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礼华

作品数:227 被引量:1,309H指数:2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1篇期刊文章
  • 49篇专利
  • 3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9篇建筑科学
  • 12篇水利工程
  • 10篇天文地球
  • 7篇文化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矿业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社会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3篇混凝土
  • 53篇钢管
  • 43篇钢管混凝土
  • 33篇混杂纤维
  • 29篇受压
  • 27篇应力
  • 27篇高性能混凝土
  • 26篇纤维混凝土
  • 23篇地震
  • 22篇有限元
  • 22篇混凝土柱
  • 20篇抗震
  • 19篇水库
  • 19篇钢纤维
  • 17篇有限元分析
  • 17篇载力
  • 17篇承载力
  • 16篇骨料
  • 14篇聚丙烯
  • 12篇建筑

机构

  • 223篇武汉大学
  • 13篇武汉理工大学
  • 11篇长江大学
  • 8篇武汉工程大学
  • 5篇湖北工业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武汉测绘科技...
  • 4篇襄樊学院
  • 3篇中铁十一局集...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2篇江汉大学
  • 2篇武汉水利电力...
  • 2篇湖北工程学院
  • 2篇北京首钢设计...
  • 2篇联合工程公司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里尔科技大学
  • 1篇中原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中建商品混凝...

作者

  • 227篇徐礼华
  • 58篇池寅
  • 33篇黄乐
  • 33篇刘素梅
  • 23篇余敏
  • 18篇李彪
  • 14篇杜国锋
  • 13篇刘胜兵
  • 12篇余敏
  • 11篇徐浩然
  • 10篇温芳
  • 10篇凡红
  • 8篇胡晓斌
  • 7篇谢向东
  • 7篇彭少民
  • 7篇鲍华
  • 7篇许成祥
  • 6篇李芹芹
  • 6篇夏冬桃
  • 6篇丁仕苗

传媒

  • 16篇土木工程学报
  • 14篇武汉大学学报...
  • 13篇武汉理工大学...
  • 12篇工程力学
  • 10篇建筑结构学报
  • 8篇高等建筑教育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硅酸盐学报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建筑材料学报
  • 4篇建筑技术开发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武汉工程大学...
  • 3篇第二届湖北省...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岩土力学

