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蕊 作品数:13 被引量:6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不同干预方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不同干预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山东省肥城矿业中心医院治疗的AMI合并MVD患者149例,均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73)和B组(n=76)。A组给予预防性PCI处理non-IRA,B组仅出现缺血证据后再予PCI处理non-IRA,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随访期间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扩血管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A组再次血运重建率为2.74%,明显低于B组的21.05%(P<0.05);A组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总发生率为26.03%,明显低于B组的47.37%(P<0.05),其中A组复发性心绞痛发生率为21.92%,明显低于B组的39.47%(P<0.05);A组平均无MACE事件生存时间为53.95个月,明显长于B组的44.14个月(P<0.05)。结论:对于AMI合并MVD患者,给予预防性PCI处理non-IRA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MACE的发生。 解静 牛美芝 张蕊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血管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七步法运动康复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1 2020年 目的探讨七步法运动康复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对冠心病(CHD)患者功能性体适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CHD患者11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n=58)、对照组(n=58)。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七步法运动康复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对比两组干预满意度、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功能性体适能指标、心功能[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水平、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有氧耐力、肢体柔韧性、下肢肌力、上肢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CI、SV、日常行为、生理、日常活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94.83%(55/58)较对照组79.31%(46/58)高(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5.17%(3/58)低于对照组10.34%(6/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步法运动康复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能有效改善CHD患者功能性体适能、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干预满意度,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张蕊 张青云 金鑫 孙丹丹 苏兴关键词:运动疗法 抗阻训练 康复 个体化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及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及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教职工高血压患者40例,按照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20例。对照组开展健康教育,运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运动疗法。比较两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脂[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结果运动组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HDL-C水平、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运动可改善血压状态、血脂指标,缓解其心理压力,值得临床研究。 刘冰 王铁成 张蕊 王登芹关键词:高血压 运动疗法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客观定量评估的个体化运动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的个体化运动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压、血压变异性、脂代谢和脉搏波波形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济宁医学院教职工中的40例高血压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48.5±4.6)岁,年龄范围为40~58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CPET组,每组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CPET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CPET客观定量评估的个体化运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静息血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和桡动脉脉搏波切迹幅度。结果 CPET组干预后收缩压[(126.8±8.2)mmHg(1 mmHg=0.133 kPa)]和舒张压[(75.3±6.1)mmHg]水平均低于常规组[(132.1±6.2)mmHg、(79.7±6.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组患者干预后LDL-C[(2.2±0.5)mmol/L]、总胆固醇[(4.8±0.6)mmol/L]、甘油三酯[(1.2±0.4)mmol/L]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3.4±0.4)mmol/L、(5.3±0.7)mmol/L、(1.8±0.3)mmol/L],HDL-C[(1.5±0.2)mmol/L]高于常规组[(1.1±0.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组干预后24 hSSD[(10.3±4.3)mmHg]、dSSD[(11.6±3.8)mmHg]、nSSD[(9.5±4.1)mmHg]、24 hDSD[(9.7±2.8)mmHg]、dDSD[(11.2±3.3)mmHg]、nDSD[(8.2±2.8)mmHg]水平低于常规组[(13.4±5.4)mmHg、(14.3±4.8)mmHg、(12.1±3.4)mmHg、(12.4±3.4)mmHg、(13.0±4.2)mmHg、(10.1±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组干预后脉搏波切迹幅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PET客观定量评估的个体化运动用于高血压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降低血压变异性,改善脂代谢,增加脉搏波切迹幅度,改善血管弹性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刘冰 王铁成 张蕊 王登芹关键词:高血压 心肺运动试验 血压变异性 脉搏波 联合用药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共100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单独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7/50)明显高于参照组64%(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0,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展,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安全,临床效果明显。 齐登斌 张蕊关键词:脑卒中 癫痫 丙戊酸钠 肺部超声对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的动态评估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LUS)对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TTN)的动态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产科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胎龄大于34周、疑似TTN患儿34例作为研究对象,于生后6 h内,生后12、24、48 h进行肺部超声(LUS)检查,同时收集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吸入氧气分数(FIO_(2)),计算氧合指数(PaO_(2)/FIO_(2)),观察不同时间点LUS影像学表现及其评分,并将LUS评分与氧合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4例患儿生后6 h内LUS检查表现为弥漫白肺5例(14.7%),肺泡间质综合征29例(85.3%)。