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 作品数:30 被引量:25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多媒体技术在心胸外科术前谈话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心胸外科术前谈话中的临床应用,进一步研究在心胸外科术前谈话中潜在的医患纠纷问题以及防范对策,从而提高宣教质量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缩短术后带管时间。方法:随机选择2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前谈话方法。第1组(50人)采用自制多媒体术前谈话课件进行,为实验组;第2组(50人)采用传统方式术前谈话,为对照组,结果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术前采用自制多媒体术前谈话课件进行谈话,可以使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在术前更方便及充分的沟通患者病情及预后,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心胸外科手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减轻了他们对陌生外科手术的恐惧感,并且使他们对各种心胸外科疾病的大概发病原理及手术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树立了患者术后忍受气管插管引起不适的信心,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明显缩短了术后带管时间。实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媒体术前谈话技术以其独特的宣教效果,增强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对疾病的认识、手术的认可及理解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缩短了术后带管时间的发生,临床试验效果良好,值得在工作中进一步优化及实践。
- 李坤生苏宜江韩志锋赵润润张勇李莉刘会平许宏基
-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心胸外科术前谈话
-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与容量控制通气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比较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采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volume guarantee,PCVVG)模式与容量控制通气(volume-controlled ventilation,VCV)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择期俯卧位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体质量43-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VCV组和PCV-VG组,各30例。VCV组设置通气模式为VCV,潮气量为8 mL/kg,吸呼比为1∶2,呼吸频率为12次/min,压力限制设为30 cmH2O;PCV-VG组设置通气模式为PCV-VG,其他设置同VCV组。于气管插管后(T1)、改俯卧位(T2)、俯卧位30 min(T3)、手术结束(T4)及改平卧位(T5)5个时间点监测并记录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计算动态肺顺应性。结果:与VCV组比较,PCV-VG组T2、T3、T4时间点平均气道压和气道峰压降低,动态肺顺应性升高(P〈0.05)。结论:与VCV相比,PCV-VG模式能更好地保证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机械通气效果,降低气压伤的风险,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较小。
- 张勇吕云落蒋宇智鲍红光施韬
- 关键词:俯卧位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NF-κ B和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NF-κB和ICAM-1表达情况及NAC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n=5);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n=20)缺血60min后分别再灌注1、3、6、12h;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n=20):先自阴茎背静脉给大鼠注射溶于生理盐水的NAC,20min后再按I/R组处理。在各规定的再灌注时间点,分别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和ICAM-1的表达。结果:I/R组和NAC组再灌注1、3、6、12h后,NF-κB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1),于再灌注3h达到高峰;ICAM-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1),于再灌注6h达到高峰。NAC组再灌注1、3、6h与I/R组相同时间点比较:NF-κB和ICAM-1的表达均低于I/R组(p<0.05)。NAC组再灌注12h与I/R组相同时间点比较:NF-κB和ICAM-1的表达虽然在数值上有所减少,但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结论: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NF-κB和ICAM-1表达增加,NAC可抑制NF-κB激活,减少ICAM-1表达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张勇鲍红光尹加林李玺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ICAM-1NAC
-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关节腔内应用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30):罗哌卡因组(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9 mL+1 mL生理盐水;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9 mL+1 mL右美托咪定(100 μg)。记录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术毕至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8 h,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R组);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明显长于罗哌卡因组(R组);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明显少于罗哌卡因组(R组);不良反应两组无区别。结论:关节腔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提供膝关节镜术后良好镇痛,延长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减少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并且无不良反应。
- 张勇尹加林王晓亮鲍红光陈利海
- 关键词: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术后镇痛
- 不同润滑剂对喉罩置入后咽喉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是比较轻微的并发症,但持续的咽喉痛增加患者的痛苦,直接降低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喉罩是一种介于气管内插管与面罩之间的气道管理工具,其通气罩压力过高和持续时间过长可显著增加患者术后咽痛、吞咽困难等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观察不同润滑剂涂抹喉罩后对喉罩置入后的咽喉痛的影响。
- 程浩张媛斯妍娜张勇韩流鲍红光
- 关键词:术后咽喉痛润滑剂喉罩气管内插管
