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艳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从薄弱走向优质:学校课程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16所新品牌建设校调研结果的分析
- 2020年
- 课程建设在学校优质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对北京市海淀区16所新品牌建设校的调研,分析了学校优质发展中课程建设的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形成鲜明的办学主张、加强课程结构顶层设计、优化课程实施策略以及创新课程管理等是学校优质发展导向下课程建设的路径。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学校优质发展要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要关注课程建设的层级性,要凸显课程建设的独特性。
- 刘丽丽林秀艳
- 关键词:学校优质发展课程建设
- 教师如何从“PCK”走向“TPACK”被引量:1
- 2021年
- "PCK"是教育界熟知的学科教学知识或教学内容知识,"TPACK"是技术融入后的学科教学知识或技术教学内容知识。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成为常态,对教师的"TPACK"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通过概念厘清、案例呈现、路径探索三个方面,总结了教师如何从"PCK"真正走向"TPACK"。
- 林秀艳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技术应用TPACK
- 诗歌“场”里学诗歌——以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课堂教学是一个无形而又有形的“场”。说它无形,是因为这个“场”看不见、摸不着;说它有形,是因为身在“场”中的每一个个体只要用心都能感受到。语文课堂教学理应存在各种各样的“场”。
- 林秀艳
- 关键词:《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教学诗歌语文课堂
- “双减”背景下的区域教学整体提质——基于“转化·融合·赋能”的教学成果推广应用
- 2021年
- 2021年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有两个关键的热词——高质量发展和“双减”,听起来有一点矛盾,然而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两个词的目标高度一致,共同指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同向同行,全面提质涉及到七个关键:学校管理提质、学校课程提质、课堂教学提质、课后作业提质、考试评价提质、课后服务提质、家庭教育提质。“大教学”视域下的校内提质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以此为前提的“大教研”工作重在探索指向区域教学改进的创新实践。
- 罗滨林秀艳
- 关键词:学校教育质量学校课程考试评价基础教育领域教学改进
-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的现状与启示——基于学校课程表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通过对区域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表的调查发现,各学科课时安排整体符合国家课程方案要求,选科小走班是学校的普遍选择,选科且选课在学校中较为常见。同时,也存在自习课偏多、校本课程课时数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议加强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平衡教学管理的统一性与开放性,推进学校发展全要素的系统参与。
- 刘丽丽林秀艳
- 成果推广应用的特征分析与路径选择——以海淀进校“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场以区域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根本目标的大规模实验和实践行动。海淀进校“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于2018年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被全国10个省市11个示范区选择为推广应用成果。自2021年初以来,海淀进校充分考虑成果的独特性和示范区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形成明确的行动共识、建构特色的研修课程体系、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指导、挖掘优秀的本土应用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海淀特色的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实践路径。
- 罗滨林秀艳杨智君
- 关键词:国家级教学成果研修课程
- 基于线上教学实践,构建“混合式学习”新模式被引量:1
- 2021年
- 2020年春季学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小学生居家线上学习,各个学校也围绕着"如何开展线上教学""如何提升线上学习质量""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等新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研讨、调整,积累了诸多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当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育教学,成为了工作的新常态。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这一段特殊时期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哪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与延续?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
- 马萍林秀艳
-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上学习
- 数字化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创新探索
- 2023年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共同关心的话题。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2.0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学习方式变革以及教研实践创新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走向深刻变革。新形势下,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内生变量,进一步支撑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林秀艳杨智君耿雅静王瑞雪
-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变革数字化环境内生变量人工智能
- 什么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被引量:2
- 2020年
- 教育教学成果是实践经验的議和总结,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推r性。那么,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什么样的成果真正称得上是好的成果?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海淀进校”)充分发挥教研机构专业的桥梁和转化作用,创建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 罗滨林秀艳
- 关键词:教研机构课程标准
- 如何梳理与提炼教育教学成果?被引量:4
- 2019年
- 教育教学成果的梳理与提炼能够使零散的教育实践经验升华为可借鉴、可推广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是教育科研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梳理提炼教育教学成果的过程中,要明确教育教学成果的内涵与价值,把握住问题、过程、创新、转化四大核心要素,优化教育教学成果的表达。优质教育教学成果的表达应该题目精准、结构严谨、言之有物、呈现有法。
- 罗滨林秀艳
- 关键词: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