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丹丹

作品数:34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0篇饲料
  • 8篇饲料加工
  • 7篇物理特性
  • 6篇营养
  • 6篇温度
  • 6篇比热
  • 4篇营养成分
  • 4篇特性分析
  • 4篇颗粒饲料
  • 4篇热特性
  • 3篇豆粕
  • 3篇制粒
  • 3篇制粒机
  • 3篇乳清
  • 3篇乳清粉
  • 3篇清粉
  • 3篇小麦
  • 3篇粒度
  • 3篇含水率
  • 3篇大麦

机构

  • 3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中粮饲料有限...

作者

  • 34篇王红英
  • 34篇孔丹丹
  • 21篇陈啸
  • 18篇杨洁
  • 18篇方鹏
  • 10篇彭飞
  • 9篇岳岩
  • 8篇张国栋
  • 8篇吕芳
  • 8篇金楠
  • 7篇段恩泽
  • 3篇康宏彬
  • 3篇沈祥
  • 2篇李腾飞
  • 2篇王璐
  • 1篇薛松堂
  • 1篇赵琳

传媒

  • 23篇饲料工业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3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3篇2016
  • 4篇201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和水分对DDGS比热和热导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DDGS比热和热导率的测定方法及不同温度、湿基含水率下的变化规律,在5种温度(分别为30、45、60、75、90℃)和5种湿基含水率(分别为4.22%、7.83%、12.15%、16.37%、20.43%)的条件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和热特性分析仪KD2 Pro,分别对不同温度、湿基含水率的DDGS的比热和热导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随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对本质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拟合方程。结果表明:温度和含水率对DDGS比热和热导率的影响显著;其比热和热导率均随着温度和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数据、规律和拟合方程对DDGS的热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彭飞张国栋杨洁孔丹丹岳岩王红英
关键词:DDGS温度含水率比热热导率
不同品种玉米饲料加工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玉米的饲料加工特性,试验采集了全国7个省区69个玉米样品,共53个品种,分别测定了其营养成分及粉碎过两种筛片(孔径1.5 mm和2.0 mm)的物理特性、热特性和糊化特性。并分析了不同品种指标的变异系数及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玉米营养成分、物理特性、热特性及糊化特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玉米的糊化特性较玉米的营养成分、物理特性、热特性变异系数大。粉碎粒度对玉米的物理特性、糊化特性及热特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粉碎粒度为1.5 mm与粉碎粒度为2.0 mm的玉米粉样品的平均粒径、颗粒表面积、休止角和摩擦系数的差异是显著的(P<0.05)。其中,粉碎粒度为1.5 mm的比粉碎粒度为2.0 mm的玉米粉样品的平均粒径小,而粉碎粒度为1.5 mm的比粉碎粒度为2.0 mm的玉米粉样品的颗粒表面积、休止角与摩擦系数要大。每个温度值下,粉碎粒度为1.5 mm的比热均值均比粉碎粒度为2.0 mm的玉米粉样品的比热均值显著小(P<0.05)。粉碎过1.5 mm筛片孔径的玉米粉样品黏度参数值明显高于2.0 mm的(P<0.05),可见粉碎粒度对玉米粉的黏度特性的影响较大,且粉碎粒度越大,淀粉越难糊化。文中玉米的营养成分、物理特性、糊化特性及热特性可对饲料加工过程中清选、粉碎、配料、混合、调质、制粒、冷却工艺参数优化以及颗粒料成型特性与适口性的预测和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张国栋杨洁孔丹丹陈啸沈祥王红英
关键词:玉米饲料营养成分
基于设备综合效率的饲料企业生产水平评价方法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探究设备综合效率(OEE,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法在饲料生产企业中的应用,对国内20余家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饲料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每家企业进行了连续4~7 d的生产数据调研,最终获得20家企业的有效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建立了企业关键设备(粉碎机、混合机、制粒机)的OEE模型,并用于饲料企业的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运用OEE方法可以很好的分析出制约设备产能的因素,有利于提升整个企业的效能。同时,将OEE指标用于饲料企业生产水平的评价,建立了饲料企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和模型,并用该模型对17家颗粒饲料企业生产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为饲料企业进行生产力水平综合评价提供依据和方法。
王红英方鹏金楠王红根孔丹丹陈啸段恩泽祁忠贤
关键词:OEE饲料
不同水分含量颗粒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研究
2015年
饲料加工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对饲料成品的质量、饲料加工效率以及动物的生长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42 d的笼养试验考察了不同水分含量的颗粒料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40只雄性罗斯334×708型肉鸡进行了单因素完全随机的笼养代谢试验,试验用育雏料、育成料和育肥料的水分含量13%、14%、15%和16%。结果表明:在0~14 d育雏阶段,颗粒饲料含水量对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饲料转化率(FCR)没有显著的影响。在15~35 d育成阶段,随着饲料水分的增加,肉鸡的ADG、ADFI降低,FCR升高,14%水分含量以上的颗粒料对肉鸡的ADG、AD-FI影响显著(P〈0.05),对于FCR影响不显著(P〉0.05)。在36~42 d育肥阶段,随着饲料水分的增加,肉鸡的ADG、ADFI降低、FCR升高,14%水分含量以上的颗粒料对肉鸡的ADG、ADFI影响显著(P〈0.05),15%水分含量以上的颗粒料对FCR的影响显著(P〈0.05)。
杨洁孔丹丹彭飞陈啸王红英
