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树玲

作品数:19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细胞
  • 11篇肺癌
  • 9篇小细胞
  • 8篇细胞肺癌
  • 8篇小细胞肺癌
  • 7篇非小细胞
  • 7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淋巴
  • 4篇单抗
  • 4篇淋巴结
  • 4篇EGFR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受体
  • 3篇突变
  • 3篇肿瘤
  • 3篇HG
  • 2篇单抗治疗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生成

机构

  • 19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19篇张树玲
  • 14篇韩琤波
  • 13篇马洁韬
  • 9篇孙丽
  • 5篇黄乐天
  • 5篇孙鑫
  • 5篇孙婧
  • 5篇熊志成
  • 3篇赵健竹
  • 3篇邹华伟
  • 3篇刘洋
  • 3篇张晓诺
  • 2篇荆薇
  • 2篇李晓晗
  • 2篇汤隽
  • 2篇周洋
  • 2篇王颖
  • 1篇郭隽馥
  • 1篇吴斌
  • 1篇费倩

传媒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恩度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恩度单药及恩度联合卡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经恩度单药或恩度联合卡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62(17~78)岁。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恩度联合卡铂治疗组(联合用药组)33例,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56(17~66)岁;恩度单药治疗组(单药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63(38~78)岁。分析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有效率分别为75.8%和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在不良反应方面,单药组乏力、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06,0.000,0.017)。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171 d、14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恩度联合卡铂或恩度单药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对于体力状态差不能耐受铂类灌注者,可给予恩度单药灌注治疗。
张树玲马洁韬赵健竹孙丽荆薇周洋黄乐天韩琤波
关键词:恩度卡铂恶性浆膜腔积液腔内灌注
小细胞肺癌术后基于淋巴结分期胸部放疗临床意义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张树玲韩琤波
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安全性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放化疗疗效和安全性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不可手术LA-NSCLC患者98例。其中单纯放疗组26例、同步放化疗组37例、序贯放化疗组35例,统计其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时间(OS)。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Breslow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序贯放化疗组的中位PFS优于单纯放疗组,同步及序贯放化疗的中位OS均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较早的淋巴结分期、双药联合化疗及联合应用放化疗是PFS获益的独立影响因素;较早的淋巴结分期是OS获益的独立影响因素;总体治疗安全性良好,血液学毒性与化疗方案及患者的KPS评分相关(P<0.05)。结论对于LA-NSCLC,较早的淋巴结分期、双药联合化疗及联合应用放化疗治疗是PFS获益的独立影响因素;较早的淋巴结分期是OS获益的独立影响因素。总体治疗安全性良好,但联合化疗和较低的KPS评分会增加血液学毒性。
袁梦韩琤波马洁韬黄乐天张树玲孙丽
关键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毒性反应
唑来膦酸与吉西他滨体外协同抑癌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0%,初次就诊约2/3为不可手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限,预后极差[1]。尽管现在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生存率提高的还是很少。化疗是目前晚期NSCLC最重要的全身治疗手段。
周洋荆薇马洁韬张树玲邹华伟韩琤波
关键词:抑癌作用吉西他滨唑来膦酸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体外
奥希替尼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对人肺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初步探究奥希替尼联合两种不同机制的抗血管靶向治疗药物(贝伐珠单抗或阿帕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肺腺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肺腺癌细胞PC-9(E19 del)和H1975(E21 L858R/E20 T790M),CCK-8法检测奥希替尼及抗血管靶向治疗药物(贝伐珠单抗或阿帕替尼)单药或联合处理肺腺癌细胞48 h后的抑瘤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GFR及其下游AKT和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C-9和H1975肺腺癌细胞对奥希替尼敏感且呈剂量依赖性。奥希替尼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较同等浓度的单药奥希替尼可增加对PC-9和H1975细胞株的抑瘤率(P <0. 05)。低浓度奥希替尼联合高浓度阿帕替尼(1 000 nmol/L)的抑制作用与高浓度奥希替尼相当(P> 0. 05)。随着联合的阿帕替尼浓度的升高,对PC-9和H1975细胞抑瘤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 <0. 05)。不同处理因素对PC-9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对H1975细胞(P <0. 01)。随着奥希替尼浓度的上升,p-EGFR、p-AKT、p-ERK磷酸化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结论: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或阿帕替尼会进一步增强对EGFR敏感突变或T790M突变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奥希替尼与阿帕替尼联合使用具有很强的抑瘤活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奥希替尼单药或与抗血管形成药联合作用可能是进一步下调EGFR及其下游AKT和ERK信号通路的活化。
刘洋熊志成孙鑫马洁韬孙丽张树玲孙婧张晓诺韩琤波