-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镇痛效果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镇痛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PKP手术老年患者80例,年龄61~82岁,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于手术开始前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μg/kg,10min泵完,后以0.5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C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用1.0%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总量为30~40ml。观察患者给药后即刻(T0)、注入局麻药时(T1)、穿刺针到达椎体时(T2)、骨水泥注入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MAP、HR和疼痛VAS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4时D组VAS评分、MA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与T0时比较,T1~T4时D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而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清醒镇痛可为PKP提供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降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反应。
- 尹加林张勇吕云落王晓亮史宏伟鲍红光
- 关键词:镇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不同方法预测困难气道喉镜插管有效性的比较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预测困难气道喉镜插管的有效性,并分析其最佳临界点。方法选择行全麻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300例,年龄18~65岁,体重42~88kg,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前评估甲颏高度(TMH)、甲颏距离(TMD)、胸颏间距(SMD)、改良Mallampti分级(MMT)和身高甲颏距离比(RHTMD)。在全麻诱导下直接喉镜暴露声门评估Cormack-Lehane(C-L)分级,Ⅲ级和Ⅳ级视为喉镜插管困难。计算上述几种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预测困难喉镜插管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精确度。绘制TMH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确定其最佳临界点。结果 300例患者中喉镜插管困难的患者有22例(7.3%)。TMH法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精确度明显高于TMD、SMD、MMT法;RHTMD法的敏感性低于TMH法,特异性、PPV、NPV、精确度与TMH法相似。根据ROC曲线TMH法的最佳临界点为4.9cm。结论 TMH预测国人困难喉镜插管的最佳临界点为4.9cm。其评估困难气道效能与RHTMD相似,高于TMD、SMD和MMT。
- 斯妍娜王晓亮石莉张勇尹加林曾令清景灵鲍红光
- 关键词:困难气道
- PCV-VG单肺通气模式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气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VG)单肺通气模式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气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全麻后分别行PCV-VG、单肺通气多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下单肺通气。两组分别于单肺通气开始时(T0)以及单肺通气开始后1(T1)、2(T2)、3(T3)h收集气管灌洗液,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和IL-8水平。结果两组术中气管灌洗液TNF-α、IL-6、IL-8水平均呈进行性升高,T1、T2、T3时点的气管灌洗液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同组T0时点,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与VCV模式下单肺通气比较,PCV-VG模式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气管灌洗液中TNF-α、IL-6和IL-8水平的影响较小。
- 张勇程浩蒋宇智鲍红光石莉
- 关键词:食管癌单肺通气
- 困难气道模拟教学在气道管理培训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观察应用困难气道模拟教学在气道管理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麻醉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麻醉医师2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模拟教学组(T组),各组完成相应教学计划,教学完成后进行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考核。结果:T组医师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C组,插管时间较C组显著缩短、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且插管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气道管理培训中应用困难气道模拟教学有助于住院医师准确掌握困难气道的基础知识及临床技能、预防困难气道插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 王晓亮尹加林张勇鲍红光
- 关键词:住院医师培训
- 肝细胞核因子4α抑制人肝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小管形成
- 2017年
- 背景: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在肝脏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HNF4α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相关。然而HNF4α对人肝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小管形成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HNF4α对人肝癌细胞株VEGF表达和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HNF4α的慢病毒,并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 2和SMMC-7721(实验组),以转染慢病毒空载体和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以q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NF4α、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将HUVEC与HepG2和SMMC-7721细胞不含血清的条件培养基共培养,检测小管形成数量。结果:成功构建了过表达HNF4α的HepG2和SMMC-7721稳转株。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epG 2和SMMC-7721细胞中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HUVEC小管形成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HNF4α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株中VEGF表达以及HUVEC小管的形成。
- 汪海天张勇吴宁周琎杭化莲马永卞建民
- 关键词:肝细胞核因子4Α肝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