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理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免疫
  • 2篇上皮
  • 2篇上皮样
  • 2篇平滑肌
  • 2篇肿瘤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免疫组化
  • 2篇肠道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脂...
  • 1篇硬化性
  • 1篇硬化性上皮样...
  • 1篇增生
  • 1篇真皮
  • 1篇真皮层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周军
  • 2篇赵志华
  • 2篇张晶
  • 1篇沈勤
  • 1篇马捷
  • 1篇石群立
  • 1篇丁昌懋
  • 1篇李文才
  • 1篇赵娜
  • 1篇陈奎生
  • 1篇赵倩
  • 1篇印洪林
  • 1篇边爱平
  • 1篇张新华
  • 1篇田研
  • 1篇张雪燕
  • 1篇孙林德
  • 1篇闫会昌
  • 1篇齐静雯
  • 1篇马克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胃肠道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Burkitt淋巴瘤(BL)、特征介于DLBCL和BL之间不能分类型的淋巴瘤(DLBCL/BL)的组织学特点,及其临床病理参数、免疫组织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重点讨论c-myc抗体在胃肠道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特点,及预测其基因易位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54例胃肠道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进行观察分析并随访;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所有病例c—myc和部分病例的bcl-2的基因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mye、Tel-1及CD383种c-myc基因预测抗体的表达;统计分析各临床病理参数问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对基因易位预测指标c-myc进行准确性检验(ROC曲线)。结果54例胃肠道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包括49例DLBCL(免疫分型:生发中心B细胞型1I例,活化B细胞型38例)、4例DLBCL/BL、1例BL,中位年龄56岁,男女之比为1.6:1.0,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其中11例在97个月内死亡。组织学观察可见异型的大细胞弥漫浸润胃肠道壁全层,部分伴有核碎裂及星空现象(18/54)。瘤细胞CD20、CD79a均阳性,CIN3(4/54)、CD5(7/54)、bcl-2(26/54)、Tel-1(17/54)、CD38(15/54)部分阳性,CD3、CD30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40%一100%。FISH检测显示部分病例出现bcl一2(1/19)和c—myc(4/54)易位,后者免疫组织化学c—myc均阳性(阳性百分数为80%~100%)。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行为状态、乳酸脱氢酶、国际预后指数、远处转移、临床分期、c—myc阳性百分数90%以上、c-myc易位在内的8个因素与预后相关,CD5阳性的DLBCL预后不良,其中乳酸脱氢酶、远处转移、c—myc易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ROC曲线显示c—mye抗体阳性百分数预测c-myc基因易位的最佳阈值为75%。结论胃肠�
周军夏春沈勤印洪林张新华石群立周晓军马捷
关键词:胃肠肿瘤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MYC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EF)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SEF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分析并随访,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例SEF均为男性,中位年龄为44岁,分别位于右腰部、左足底及左股内侧。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压痛。镜下见上皮样细胞排列成巢状、条索状和腺泡状,胞质透明或嗜酸,细胞有轻-中度异型性;1例核分裂象易见(〉1个/10HPF),2例核分裂象少见(〈1个/10HPF)。局部区域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间质含有大量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瘤细胞vimentin、MUC4弥漫强(+),EMA(+),AE1/AE3、melan-A、TFE-3、HMB45、S-100、desmin、CD34、bcl-2、LCA、CD30、myogenin和MyoD1(-)。3例均获得随访,均在2年内复发或转移。结论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可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其诊断需与一些具有上皮样形态和硬化性间质的良、恶性肿瘤鉴别。
田研周军马克赵志华
关键词: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子宫平滑肌瘤肺转移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44岁,因发热1个月余于2014年2月12日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发热,最高体温37.8℃,伴畏寒、乏力、头晕,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给予抗生素治疗3d后体温降至正常。胸部CT检查示:两肺可见数十个类圆形结节,大小不等,最大者4.1 cm×3.3 cm,考虑转移性瘤;遂行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肿瘤细胞呈梭形,周围可见肺泡壁组织,见图1。免疫组化SP法检测显示,细胞角蛋白(CK)、
张雪燕边爱平赵倩周军丁昌懋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瘤肺转移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SP法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6年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和鉴别方法。方法:分析9例原发于肾脏的上皮样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及随访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发热,可有血尿、消瘦等伴随症状,均无结节性硬化性综合征及恶性黑素瘤的临床证据。光学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改变,细胞质透明,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小核仁,围绕血管排列,可伴有部分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9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HMB45、Melan A、SMA均为阳性;5例Desmin阳性,6例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3例S-100阳性,6例部分瘤细胞CD34阳性;CK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均为阴性;Ki-67阳性指数为1%~15%(平均8%);1例为会诊病例没有补做TFE-3,只有8例TFE-3的结果,且均为阴性。结论:上皮样AML以瘤细胞呈上皮样改变、围绕血管分布为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黑素细胞标志物最为灵敏。临床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病史,并依据病理学特征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综合判断以确诊。
张晶周军孙林德赵志华
关键词: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组织化学
包涵体纤维瘤病2例报道被引量:4
2016年
包涵体纤维瘤病(inclusion body fibromatosis,IBF)又称婴幼儿指(趾)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为指(趾)真皮层内的肌成纤维细胞的良性增生,具有明显复发倾向。该病由Reye于1965年首次报道,命名为婴儿指(趾)纤维瘤病。
齐静雯周军闫会昌赵娜张晶陈奎生
关键词:纤维瘤病包涵体肌成纤维细胞良性肿瘤良性增生真皮层
胃肠道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胃肠道是原发性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占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30%~40%;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几乎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我们回顾分析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2013年6年间296例胃肠道淋巴瘤病例.本组发生部位以...
李文才周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