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宜兴市实验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苇”——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被引量:1
- 2014年
-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问题意识”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敢于通过质疑,突破常规思维模式,超越传统思维的框架,把思维指向新的角度,新的视点。“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同时又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 周旭红赵小华
- 关键词:思维过程常规思维教学价值勤学好问心理品质课内阅读
- 习作:向着儿童生命成长的方向
- 2015年
- “言为心声”,儿童作文就是让儿童学会用笔的方式倾诉和交际。“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用眼睛去关注身边的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记录真实的生活,表露真情实感。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常会发现孩子们的作文不再童言无忌,尽说大人话,缺少孩子气,成人化倾向日趋严重,留下的只有胡编乱造的故事和似曾相识的语言。
- 周旭红赵小华
- 关键词:生命成长儿童习作成人化倾向真情实感日常教学
- 发散式习作:开启儿童自主作文的源头活水
- 2015年
- 在今天的校园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作文仍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学生面对习作的真实写照是这样的: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一个小时没开头……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总认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不习惯于思考,思维受到了限制,在作文中没有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没有体验到母语的美。
- 赵小华周旭红
- 关键词:发散式教师示范知识渊博生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