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港口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股骨远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方法对193例股骨远端骨折,分别应用股骨髁支持钢板(CBP组,45例)、动力髁加压螺钉(DCS组,42例)、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GSH组,39例)及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组,67例)治疗,对其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193例经平均15.3个月(5~32个月)随访。CBP组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2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优良率88.9%;DCS组中2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1例发生内固定物松动,优良率85.7%;GSH组1例出现骨折畸形愈合,2例出现内固定物断裂,1例出现感染,优良率92.3%;LISS组中优良率97.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不同内固定方式因其自身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点而具有不同的适应证,术前对骨折进行准确分型是选择合适、可靠内固定方式的基础。
- 孙庆华赵东杨龙彪白光荣
-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螺钉钢板
- 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比较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比较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9-10诊治的47例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其中22例采用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治疗(截骨组),25例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置换组)。结果4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2(11~15)个月。截骨组术后1例膝关节疼痛缓解不明显,1例膝内翻复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置换组术后1例屈膝时髌骨弹响,末次随访时弹响消失;1例对侧间室不明原因疼痛,1年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截骨组与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股胫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至下床负重时间较截骨组短,术后2周疼痛VAS评分较截骨组低,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较截骨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与截骨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各具有优缺点,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程度、类型、患者年龄以及患者对术后运动功能的期望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孙庆华马文泽王春亮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
- 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半肩关节置换与 philos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半肩关节置换与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单号收入院的13例患者(关节置换组)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双号收入院的25例患者(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从术前等待时间、术中情况、术后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及优良率等方面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0~15个月随访,平均(10.3±1.8)个月,随访率100%。(1)关节置换组平均术前准备时间要高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第1、3、6个月时,关节置换组的Neer评分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2个月,两组患者间的Neer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半肩关节置换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hilos钢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优良率方面,内固定组要低于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Ⅲ型骨折各具有优劣势,临床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术后期望值及自身对每种手术的熟练程度,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但针对于Ⅳ型骨折患者我们建议术前多考虑行半肩关节置换治疗。
- 孙庆华马文泽李文成丁尔勤
-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骨折
- 牵引小夹板固定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牵引加小夹板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1年8月采用牵引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48例小儿股骨干骨折患者及同期采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9个月~2 a(平均15.6个月)随访,牵引加小夹板外固定组优39例,良5例,可2例,差2例;钢板内固定组优27例,良5例,可2例,差3例。结论对于小儿单纯股骨干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牵引加小夹板外固定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对于多发伤,特别是伴有颅脑、胸腹脏器损伤者,多发性骨折,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则应尽量手术钢板内固定。
- 孙庆华赵东杨龙彪
- 关键词:小夹板外固定钢板内固定小儿股骨骨折
- 经皮加压钢板与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髋动力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CCP(PCCP组)和DHS(DHS组)治疗的9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等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12~15个月,平均(13.3±1.8)个月随访,随访率100%。(1)PCCP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CP组术后髋内翻和切钉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PCCP组Harris评分及优良率均明显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负重早、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及功能恢复好等特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
- 李文成孙庆华张敬伟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动力螺钉骨质疏松
- 可吸收螺钉与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比较青壮年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与Herbert钉治疗的临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10-2018-10采用可吸收螺钉与Herbert钉治疗的36例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患者。从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评分等方面对2种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2~32个月的随访,平均24.3个月。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可吸收螺钉组要明显优于Herbert钉组,2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可吸收螺钉组的术后髋关节评分及优良率方面要明显高于Herbert钉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6例中32例骨折获得骨性愈合,Herbert钉固定组中2例术后随访发现股骨头坏死、塌陷,二期进行股骨头置换;2例骨折愈合后出现螺钉松动退钉,诱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二次手术将螺钉取出。结论 Herbert钉与可吸收螺钉对于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各有优势,但可吸收螺钉的优势和临床效果相比更加突出。
- 孙庆华马文泽李文成丁尔勤尹全乐
- 关键词:股骨头骨折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 Pilon骨折治疗多元化分析与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Pilon骨折是一种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复杂型骨折,这类骨折通常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高能量、高暴力损伤所致,占胫骨骨折的3%~10%、占下肢骨折的1%,其中开放性骨折占10%~30%[1];常造成关节面塌陷、骨折破碎分离,软组织损伤严重,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术后并发症较多[2]。
- 孙庆华
- 关键词:PILON骨折外固定支架微创
- 聚髌器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比较聚髌器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聚髌器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的87例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从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等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经过9~15个月随访,平均11.7个月,随访率100%。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聚髌器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聚髌器组术后髋关节综合评分明显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结论聚髌器对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及功能恢复好等特点,是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内固定。
- 李文成孙庆华
-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聚髌器克氏针张力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