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辉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南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溶出度
  • 2篇塞来昔布
  • 2篇释药
  • 2篇释药系统
  • 2篇自微乳
  • 2篇自微乳化
  • 2篇自微乳化释药...
  • 2篇微乳
  • 2篇伪三元相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新药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超声
  • 1篇血管内超声评...
  • 1篇药动学
  • 1篇药理

机构

  • 4篇唐山市丰南区...
  • 2篇唐山职业技术...
  • 2篇唐山市协和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4篇肖辉
  • 2篇王敏
  • 2篇李海春
  • 2篇谢鹏
  • 1篇饶莉
  • 1篇杨静
  • 1篇任彩丽
  • 1篇薛强

传媒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南药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新药linaclotide
2013年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疾病,伴有周期性便秘与较频繁的正常大便交替,大便经常有白色黏液,疼痛呈绞榨样,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缓解。进食常会促发症状,也可以出现腹胀、恶心、消化不良和烧心等症状。IBS-C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肖辉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药理学药动学药品不良反应
塞来昔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质量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制备塞来昔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CXB-SNEDDSs),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考察塞来昔布在不同辅料中的溶解度和辅料配伍实验,采用伪三元相图最终确定塞来昔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最优处方;评价了塞来昔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经水稀释后形成的微乳的外观、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及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塞来昔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处方组成为:中链甘油三酯(油相),聚山梨酯-20(乳化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助乳化剂),最佳配比为2∶9∶9。塞来昔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经水稀释后形成的微乳外观呈淡蓝色透明状液体;透射电镜下显示其大小均匀,呈圆整球状分布;平均粒径为(57.6±14.2)nm;塞来昔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在30 min内的药物体外溶出度达到97.6%。结论将塞来昔布制备成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可显著提高塞来昔布的体外溶出速度,为塞来昔布的新剂型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海春王敏谢鹏崔竟飞祁静波肖辉
关键词:塞来昔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伪三元相图体外溶出度
塞来昔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将塞来昔布制备成自微乳化释药系统(SMEDDS)以增加药物的溶出速度,并提高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确定了塞来昔布-SMEDDS的最优处方,并评价了其经水稀释后形成的微乳外观、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及体外释放行为;以塞来昔布混悬液为对照,测定塞来昔布-SMEDDS经大鼠口服的生物利用度。结果塞来昔布-SMEDDS处方组成为:中链三酰甘油(油相),聚山梨酯-20(乳化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助乳化剂),最佳配比为2∶9∶9。塞来昔布-SMEDDS经水稀释后形成的微乳外观呈淡蓝色透明状液体;透射电镜下显示其大小均匀,呈圆整球状分布,平均粒径为(57.6±14.2)nm;SMEDDS显著提高了塞来昔布的体外溶出速度;塞来昔布-SMEDDS和塞来昔布混悬液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54±0.94)和(3.32±0.59)mg·L^(-1)·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6.9%。结论将塞来昔布制备成SMEDDS可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速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
李海春王敏谢鹏祁静波肖辉
关键词:塞来昔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伪三元相图溶出度生物利用度
血管内超声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前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观察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前后冠状动脉(冠脉)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21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50%~70%狭窄组和>70%狭窄组。50%~70%狭窄组进一步进行IVUS检查提示存在破裂斑块,随机分成强化他汀组和常规他汀组;>70%冠脉狭窄组进一步行经皮动脉介入(PCI)治疗,同样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和常规他汀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及9个月的血脂水平、血管体积、管腔体积、斑块体积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强化他汀组与常规他汀组治疗后3、6、9个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白细胞介素因子6(IL-6)的表达均显著降低,且强化他汀组较常规他汀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50%~70%狭窄组和>70%狭窄组中,强化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他汀组(均P<0.05);强化他汀组治疗后6、9个月时血管体积均明显低于常规他汀组(均P<0.05);强化他汀组与常规他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IVUS检测能有效评价他汀类药物对冠脉斑块稳定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薛强曹雯丽饶莉杨静张巧月付乐肖辉任彩丽邢静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斑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