关键词:水分含量颗粒料肉鸡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豆粕物理特性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为对豆粕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及量化评价,本文以42个豆粕样品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其水分、容重、热物理特性、摩擦特性及粉碎特性指标参数,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简化物理特性指标,构架评价体系,得到每种样品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样品各物理特性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比热与水分和热传导系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热扩散系数、休止角和摩擦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热传导系数与热扩散系数呈显著正相关,与休止角和摩擦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热扩散系数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摩擦系数与水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和休止角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粒径与水分呈显著正相关,与休止角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8.898%(>85%),能够代表原来8个物理特性指标中的绝大部分的信息,并得到评价公式Z=0.363Z_1+0.234Z_2+0.150Z_3+0.142Z_4,计算出豆粕物理特性指标综合得分。
杨洁王璐孔丹丹陈啸王红英
关键词:豆粕主成分分析
基于设备综合效率(OEE)的饲料加工企业设备效率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设备综合效率(OEE)是现代设备管理制度中评估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管理。文章详细介绍了OEE料加工企业生产线为例,对粉碎机、混合机和制粒机3大关键生产设备的OEE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机的OEE为63.14%,粉碎机和制粒机的OEE生产工艺,分析诊断了设备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和合格品率损耗的原因和制约生产设备产能的因素,便于企业管理人员合理进行设备维护,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充分发挥设备的最佳效能。
王红英金楠金楠段恩泽方鹏
关键词:OEE饲料加工设备管理
不同品种大麦的黏度特性及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为了探究大麦的黏度特性,文章采集了12个品种的大麦样品,测定了大麦籽粒的营养成分、容重及两种粉碎粒度的大麦粉(粉碎筛片孔径:1.5和2.0 mm)的RVA黏度值(峰值黏度、低谷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分析了不同品种间理化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大麦,营养成分、容重和粉碎粒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过2.0 mm孔径的大麦粉样品黏度值和变异系数明显低于1.5 mm的。5个黏度参数均与粉碎粒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粗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衰减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还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基于所测定的理化指标,将12个大麦品种分为4个类群,以指导饲料厂进行原料选购。
孔丹丹杨洁张国栋陈啸彭飞王红英
关键词:大麦营养成分黏度特性聚类分析
粉状配合饲料摩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不同玉米、豆粕含量对粉状配合饲料摩擦特性影响。利用直剪仪、斜面仪、休止角测定装置,对不同配比的粉状配合饲料的内摩擦角、滑动摩擦角和休止角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粉状配合饲料的内摩擦角都随玉米含量的增大而减小、随豆粕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滑动摩擦角随玉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豆粕含量的减少而增大;玉米、豆粕含量对休止角影响差异显著。
吕芳孔丹丹陈啸岳岩方鹏王红英
关键词:配合饲料
仔猪配合料比热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9
2016年
为探究调质、制粒等热处理过程中仔猪配合粉料传热的基本特性,有效控制热量供给并实现调质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的优化评估,该文以4种粉碎粒度(粉碎筛片孔径:Φ1.0、Φ1.5、Φ2.0和Φ2.5 mm)的仔猪配合粉料为研究对象,采用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差示扫描量热法)的方法测定了其在不同含水率范围(10%~18%,湿基)和不同温度范围(25~100℃)的比热,并分析了3个变量对比热的影响规律,构建了比热关于研究变量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仔猪配合粉料的比热受含水率、温度、粉碎粒度的显著影响,其中含水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温度及粉碎粒度次之;比热亦受含水率与粉碎粒度及其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比热随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加在1.533~2.881 k J/(kg·K)范围内升高,且与含水率呈线性关系,与温度呈非线性关系。粉碎过Φ2.5和Φ2.0 mm的仔猪料比热较粉碎过Φ1.5和Φ1.0 mm的大,在高温(60~100℃)和高含水率(18%)时表现尤为明显。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比热关于含水率、温度、粉碎粒度的多元回归模型(R^2>0.993),可以有效预测仔猪配合料在此研究变量范围内的比热。研究结果为仔猪配合料调质过程传热方程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其热处理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孔丹丹陈啸杨洁张国栋彭飞王红英
关键词:比热温度含水率粉碎粒度
小型制粒机喂料器参数优化与试验被引量:27
2016年
采用离散元法EDEM对喂料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定量研究了喂料过程中喂料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由于物料受螺旋叶片终止断面的影响,产生不稳定、不均匀的'脉动'喂料现象,此现象在转速较低的情况下尤其明显。以主轴直径X1、螺距X2和喂料转速X3为因素,以喂料质量流率Y1、稳定性Y2和出料口落料速度Y3为评价指标,按照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回归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3个因素下喂料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通过与研制的喂料器的实际运送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3个因素相对喂料质量流率和流率稳定性都具有显著相关性,显著水平分别为P<0.01和P<0.05,而这3个因素与出料口落料速度无明显相关性;采用响应面法对最佳参数组寻优,得到喂料器的最佳参数组合:轴径为35 mm、螺距为57 mm、转速为139(°)/s,喂料器喂料量波动性减小、喂料稳定性得到提高。采用该参数组的虚拟试验结果显示,喂料器质量流率为13.89 g/s,稳定性为8.46 g/s。实体样机验证试验表明:采用该参数组设计的喂料器可以使得小型环模制粒机的喂料质量流率提高4.28%,喂料变异系数降低16.11%。
彭飞李腾飞康宏彬张国栋孔丹丹王红英
关键词:喂料器响应面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