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涛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对11例低位直肠癌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加以改良,观察其环周切缘阳性率、术中肠道或肿瘤穿孔率及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11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肿瘤破溃及肠道穿孔,未出现阴道、前列腺、精囊及尿道的副损伤;其中1例出现切口感染,无会阴疝的发生;病理检测环周切缘均为阴性。随访3—26个月,1例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1例死亡,病死率为9%,均无会阴部慢性疼痛的发生。结论低位直肠癌采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可以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和术中穿孔率,减少肿瘤局部复发,盆底筋膜的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 刘铭白月奎刘凯东张桦张乐王新静尚宏请王冰涛彭勃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低位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肠穿孔
- STATs信号转导通路选择性活化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但是其详细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待研究。研究结果显示STATs(STATs)通路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本研究检测5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中STATs主要成员的表达,探讨STATs通路成员持续活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王冰涛马向涛余力伟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信号转导通路STATS活化分子生物学机制恶性肿瘤
- 保乳术与乳房改良根治术对患者肋间臂神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保乳术与乳房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的疗效及肋间臂神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乳组75例和根治组75例,术后两组患者随访3年,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胸肌萎缩、胸壁外形改变、感觉功能障碍、复发、远处转移、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根治组比较,保乳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胸肌萎缩、胸壁外形改变、感觉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根治组(P<0.05);术后保乳组(2.6%)上肢水肿、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根治组(44.0%)χ2=25.814,P<0.05;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根治组,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创伤更小,能避免对肋间臂神经的损伤,对于满足手术适应证的患者,保乳术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李伟王冰涛尚宏清白月奎
- 关键词:乳腺肿瘤生活质量
-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行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行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外观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1年内复发率与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外观疗效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乳腺癌早期患者临床治疗中保乳手术具有美容效果好、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能够保持低复发率与高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王冰涛尚宏清李伟刘凯东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疗效
- ER,PR,Ki67,p5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研究和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ER,PR,Ki67及p5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进行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采用半定量免疫组化测定乳腺癌ER,PR,Ki67及p53的表达情况,最后将这些分子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3.16%,ER,PR,Ki67及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6%,75.79%,71.58%和55.79%;ER,PR,Ki67及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不存在直接相关性(P>0.05)。结论:ER,PR,Ki67及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不存在直接相关性,两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补充,共同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综合各项因素、准确评估患者的预后。
- 王冰涛尚宏清李伟刘凯东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乳腺癌P53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95
- 2014年
- 目的观察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保乳组采用保乳术,根治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保乳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根治组,保乳组乳房外形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根治组(P<0.05)。但是保乳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及5年生存率与根治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李伟王冰涛尚宏清姚金华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
- 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的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的因素。方法将40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组分析。结果中青年组引流时间要短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26,P<0.01);肥胖组引流时间显著长于非肥胖组患者(t=5.467,P<0.01);高血压组引流时间比无高血压组要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2,P<0.01);糖尿病组引流时间显著长于无糖尿病组(t=5.151,P<0.01)。结论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均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
- 王冰涛
- 关键词:乳腺癌引流时间影响因素
-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评估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疗效及其生存质量。方法选取1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56例患者行保乳手术,63例患者行标准根治手术,61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结果保乳手术组具有住院时间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与根治术组(标准根治术组+改良根治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手术组患者的心理因子、躯体因子、精神因子和社会支持因子4个方面均显著高于标准根治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患者(P<0.05);保乳手术组、标准根治术组及改良根治术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及美容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的近期疗效较满意,严格掌握相关手术指征、规范切除和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是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
- 李伟王冰涛
- 关键词:乳腺肿瘤保乳手术放化疗老年人
- 伊尼妥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伴胃肠功能紊乱1例
- 2024年
-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如今乳腺癌实体肿瘤通过相应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较强、恶性程度高,需引起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伴胃肠功能紊乱的乳腺癌患者诊治经过。患者初诊为局部晚期炎症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给予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术后3年后病情进展,予以伊尼妥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后续伊尼妥单抗单独靶向治疗,病情持续缓解。提示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伊尼妥单抗是个很好的单抗类药物选择。
- 朱莉丽付马墨阳鲁磊刘湘晨尚宏清王冰涛
-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胃肠功能紊乱
- 乳腺癌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65)和利伐沙班组(n=69)。比较两组患者的乳腺癌专科信息和启动抗凝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情况、放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导管功能失用率、上肢DVT复发率、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了轻微出血。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治疗乳腺癌患者PICC相关上肢DVT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但利伐沙班可能更方便患者出院后使用。
- 李伟陈占鲁磊王冰涛尚宏清
-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深静脉血栓利伐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