生后12 h LUS检查表现为弥漫白肺4例(11.8%),肺泡间质综合征25例(73.5%),与生后6 h内LUS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24、48 h LUS检查表现为弥漫白肺、肺泡间质综合征患儿均明显减少,与生后6 h内LUS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生后6 h内,生后12、24、48 h LUS评分分别为(18.1±2.9)、(15.3±3.6)、(11.4±3.6)、(9.7±3.6)分,各时间点LU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6 h内,生后12、24、48 h LUS评分与氧合指数均呈明显负相关(r=-0.618、-0.693、-0.644、-0.563,P<0.05)。结论LUS检查可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帮助临床医师对TTN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估,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游芳 张蕊 强光峰 任雪云关键词:氧合指数 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NAGL、sfrp5、ACE水平变化及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变化及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肥城矿业中心医院确诊的单纯T2DM病人80例(T2DM组)、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80例(合并组),另选取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NAGL、sfrp5、ACE水平、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3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合并组血清NAGL、ACE、FPG、HbA1c、SBP、DBP均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P<0.05),合并组血清sfrp5低于对照组和T2DM组(P<0.05);T2DM组血清NAGL、ACE、FPG、HbA1c均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血清sfrp5均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LVMI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P<0.05),合并组LVEF、E/A低于对照组和T2DM组(P<0.05);T2DM组与对照组LVMI、LVEF、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血清NAGL、ACE与LVEF、E/A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NAGL、ACE与LVMI呈正相关(P<0.05);sfrp5与LVEF、E/A呈正相关(P<0.05),sfrp5与LVMI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NAGL、ACE水平升高、sfrp5水平降低,且与病人发生左心室重构有关。 解静 牛美芝 张蕊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左心室重构 超早产儿早期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2024年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早期(生后7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胎龄22+0~27周+6的244例超早产儿,根据生后存活是否≥7 d分为早期存活组(n=140)和早期死亡组(n=84)。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超早产儿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拟合优度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和临床实用性。结果LASSO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臀位分娩(OR=3.055,95%CI:1.125~8.296)、产房内气管插管(OR=4.320,95%CI:1.328~14.053)、产房内应用肾上腺素(OR=10.706,95%CI:1.454~78.816)、生后6 h内诊断Ⅲ~Ⅳ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OR=11.552,95%CI:3.056~43.677)是超早产儿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出生胎龄大(OR=0.234,95%CI:0.125~0.436)、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OR=0.046,95%CI:0.014~0.145)和生后6 h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OR=0.021,95%CI:0.004~0.122)是超早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基于上述7个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拟合良好(P=0.702),预测超早产儿早期死亡的AUC为0.963(95%CI:0.943~0.983),灵敏度为0.904(95%CI:0.806~0.949),特异度为0.892(95%CI:0.829~0.938),准确性为0.880。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2%将产生总体净获益。结论臀位分娩、产房内气管插管、产房内应用肾上腺素、生后6 h内诊断Ⅲ~Ⅳ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超早产儿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生胎龄大、孕母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及生后6 h内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为超早产儿早期死亡的保护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定量、简便、直观地评估超早产儿早期死亡的风险。 许静 张蕊 王化彬 杨茹 李成帅 韩晶晶 孔晓慧 任雪云关键词:列线图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血浆TC、CRP、VEGF变化与假腔血栓化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后血浆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与假腔血栓化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均行腔内修复术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CT血管造影检查假腔消失情况分为完全消失组(n=43)、未完全消失组(n=5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3个月血浆TC、CRP、VEGF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1、3个月假腔血栓化程度,应用Spearman法分析各指标与术后假腔血栓化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EVAR术后假腔消失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预测假腔完全消失的价值。结果完全消失组术后1、3个月的血浆TC、CRP、VEGF水平均低于未完全消失组(均P<0.05);完全消失组术后1、3个月的假腔血栓化程度与未完全消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EVAR术后1、3个月的血浆TC、CRP、VEGF水平与假腔血栓化程度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3个月血浆TC、CRP、VEGF水平均与假腔消失相关(均P<0.05);随着时间推移,各指标预测假腔完全消失的AUC逐渐增大,至术后3个月,TC、CRP、VEGF及联合预测假腔完全消失的AUC分别为0.706、0.899、0.781、0.943(均P<0.05)。结论TEVAR术后血浆TC、CRP、VEGF水平变化与主动脉夹层患者假腔血栓化程度和假腔消失情况有关,三者联合检查可有效预测假腔完全消失。 马冬纹 张蕊 蔡国强 赵永亮关键词: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C反应蛋白质 康妇消炎栓在痔术后的应用 2018年 为观察康妇消炎栓在痔术后的应用效果,将2017年6~9月行痔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118例和对照组110例。研究组术后第2~7天每天纳入康妇消炎栓1枚,对照组不使用康妇消炎栓。其余手术和药物治疗方式2组一致。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6天分别记录2组肛门下坠感和疼痛评分,并记录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肛门下坠感和疼痛评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6天肛门下坠感较对照组减轻,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疼痛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康妇消炎栓可以减轻痔术后肛门下坠感和肛门疼痛,在痔术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尹万斌 孔令玉 韩亚辉 高树波 徐香军 黄丹 王帅 张静锋 范明峰 裴文举 张蕊关键词:手术 康妇消炎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