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庆磊

作品数:64 被引量:315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肝炎
  • 27篇慢性
  • 26篇病毒
  • 19篇乙型
  • 19篇乙型肝炎
  • 15篇细胞
  • 11篇肝炎病毒
  • 10篇乙肝
  • 10篇乙型肝炎病毒
  • 10篇抗病毒
  • 9篇肝癌
  • 9篇丙型
  • 8篇肝病
  • 8篇肝细胞
  • 8篇丙型肝炎
  • 7篇细胞癌
  • 7篇慢性乙型
  • 7篇母婴
  • 7篇母婴传播
  • 7篇肝细胞癌

机构

  • 4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7篇延安大学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河南省人民医...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解放军第三○...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4篇曾庆磊
  • 20篇余祖江
  • 16篇徐光华
  • 8篇李春霞
  • 8篇潘亚杰
  • 6篇纪泛扑
  • 6篇吕君
  • 6篇李志勤
  • 6篇付艳玲
  • 5篇付素伟
  • 5篇李华
  • 5篇刘艳民
  • 5篇吕君
  • 4篇王福生
  • 4篇古巧燕
  • 4篇屈军校
  • 4篇胡春玲
  • 4篇张佳佳
  • 4篇刘锦锋
  • 3篇闫婧雅

传媒

  • 8篇肝脏
  • 6篇临床肝胆病杂...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传染病信息
  • 3篇西部医学
  • 3篇延安大学学报...
  • 3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肝博士
  • 2篇医学信息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8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EB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影响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合理情绪疗法(REBT)干预后自我效能、心理健康水平、自我管理行为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10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掷币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及REBT组,常规护理组患者51例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REBT组患者52例增加REBT疗法联合干预,在干预前后用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CL-90)、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评估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肝功能变化及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结果REBT组SCL-90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CDSES、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REBT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行为,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肝功能恢复。
陈晓旦曾庆磊张毓珍李志琴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乙型肝炎肝硬化心理健康自我效能
慢性丙肝持续病毒学应答后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 C)抗病毒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后发生肝癌(SVR后HCC)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模型.方法...
曾庆磊付艳玲吕君刘艳民潘亚杰余祖江
关键词:队列研究慢性丙型肝炎肝细胞癌持续病毒学应答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
2024年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订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以下简称2019版《指南》)对国内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流程的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临床实践指南和共识需要随新研究证据的出现,及时更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多学科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对2019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为临床医师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赵英仁李兰娟张文宏刘锦锋曾庆磊纪泛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误判
目的 临床上多在不进行肝穿活检的情况下区分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是否存在误判尚未可知.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经肝穿活检确定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HBV感染者3...
曾庆磊李春霞徐光华余祖江
关键词:免疫清除肝活检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被引量:8
2024年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简称2019版《指南》)对国内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流程的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临床实践指南和共识需要随新研究证据的出现,及时更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多学科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对2019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为临床医师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赵英仁李兰娟张文宏刘锦锋曾庆磊纪泛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老年Loeffler心内膜炎患者1例
2025年
Loeffler心内膜炎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造成心内膜及心肌进行性纤维化的一种罕见疾病,早期多无典型临床表现,病死率高。本文报道1例因消化道症状就医的老年Loeffler心内膜炎患者,总结其诊疗经验及复习相关文献报道,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监测病情变化,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华静潘亚杰曾庆磊武利萍
关键词:心内膜炎嗜酸粒细胞增多纤维化
280株细菌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病科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细菌感染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感染病科送检标本中阳性菌株的构成、不同标本的分布及所有的药敏结果;样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液;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分别采用 VITEK 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结果本研究时间段内共分离出280株病原菌。在检出病原菌的样本方面,前三位依次是血液(32.9%,92株)、痰液(26.8%,75株)和尿液(11.4%,32株)。在检出的菌种方面,革兰阴性杆菌占48.9%,革兰阳性球菌占22.1%,真菌占28.9%;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20.4%,肺炎克雷伯菌占6.4%,鲍曼不动杆菌占2.9%,布氏杆菌占12.9%;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6.4%,屎肠球菌占4.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9%,链球菌属占3.6%;真菌中,白色念株菌占12.9%,克柔念珠菌占2.1%,曲霉菌占4.6%。药敏实验方面,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6%和12.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5.6%;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差,尤其是肠球菌属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94.0%;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结论感染科阳性菌主要经血液培养获得;革兰阴性杆菌是就诊患者的主要病原菌;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谱窄,耐药性严重;真菌的药物敏感性较好。
顾心雨张佳佳胡春玲吕君闫婧雅李华曾庆磊李志勤余祖江
关键词:感染病科病原菌耐药分析
对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的新认识被引量:2
2011年
cccDNA(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是乙肝病毒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合成模板,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与外周血HBV(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与肝细胞炎症相关,检测HBVcccDNA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患者病情进展,确定治疗终点,对抗病毒药物疗效的判断。现今在美国已有7种药物被允许用于成人慢性乙肝的治疗,但均不能有效抑制HBV,目前以cccDNA为靶点的抗病毒药是我们的迫切需求。
李春霞曾庆磊徐光华
关键词:CCCDNA抗病毒药
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TBIL、WBC、HGB、PT、PTA、INR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TBIL、WBC、HGB、PT、PTA、INR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HBV-ACLF患者,均给予基础内科治疗,根据4周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分析TBIL、WBC、HGB、PT、PTA、INR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恶化组在入院4周内TBIL逐渐升高,存活组在第1周升高至峰值后逐渐下降,死亡组TBIL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4周内两组WBC均逐渐下降,除第3周外,死亡组WBC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4周内两组HGB均逐渐下降,且两组间HG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内死亡组的PT和INR均逐渐上升,存活组均逐渐下降,第1~4周死亡组PT和INR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4周内死亡组PTA逐渐下降,存活组逐渐上升,第1~4周死亡组PTA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通过观察HBV-ACLF患者TBIL、WBC、PT、PTA、INR早期的动态变化趋势可初步反映其预后情况,为临床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参考。
尹朋博曾庆磊李晶晶杨康丽何玉婷余祖江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生化学指标
延安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延安地区不同HBV基因型临床特征及其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用PCR鉴定延安地区1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并对患者应用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12个月,随访12个月,对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延安地区HBV基因型以B、C基因型为最常见;B基因型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C基因型,且B+C基因型HBeAg阳性率也明显低于C基因型;B基因型与B+C基因型、B基因型与D基因型、C基因型与D基因型、D基因型与B+C基因型的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基因型对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持续应答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而无应答率低于C基因型;B+C基因型的干扰素应答率低于B、C基因型。结论延安地区B、B+C基因型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C基因型;B基因型对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高于C基因型,B+C基因型的干扰素应答率低于B、C基因。
古巧燕曾庆磊徐光华任迎全
关键词:基因型干扰素A-2B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