AE3)、CK5/6、EMA、mesothelial和WT-1(-)。结论伴有组织细胞样分化的心黏液瘤为一种特殊类型,与经典型心黏液瘤相比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需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相鉴别。
路平孟宇宏虞积耀宁浩勇洪柳康筱玲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表型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愈合过程延迟的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伤口中的多项蛋白指标变化,分析海水浸泡后对伤口愈合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创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实验组创后置海水中浸泡30 min。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愈合过程中多种参与细胞增殖的指标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方法发现实验组在早期的伤口组织内凝血酶受体及核因子-κB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低,创后3~7 d的阳性肌纤维母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发现实验组伤口组织早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myc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低。结论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与创伤愈合密切相关的蛋白早期表达量较低,可能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机制。
宁浩勇孟宇宏刘肖康筱玲虞积耀王大鹏
关键词:海水浸泡创伤愈合免疫组化蛋白印迹
肺癌与血栓栓塞性疾病关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方法对近5年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16例为腺癌。9例(52.94%)血栓栓塞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前,8例(47.06%)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后,其中13例(76.67%)肺癌确诊时间分布于栓塞前后120天。单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7例,单纯肺血栓栓塞(PTE)4例,DVT合并PTE 6例。10例合并PTE患者中8例(80%)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9例(90%)表现为双肺多发栓塞,大多有低氧血症、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心电图仅1例有典型SⅠQⅢTⅢ表现。8例在栓塞前有化疗史。结论病人出现不能解释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应考虑有肿瘤的可能,腺癌患者易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化疗是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
邸庆国李桂馨孙宝华康筱玲吴坎金周丽荣
关键词:肺癌血栓栓塞
腹腔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EIM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总结1例腹膜后EIMT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47岁.左上腹疼痛半年,疼痛加重伴腹胀1个月.CT示左上腹腔占位.术中见肿瘤位于腹膜后降结肠脾曲肠系膜内,与脾、胰尾、膈肌关系密切.大体见肿瘤呈结节状,位于肠系膜内,侵及肠壁并与周围脂肪、脾、胰及横纹肌组织粘连.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或结节状,间质明显黏液样变性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瘤细胞圆形、多角或梭形,胞质丰富,呈上皮样,染色质空泡状,核仁大而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desmin、ALK和AAT弥漫强(+),部分瘤细胞EMA、CD30、WT-1、D2-40、CD99和p53(+),Ki-67阳性指数10% - 20%.荧光原位杂交示有ALK基因重排.患者术后2个月肿瘤局部复发,出现肝、肺多发转移,于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 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是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罕见的恶性上皮样亚型;诊断依据部位、典型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点,特别是核膜和核周ALK(+).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术后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为辅助治疗.此类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
吴惠孟宇宏宁浩勇路平洪柳康筱玲段敏刚冉志远
关键词:腹腔ALK
直肠淋巴瘤与腺癌形成的碰撞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介绍直肠碰撞瘤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直肠淋巴瘤与腺癌碰撞瘤,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89岁。主要表现为低位性肠梗阻。在结直肠切除标本中,同一肿瘤内可见中分化管状腺癌和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呈浸润性生长,两种成分界限清楚,彼此靠近,互相融合,形成碰撞瘤。腺癌表达上皮性标记物,而淋巴瘤表达B细胞抗体,PAX-5两者均呈(+)。结论肠道碰撞瘤十分罕见。直肠淋巴瘤与腺癌的碰撞瘤,代表了两种独立成分彼此碰撞。临床需要提高认识,识别这类罕见肿瘤,并根据不同成分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路平康筱玲虞积耀洪柳宁浩勇孟宇宏
关键词:碰撞瘤直肠腺癌淋巴瘤
313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收集我院(2005~2014 年)313例经脑立体定向活检诊断为PCNSL 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特点.方法:复习病例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全部病例的临床(包括性别、...
吴惠孟宇宏宁浩勇洪柳周阳张冰康筱玲段敏刚武丽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