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鹏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周围神经虚拟三维重建中神经束功能及形态定位的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虚拟三维重建中不同性质神经纤维与功能束的组织学水平的形态学定位方法。方法取自愿捐献新鲜成人尸体右侧正中神经作为样本进行连续冰冻切片,取形态完整标本切片30个,首先采用单纯Karnovsky-Roots法对神经切片染色(A组,n=30),再依次行甲苯胺蓝染色(B组,n=28)以及丽春红2R染色(C组,n=21)。每种染色完成后即于光学显微镜下分区显微摄影(×100)并拼接成全景图像,比较不同染色方法下全景图像的纹理特征、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部位数量及平均灰度;并对比计算机自动获取神经束轮廓结果,以确立获取理想图像的染色方案。结果 A、B、C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位点数量分别为(21.63±4.06)×102、(20.64±3.51)×102、(20.54±5.71)×102个;平均灰度分别为(1.41±0.06)×102、(1.10±0.05)×102、(1.14±0.07)×102。各组间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位点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4,P=0.54);与A组比较,B、C组平均灰度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部位着色;B组髓鞘显示不满意;C组可同时显示神经纤维轴突及髓鞘染色,神经束和不同性质神经纤维纹理特征最显著,神经束边界轮廓最清晰,计算机处理时假阳性容易去除,图像分割最精确。结论 Karnovsky-Roots-甲苯胺蓝-丽春红2R三重复染方法不影响神经纤维乙酰胆碱酯酶阳性位点的表达,图像纹理清晰,较符合周围神经虚拟三维重建时在组织学水平分辨及获取神经束功能状态二维图像的相关要求,有望解决周围神经组织形态学表达方式这一技术难题。
- 罗鹏张毅戚剑钟映春刘小林
- 关键词:周围神经三维重建组织化学染色纹理特征图像分割
- 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可视化中完整信息的二维全景图像获取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用于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可视化重建的带完整信息的神经断面二维全景图像获取的关键技术。方法新鲜成人截肢腓总神经及尺神经标本各一段,以4根成年女性头发作为标志线,连续冰冻切片,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分别以100倍光学显微镜下分区摄影后拼接及光学扫描仪和体视全景数码成像仪一次性获取全景图像,观察染色前后人发标志点贴片情况,比较不同全景图像效果;以数码全景成像仪获取染色前、后同一切片的全景图像,通过PhotoshopCS2处理获取含4个完整定位标志点的神经断面二维全景图像。结果体视全景数码成像仪一次全景成像精确,功能束易于鉴别,基本具备高倍光学显微镜下拼接图像的特点,且获取简单快捷;二次成像Photoshop合成图像功能束轮廓吻合良好,标志点定位精确,操作简单快捷。结论结合高像素体视全景数码成像装置一次性全景数码成像、二次成像技术和Photoshop图层处理技术,可用于海量获取带完整信息的神经断面二维全景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提高重建效率及精度,可为临床上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式的选择以及组织工程神经的构建提供直观的解剖依据。
- 张毅刘小林卢昊戚剑何彩凤罗鹏
- 关键词:周围神经三维重建全景图像可视化
- 基于图像分析的周围神经Karnovsky-Roots法染色规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基于图像分析探讨用于鉴别周围神经功能束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Karnovsky-Roots法24小时内的染色规律,为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的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重建确定标准化的孵育条件。方法新鲜人体截肢腓总神经标本,连续横断冰冻切片,片厚10μm,共切取56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张切片,采用Karnovsky-Roots法进行乙酰胆碱酯酶孵育,其中1~6组分别为1、2、4、8、12和24 h,第7组切片为阴性对照组。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时间染色组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指标为:(1)AChE反应阳性区域的面积;(2)AChE反应阳性区域的平均光密度;(3)AChE反应阳性区域的累积光密度。组间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t-test统计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8h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与12 h组有显著性差异,而12 h与24 h的平均光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8 h、12 h和24 h间的染色面积、累计光密度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镜下可观察到24 h组存在过度染色。结论孵育12~24 h间的染色效果趋于一致,染色结果稳定可靠,神经束功能性质鉴别容易,神经束膜与染色的神经纤维间有清晰的分界,利于轮廓获取,可作为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的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重建的标准化的育条件。
