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子月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蛋白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衰竭
  • 2篇慢性
  • 2篇肝病
  • 2篇肝衰
  • 2篇肝衰竭
  • 2篇肝炎病毒
  • 2篇肝硬化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期肝硬化
  • 1篇血氨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指标
  • 1篇乙肝

机构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丹东市中心医...
  • 1篇湖南中医药高...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石家庄市第五...

作者

  • 7篇赵彩彦
  • 7篇李子月
  • 2篇王亚东
  • 2篇申川
  • 1篇叶伟
  • 1篇呼圣娟
  • 1篇孟宪梅
  • 1篇王宁宁
  • 1篇党彤
  • 1篇刘莹
  • 1篇张泽坤
  • 1篇雷创
  • 1篇刘菲
  • 1篇向慧玲
  • 1篇吴卫华
  • 1篇张清格
  • 1篇王晓静
  • 1篇杨少奇
  • 1篇刘益军
  • 1篇王健

传媒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建立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后模型。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确诊为HBV相关ACLF的193例患者的相关资料,作为推导队列。另收集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住院并确诊为HBV相关ACLF的3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作为验证队列。观察所有患者入院后12周的生存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评价预后模型的诊断效能,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IF)-SOF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133,95%CI 1.033~4.405)、总胆红素(OR=3.371,95%CI 1.610~7.060)、血肌酐(OR=4.448,95%CI 1.697~11.661)、肝性脑病(OR=5.313,95%CI 2.463~11.461)、腹水(OR=2.959,95%CI 1.410~6.210)是判断HBV相关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新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1.726+0.757×年龄+1.215×总胆红素+1.0492×血肌酐+1.670×肝性脑病(有=1,无=0)+1.085×腹水(有=1,无=0)。Logistic回归模型判断HBV相关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 0.76~0.88),MELD为0.67(95%CI 0.60~0.75),CTP为0.73(95%CI 0.66~0.80),SOFA为0.77(95%CI 0.70~0.83),CLIF-SOFA为0.72(95%CI 0.65~0.80)。验证队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5%CI 0.65~0.97)。结论年龄、总胆红素、血肌酐、肝性脑病、腹水是影响HBV相关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后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患者近期预后,其预测价值优于MELD评分、CTP评分、SOFA评分和CLIF
李子月杨士田吴玲玲田利英李娜马路园申川王亚东王晓静赵彩彦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模型
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慢性HBV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过HBV,其中慢性HBV感染者约3.5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
李子月赵彩彦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干扰素诱导蛋白10抗病毒疗效慢性HBV感染者公共卫生问题肝硬化
布鲁杆菌性膝关节炎三例被引量:1
2018年
例1 男,52岁,因"右膝关节疼痛4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4年前行右膝关节面置换术后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伴肿胀,症状反复,近2个月加重;不伴发热及体质量下降;无牛、羊接触史。体格检查:体温正常,蹒跚步态,右膝关节皮温高,浮髌试验阳性,外侧压痛,伴有过屈痛。入院诊断:右膝关节面置换术后假体松动。
于伟燕李子月马路园张泽坤赵彩彦
关键词:膝关节炎杆菌性右膝关节入院诊断体温正常假体松动
泊沙康唑对肝衰竭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预防性治疗
2023年
目的探索泊沙康唑在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的肝衰竭患者中预防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纳入2016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应用GC的早中期肝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期间是否使用泊沙康唑分为试验组[使用泊沙康唑混悬液(200 mg/次,每天3次)]和对照组(未使用泊沙康唑)。两组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基线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1∶2匹配,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泊沙康唑药物不良反应、侵袭性曲霉感染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PA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生存率。结果共纳入患者108例,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72例。两组肝病病因、基线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影响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危险因素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21例发生IPA,总感染率为19.4%(21/108),试验组为5.6%(2/36),对照组为26.4%(19/72),两组IPA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GC应用>7 d、GC累积剂量是应用GC治疗肝衰竭患者并发IPA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80、15.266、1.004,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示C反应蛋白截断值为6.00 mg/L,GC累积剂量截断值为490 mg。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无视觉障碍及停止用药患者。累计死亡20例(18.5%),存活88例(81.5%)。21例IPA患者中,死亡11例(52.4%);87例未发生IPA患者中,累计死亡9例(10.3%)。发生和未发生IPA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1,P<0.001)。结论泊沙康唑可�
