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彪

作品数:36 被引量:207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混凝土
  • 14篇纤维混凝土
  • 13篇应力
  • 12篇钢管
  • 9篇受压
  • 9篇混杂纤维
  • 9篇混杂纤维混凝...
  • 8篇聚丙烯
  • 8篇丙烯
  • 7篇高强
  • 6篇应力-应变关...
  • 5篇载力
  • 5篇钢管混凝土
  • 5篇本构模型
  • 5篇承载力
  • 4篇短柱
  • 4篇塑性
  • 4篇自应力
  • 4篇钢纤维
  • 4篇钢纤维混凝土

机构

  • 36篇武汉大学
  • 4篇中建商品混凝...
  • 3篇湖北工程学院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36篇李彪
  • 18篇徐礼华
  • 13篇池寅
  • 6篇黄乐
  • 4篇贾丽莉
  • 2篇黄义雄
  • 2篇彭园
  • 2篇余敏
  • 2篇高育欣
  • 2篇徐鹏
  • 2篇余敏
  • 2篇杨龙
  • 2篇谷雨珊
  • 1篇查晓雄
  • 1篇林家超
  • 1篇吴雄
  • 1篇苏洁
  • 1篇罗春霞
  • 1篇贺红
  • 1篇宋杨

传媒

  • 5篇水利与建筑工...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施工技术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第五届湖北省...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环荷载作用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研究被引量:58
2019年
考虑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径比两个因素,设计制作54个混凝土试件,通过单轴循环加载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力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件破坏形态为延性破坏;其循环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包络线与单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近似一致;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循环受压力学行为,提高混凝土的受压韧性、峰后延性和滞回耗能能力,减小其刚度退化和应力劣化程度,但对其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塑性应变影响较小;聚丙烯纤维掺量影响较纤维长径比影响更为明显。基于试验结果,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可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应用和相关规程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徐礼华黄彪李彪池寅李长宁时豫川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循环荷载应力-应变曲线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研究被引量:25
2018年
为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对48个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单轴循环受压试验,分析纤维种类、体积掺量和长径比等因素对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杂纤维混凝土试件循环受压破坏呈现明显的延性特征;混杂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改善混凝土循环力学行为,表现为混凝土峰值应力高、延性好、滞回耗能能力强、性能退化程度低等;混杂纤维对混凝土塑性应变累积具有明显约束作用;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刚度退化较慢,受纤维特征参数的影响不明显;纤维对混凝土应力退化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基于试验结果以及其他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建立了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方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徐礼华李彪池寅黄彪李长宁时豫川
关键词:混杂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基于代建单位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风险评价
李彪
关键词:代建制
基于TMS320DM642的G.729语音编码的实现
李彪
关键词:语音编码G.729DM642RF5
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承载力统一算法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为方便T形、L形和十字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工程设计,结合国内外相关规程计算方法,采用自编程序对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压弯相关方程曲线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承载力统一算法,最后对不同截面形式及构造的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承载力进行了算法验证.结果表明:统一算法力学意义明确,操作简单易行,具备一定的安全储备;承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比值的均值为1.1~1.4,其计算精度与荷载作用截面的工程轴有关.统一算法的提出补充完善了异形钢管混凝土柱计算理论,利于异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推广应用.
颜燕祥徐礼华余敏李彪查晓雄
关键词: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承载力
一种考虑纤维滑移的钢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纤维滑移的钢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为:<Image file="DDA0001310530430000011.GIF" he="77" imgContent="drawing" ...
徐礼华李彪池寅李长宁黄彪颜燕祥时豫川
文献传递
循环受压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一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30
2018年
设计制作36个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单轴循环受压试验,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性能,分析钢纤维特征参数对其影响,在此基础上,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在循环荷载下破坏特性呈现明显延性特征;钢纤维的掺入显著提高混凝土峰值强度,改善其延性及滞回能耗;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包络线与单调荷载下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一致;相同卸载点应变时,混凝土累计塑性应变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逐渐减小。该文提出的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钢纤维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损伤演化过程,可为钢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和相关规程的修订提供参考。
徐礼华李长宁李彪池寅黄彪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基于网络的海洋多维动态信息发布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李彪
关键词:XML数字海洋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真三轴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设计制作75个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真三轴压缩试验,研究3种不同围压应力条件下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向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钢纤维对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峰值强度起主要贡献作用;聚丙烯纤维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峰值强度影响不明显,但随着聚丙烯纤维体积分数增加,其峰后延性明显改善。钢纤维可推迟混凝土膨胀发生,聚丙烯纤维则可减小混凝土的膨胀率。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效应显著,二者协同工作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变形和延性。
苏洁李彪池寅
关键词:混杂纤维混凝土真三轴试验应力-应变关系体积变形
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为研究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通过改变钢管壁厚,设计5组共计15个试件,采用静力试验研究试件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模式,分析钢管壁厚对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均为强度破坏;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全过程主要分为弹性段、弹塑性段和平稳段三个阶段;混凝土强度和钢管壁厚对试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影响较大;提高混凝土强度和钢管屈服强度均能显著提高试件承载力。基于试验,提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短柱计算公式。
杨英欣卢秋如李彪颜燕祥刘粲
关键词: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