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梅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大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及调适被引量:9
- 2007年
- 从个体心理、择业心理和社会心理等三个方面看,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受自卑、焦虑、依赖、挫折、从众、虚荣、攀比及自利等心理问题困扰。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和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 朱志梅
- 关键词:就业心理心理准备调适
-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建构被引量:1
- 2017年
-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现实基础。寻求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厘清价值认同问题,对于培育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与归属感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觉认知和价值自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的建构,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关系(对话、交往)中使价值主体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的动态过程。主体性、空间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具有建构的可能性,可基于此寻求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的路径。
- 朱志梅何维越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探索
- 2017年
- 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目标需要根据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目标分为思想目标、素质目标和行为目标三个层次。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目标一方面有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进行创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其激励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 顾欣荣朱志梅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贫困生学习动机的调适策略被引量:1
- 2008年
-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南京市四所高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发展和社会报答动机是贫困生最强烈的学习动机;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对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了影响高校贫困生学习动机的原因以及不同专业、性别、家境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通过原因分析,从政策、心理、经济、差异源等层面提出了调适高校贫困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 朱志梅浦玲张清海
- 关键词:贫困生学习动机
- 大学生入党动机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大学生入党动机是大学生入党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归纳了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多种类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相关策略。
- 朱志梅陈培玲
-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党建工作入党动机
- 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引量:9
- 2011年
- 文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为理论依据,对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安全感、自我评价、自我实现等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与归纳,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态度、渠道、方式等方面探寻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 朱志梅
- 关键词:人本主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新时代中学政治教师自我提升的维度被引量:1
- 2021年
- 中学政治教师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加强新时代中学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外援",借助外部环境,更需要中学政治教师实现"内需",进行自我建设。从能力之维、意识之维、协同之维等方面共同进行。在能力之维层面,以学为基础,提升专业能力,以教为媒介,强化育人能力,以研为导向,增进科研能力;在意识之维层面,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意识,科学研判形势,加强道德意识,注重师德师风,实现理念与行为相互耦合;在协同之维层面,需要中学政治教师与班主任达成目标共识,资源共享,队伍共建,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态势,从而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 朱志梅郑林芝
-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师自我提升
-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
- 从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抽取了308名青年教师,采用生活事件最表、工作压力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他们的心理压力状况及自我应付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和学习,而时间压...
- 朱志梅吴远
-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
- 文献传递
-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
-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压力事件作出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持续紧张的、综合性的心理状态。适度的、短暂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过度的、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消极影响。在工作和生活中,高校青年教师经...
- 朱志梅
- 关键词: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心理调适
- 文献传递
- 论中学德育的方法创新被引量:2
- 2014年
- 德育是事关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现阶段,我国中学德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德育形式大于内容、多学科合力尚未形成、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我们应从协调素质教育和增强学生考试竞争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及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 朱志梅周梅
- 关键词:中学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