年份

  • 9篇2024
  • 14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2篇2019
  • 7篇2018
  • 18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12篇2010
  • 11篇2009
  • 16篇2008
  • 15篇2007
  • 3篇2006
  • 11篇2005
2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疲劳寿命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考虑钢纤维体积掺量及长径比、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及长径比、应力水平5个因素,设计制作36组混凝土试件,通过单轴等幅疲劳受压试验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的疲劳寿命。基于疲劳试验数据,分析HFRC疲劳受压全过程,探讨纤维特征参数对混凝土试件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建立考虑纤维特征参数的P-S-N疲劳方程。研究结果表明,HFRC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为剪切破坏,呈现出延性特征;HFRC疲劳变形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疲劳破坏阶段;混杂纤维在提高混凝土疲劳寿命方面优于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体现出正混杂效应;文章提出的疲劳方程与文献中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真实地预测HFRC的疲劳寿命。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混杂纤维混凝土结构抗疲劳设计提供参考。
崔凯徐礼华池寅李力剑李雪峰
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为提高钢管内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小混凝土的收缩,以保证钢管与混凝土更好地共同工作,满足实际工程需要,该文提出采用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考虑偏心距、长径比和初始自应力等参数的影响,设计制作21根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和3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试件,通过偏心受压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实测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分析各参数对偏心受压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偏心受压试件主要发生弯曲失稳破坏;试件极限承载力随偏心距或长径比增大而减小,当初始自应力为3 MPa^5 MPa时,钢管自应力自密实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极限承载力提高9.2%~11.7%。参考国内相关规范,通过试验数据回归分析,提出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徐礼华许明耀周鹏华刘素梅谷雨姗吴敏
关键词:自应力自密实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极限承载力
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单轴受拉力学性能被引量:4
2024年
考虑粗骨料掺量、钢纤维掺量及长径比等因素,研究了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CA)的单轴受拉力学性能,揭示了纤维增强的机理和粗骨料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粗骨料掺量的增加,UHPC-CA的单轴抗拉强度与变形性能均下降;钢纤维掺量增加、长径比增大对UHPC-CA的受拉力学性能有较大的提升作用;钢纤维与基体间具有良好的握裹力,在基体内出现裂缝后,主要依靠握裹作用承受拉应力;粗骨料的掺入削弱了钢纤维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引入了薄弱的粗骨料-基体界面过渡区,对UHPC-CA的受拉性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李力剑刘素梅徐凡丁徐礼华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应力-应变关系
循环受压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一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27
2018年
设计制作36个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单轴循环受压试验,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性能,分析钢纤维特征参数对其影响,在此基础上,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在循环荷载下破坏特性呈现明显延性特征;钢纤维的掺入显著提高混凝土峰值强度,改善其延性及滞回能耗;钢纤维混凝土循环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包络线与单调荷载下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一致;相同卸载点应变时,混凝土累计塑性应变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逐渐减小。该文提出的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钢纤维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损伤演化过程,可为钢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和相关规程的修订提供参考。
徐礼华李长宁李彪池寅黄彪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钢纤维混凝土深梁试验研究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试验研究与非线性有限元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钢纤维混凝土深梁的受力性能,包括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开裂荷载及极限承载力等,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能提高混凝土深梁的开裂荷载及极限承载力,并且能有效地抑制结构裂缝的开展;只要合理选用单元类型、参数模型及收敛准则,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池寅徐礼华夏冬桃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深梁非线性有限元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本文在液压伺服振动台上对一单跨、两开间、五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无支撑和有支撑模型地震反应试验。振动台输入El Centro波(N S)、天津波、武汉人工波,并分6度和7度两级输入。在不同试验阶段,实测了三种地震波作用下有斜向支撑和无斜向支撑结构模型的加速度、水平位移和柱脚应力,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塑性、韧性较好,而且斜向支撑有利于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使结构的水平位移减小,加速度变化平缓,有效分担水平地震作用力。
童菊仙徐礼华凡红
关键词:振动台方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结构无支撑开间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双侧板贯穿式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双侧板贯穿式节点是基于钢管混凝土柱横向受力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梁柱连接节点。对6组17个十字形节点进行静力和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节点核心区的受力特点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塑性铰均发生在穿心板外的钢梁上,调整竖向穿心板长度可以控制塑性铰发生的位置;双侧板贯穿式节点可有效地减缓钢梁上翼缘与钢管柱连接处的应力和应变梯度,减小节点核心区所受剪力,削减梁柱连接焊缝应力峰值,从而提高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所有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强度和刚度退化不明显,延性好,耗能能力强;不同类型和尺寸竖向穿心板的节点试件整体抗震性能差别不大。研究成果可供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设计参考,丰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类型,促进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工程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徐礼华童敏
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
丹江口库区水压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被引量:12
2005年
根据丹江口水库区的地质特征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水压应力场和应变场,分析水库蓄水后断层的稳定情况及库水载荷对库盆岩体中应力应变状态的影响,并预测丹江口水库二期工程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与危险区。研究结果表明,库水载荷不可能直接诱发水库地震,而是通过对岩石的软化和断层的润滑间接诱发地震。蓄水后瓦房厂—周山断裂出现张开现象,丹江断裂滑移增大,稳定性降低;均郧断裂和公路断裂面压应力增加,滑移减小,从而变得更加稳定。水库二期工程后汉江库区诱发地震的机率很小,但丹江口库区有可能诱发地震,可能性较大地区为厚坡、九重、彭桥、仓房和田川。
刘素梅徐礼华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应力场应变场水库诱发地震
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长柱受压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为提高钢管内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小混凝土的收缩,以保证钢管与混凝土更好地工作,满足实际工程需要,文中提出采用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考虑初始自应力、长细比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制作16个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长柱试件,通过轴心受压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实测试件的荷载-纵向变形曲线、荷载-挠度曲线和极限承载力,分析了各参数对试件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部分中长柱的破坏形态均为弯曲失稳破坏;初始自应力提高5MPa,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长柱极限承载力提高19%,并改善了延性;长细比由5增大至12,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降低16.9%;混凝土强度提高36.3%,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长柱极限承载力提高16.3%。基于试验结果,参考国内相关规范,建立钢管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中长柱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徐礼华徐方舟周鹏华谷雨珊吴敏许明耀
关键词:高强中长柱轴压承载力
反复荷载作用下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钢筋黏结强度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考虑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体积率、长径比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制作36个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间的黏结强度。结果表明:混杂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与钢筋间的黏结强度存在正混杂效应,其中钢纤维对黏结强度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对于混杂纤维混凝土,在聚丙烯纤维体积率为0.15%、长径比为167的情况下,当钢纤维体积率从0.5%增长到1.5%、长径比从30增加到80时,黏结强度分别提高了20.57%和14.75%,而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的变化对黏结强度没有明显影响;当混杂掺入体积率为1.5%、长径比为60的钢纤维与体积率为0.15%、长径比为167的聚丙烯纤维时,与相应的单掺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黏结强度分别提高了14.64%、31.37%和46.55%。此外,基于厚壁圆筒理论,针对实际受力情况,建立了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黏结强度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徐礼华张奥利黄乐陈平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黏结强度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