谢婧申川李子月方翔宇赵彩彦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糖皮质激素类侵袭性肺曲霉病泊沙康唑
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基因编辑技术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缺乏有效根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药物及技术手段是限制HBV感染无法治愈的瓶颈。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系统是近年来新兴的对特定基因位点进行编辑的技术,可以特异性靶向HBV共价闭合环状DNA,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调控HBV功能蛋白表达,有望成为彻底根除HBV的强有力基因治疗工具。如何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系统实现对HBV基因组高效靶向修饰,从而达到根治HBV感染的目的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现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总结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基因编辑技术在抗HBV感染治疗中应用的最新进展,阐述其作为彻底根治HBV感染方案的潜在可能和挑战。
王亚东梁乾飞李子月赵彩彦
关键词:共价闭合环状DNA
共刺激分子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对低复制与再活动阶段表达意义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对低复制与再活动阶段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慢性HBV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名为对照组,对比共刺激分子在研究对象中的水平及对低复制与再活动阶段的表达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血当中CD_3^+、CD_4^+T及CD_4^+/CD_8^+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CD_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共刺激分子CD_(28)^+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T细胞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Tim-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对低复制与再活动阶段的表达意义方面,三组研究对象共刺激分子CTLA-4、CD_(28)^+、PD-1及Tim-3表达均存在明显区别(P均<0.05),高拷贝组患者的共刺激分子CTLA-4及CD_(28)^+表达均明显低于低拷贝组(P<0.05),同时PD-1及Tim-3表达量均明显高于低拷贝组(P<0.05)。结论借助于检测共刺激分子在慢性HBV感染患者当中的表达,可以准确体现患者免疫功能,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指导价值。
秦维杨昭祝素平霍玉玲李子月赵彩彦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慢性乙肝病毒
基于血清学指标的联合模型诊断代偿期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对代偿期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构建基于血清学指标的联合模型并评估其对MHE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来自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家医院就诊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6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使用基线血氨测量值/正常参考值上限(AMM-ULN)集中校正各中心血氨测量结果,以我国《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标准,数字连接试验-A、数字符号试验均异常作为诊断MHE的标准。基于R语言caret包将患者随机(7∶3)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诊断MHE的联合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校准曲线图评估诊断性能,并用Bootstrap法(n=200)进行内部验证;Delong检验比较AUC之间的差异。结果训练集中,MHE占37.8%(70/185),MHE组AMM-ULN、白蛋白、血小板、碱性磷酸酶、国际标准化比值、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以及教育年限与无MH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M-ULN(OR=1.78,95%CI 1.05~3.14,P=0.038)和MELD评分(OR=1.11,95%CI 1.04~1.20,P=0.002)是MHE的独立危险因素,AUC分别为0.663和0.625。联合AMM-ULN、MELD评分和教育年限的联合模型诊断MHE的AUC为0.755,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5.2%和55.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P=0.733),联合模型内部验证AUC为0.752。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诊断效能优于单独使用血氨(P=0.020)和MELD评分(P=0.003)。验证集中,联合模型诊断MHE的AUC为0.79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有较好的校准度(P=0.841)。结论基于AMM-ULN、MELD评分和教育年限的联合模型可提高对MHE的诊断价值。
刘尚豪祖红梅黄燕郭小青向慧玲党彤李晓燕严兆兰李雅静刘菲孙佳宋瑞欣闫俊卿叶青王晶孟宪梅王海英江振宇黄磊孟繁平张国王文娟杨少奇呼圣娟阮继刚雷创汪清海田宏玲郑琦李异玲王宁宁崔会鹏王滟萌瞿章书袁敏刘益军陈颖夏玉香刘娅媛刘莹曲素萱陶弘石瑞春杨小婷金丹苏丹杨永峰叶伟刘娜唐荣瑜张权刘琴邹高亮李子月赵彩彦赵倩张清格高华方孟涛李婕吴卫华王健杨传龙吕卉刘川王福生福军亮祁小龙
关键词:肝性脑病肝硬化血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