- 戚剑罗鹏程思红李增宏张毅刘小林
-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周围神经
- 周围神经三维可视化模型建立中的功能束识别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周围神经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破坏后,功能会受到影响,若要恢复神经功能,需将损伤部位远、近端相同功能性质的神经束准确对接。但神经干内部神经束结构复杂,在很短的距离内就会发生神经束相对位置、数目的改变,并伴有不同性质神经纤维束的分化组合。这些神经纤维束根据其功能不同又分为感觉神经束、运动神经束、混合神经束,
- 罗鹏刘小林戚剑张毅
-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纤维束功能性质
- 周围神经功能束二维全景图像配准定位标志点的获取被引量:3
- 2010年
- 背景:实现二维图像的计算机自动配准是三维重建的关键步骤,目前针对神经断面二维图像自动配准软件开发要求图像具备4个完整定位标志点,此前二维全景图像完整定位标志点的获取这一关键技术问题未获得有效解决。目的:了解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可视化重建中用于配准神经断面二维图像定位标志点获取的关键技术。方法:①取自愿捐献新鲜成人截肢坐骨神经标本,以4根成年女性头发作为标志线,横断面连续冰冻切片100张,片厚10μm,分别以普通玻片及防脱多聚赖氨酸涂层硅化玻片贴片进行AchE和苏木精-伊红染色,OLYMPUS-Z61型数码全景成像仪一次性获取全景图像,观察比较不同玻片及不同染色方法下头发标志线的贴片情况。②新鲜成人尸体上臂尺神经标本切片,于AChE染色前、后二次成像获取同一切片的两张全景图像,通过PhotoshopCS2图层叠加进行图像处理,获取含4个完整定位标志点的神经断面二维全景图像。结果与结论:①在染色后各组人发标志点脱失均较严重,各组间人发贴片数量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00张图像的人发完整贴片率为1%,总体黏附率为22.5%,人发作为周围神经超薄冰冻组织切片标志点染色后完整贴片率很低,不同的染色方法和不同黏附性能的玻片对人发染色后的贴片率影响没有明显差别;染色前图像完整贴片率达98.0%,总体黏附率为99.5%,染色前人发标志点完整贴片率很高,不同曝光情况处理及染色前封固处理均显示标志点定位清晰。染色前后人发标志点数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利用二次成像技术和Photoshop图层处理技术处理同一张切片染色前后的图像,图像轮廓吻合度良好,合成图像获得的标志点定位精确,操作简单快捷,可获取完整定位标志点用于配准。
- 张毅卢昊何彩风戚剑罗鹏刘小林
- 关键词:周围神经
- 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的神经切片图像分割方法被引量:2
- 2012年
- 周围神经切片显微图像具有背景复杂、区域不连续和光照不均匀等特点,应用经典的图像分割算法难以取得有效的分割结果。通过结合初始隶属度概率函数和空间距离来设计空间函数而得到的SFCM聚类算法,并提出SFCM彩色图像分割方法。把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IS颜色空间。采用聚类有效性分析指标在直方图快速FCM算法中为HSI各分量确定分类数目和获取SFCM初始化参数。对HIS各分量分别进行SFCM聚类,合并各分量并转换回RGB彩色空间以显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FCM聚类分割算法相比,新方法能更有效地分割区域不连续的神经切片显微图像。
- 邹继杰唐平张毅罗鹏江小平汪婷
- 关键词:模糊C均值聚类彩色图像分割显微图像
- 从神经切片图像中识别功能束类型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提出一种采用多方向梯度及其二阶梯度描述神经切片图像的纹理特征,进而识别神经功能束类型的方法。首先,在神经切片图像随机选择一些像素,获得这些像素在邻域范围内4个方向上的梯度和二阶梯度的变化曲线;其次,提取这些曲线的周期和幅值作为描述这些随机选择像素邻域的特征;再次,采用粗糙K均值算法对这些随机选择像素进行聚类处理,从而把功能束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后,分析了在此过程中两个参数对功能束类型区分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纹理特征描述方法可以准确区分神经切片图像中不同类型的功能束,所提出的识别算法不仅能有效识别神经功能束的类型,而且识别结果与所需设置的参数无关,因此,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
- 钟映春罗鹏
- 关键词:切片图像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