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培婵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媒介
  • 2篇媒体
  • 1篇电视
  • 1篇电视消费
  • 1篇电视综艺
  • 1篇电视综艺节目
  • 1篇新媒体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真人
  • 1篇真人秀
  • 1篇真人秀节目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交往
  • 1篇失范
  • 1篇数字文化
  • 1篇双重维度
  • 1篇资本
  • 1篇资源共享
  • 1篇综艺节目
  • 1篇网络广告

机构

  • 5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5篇陈培婵
  • 1篇王娟

传媒

  • 1篇新闻大学
  • 1篇中国广播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东南传播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媒介生态环境下的公关伦理拷问
2017年
如何平衡公关与新闻之间的职业共生关系,一直是公关伦理面临的重大难题。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公关实践也出现了新的伦理陷阱。本文旨在揭示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公关伦理的新困境,探究其形成背后的逻辑,探索改变现状的方法。
陈培婵王娟
关键词:媒体伦理新媒体非正式关系
电视消费文化的重构——基于2013—2015年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特点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综艺节目已经成为各大省级卫视提升品牌的必争之地,是收视率与广告招商最激烈的竞争领域,也是电视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最快的领域,其市场感知最为敏锐。正因如此,综艺节目内容与广告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双重维度上的创新意识也更加强烈。与之相伴,"观众收看"与"用户消费"的体验正在合二为一,电视消费文化得以重构。
陈培婵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电视消费双重维度真人秀节目网络广告市场媒体化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技术支撑的新思路与框架被引量:2
2018年
在全国统一的公共数字文化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中,由于地域差异、城乡差异、文化差异等原因,尚未形成完善的技术支撑模式。本文从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这一基本思路出发,提出了构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基本思路和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技术支撑的基本框架,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技术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陈培婵赵康帅
关键词:资源共享数字文化
媒介、资本与权力——从BAT对智慧城市的布局看媒介元资本的影响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媒介,还囊括了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空间的所有界面,它们共同组成了广域媒介。媒介的影响力已经延伸到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重塑了社会空间。本文试图以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
陈培婵
关键词:移动互联场域
文献传递
寻找失落的交往空间——城市形态对交往形式的建构被引量:7
2015年
由街道、广场等建筑形态构建的城市空间,曾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共交往空间,社会意义在这里形成,可交流的社会因此而生。然而,20世纪,在功能主义主导的城市规划之下,实用主义有用技术的标准代替价值判断的取向,高速公路、摩天大厦成为城市的主流形态,孤立的建筑单体以及非人性和彼此疏远的城市空间导致社会的分离和交往的缺失。随着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城市生活日益现代化,人与人的交往向着虚拟的移动空间转向。移动空间让人类交往突破地域限制,极速拓展人的社会关系,利于更广泛的文化传播。不过,指尖的参与感始终无法取代人们对亲身接触的物理本能,于是,实体交往与虚拟交往的互补与互动就显得至关重要。
陈培婵
关键词:社会交往城市形态功能主义参与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