关键词: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预防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5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肿瘤科收治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36例,均经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GP或GC)第1周期2周内发生Ⅱ~Ⅲ度血小板减少。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C、D 4组,每组9例,并继续进行3个周期相同方案化疗。A组于化疗前第1、3、5天及化疗第2、4、6、9天给予rhTPO(1μg·kg^(-1)·d^(-1)),B组于化疗前第1、3天及化疗第2、4、6、9天给予rhTPO(1μg·kg^(-1)·d^(-1)),C组于化疗前第1天及化疗第2、4、6、9天给予rhTPO(1μg·kg^(-1)·d^(-1)),D组未予以rhTPO,分别监测各组患者的血小板最低值、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血小板恢复至≥75×10~9/L及≥100×10~9/L的天数、因血小板降低所致下一周期化疗延误的天数、血小板输注的次数和用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4组间血小板最低值、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血小板恢复至≥75×10~9/L时间、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时间以及延误下一周期化疗的天数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993、9.563、22.285、9.011、12.310,P均=0.000),A组优于B、C组,B、C组优于D组;在血小板输注的用量上,A组更占优势,分别与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888、-6.782,P=0.006、0.000)。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既往GP或GC化疗导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的NSCLC患者,预防性给予rhTPO可降低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并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量,其中以化疗前5天开始的间歇性预防策略疗效最佳,总体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黄乐天韩琤波马洁韬张树玲邹华伟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减少非小细胞肺癌
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伴EGFR T790M突变肺腺癌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通过移植瘤动物实验探讨奥希替尼联合抗VEGF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EGFR T790M突变的H1975人肺腺癌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实验分组:低剂量奥希替尼组、高剂量奥希替尼组、低剂量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组、高剂量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组。每组各5只小鼠,给药方法:奥希替尼2.5 mg/kg/d或5 mg/kg/d,采用每天灌胃处理;贝伐珠单抗5 mg/kg,每周2次腹腔注射。接种后和给药期间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给药2周后处死裸鼠,活检整个肿瘤。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HIF-1α、VEGF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及其下游AKT和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给药2周后,高剂量奥希替尼单药组较低剂量奥希替尼单药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HIF-1α、VEGF表达率和MVD显著降低(P<0.05),p-EGFR、p-AKT和p-ERK表达减少(P<0.05)。低剂量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低剂量奥希替尼单药组(P<0.05),上述因子均明显降低(P<0.05)。低剂量奥希替尼联合组与高剂量奥希替尼单药组比较,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p-EGFR、p-AKT、p-ERK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奥希替尼联合组与高剂量奥希替尼单药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两个联合组之间,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2),上述因子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能够显著增加奥希替尼对伴EGFR T790M突变的肺腺癌移植瘤的杀伤能力。贝伐珠单抗与奥希替尼协同作用是通过降低肿瘤中VEGF表达,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抑制EGFR下游信号通路激活而实现的。
熊志成刘洋孙鑫马洁韬张树玲孙丽孙婧张晓诺韩琤波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微环境
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与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 比较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与贝伐珠单抗单药通过胸腔灌注的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恶性胸腔积液治疗决策提供初步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48例,所有患者均经胸水细胞病理学或影像学证实为恶性胸腔积液,分为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组(30例)和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组(18例),记录患者体力状况改善、影像学改变以及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治疗组和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组中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5.6%,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和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33)。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13)。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治疗组和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9和3.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3),且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13)。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较高,但与贝伐珠单抗单药灌注治疗相比不良反应较大,二者在疾病进展时间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临床选择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策略。
赵健竹汤隽马洁韬张树玲韩琤波邹华伟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肿瘤胸腔灌注
小细胞肺癌术后不同淋巴结分期放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术后放疗价值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疗对术后淋巴结分期为N0、N1、N2(p N0、p N1、p N2期)的SCLC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4年1月55例手术治疗后淋巴结分期为p N0、p N1、p N2期的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差异,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放疗对SCLC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放疗组与未放疗组对比,1、2、3年局部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0 vs 21.7%、56.2%vs 69.6%、87.5%vs 95.7%,P=0.010);中位总生存期(OS)无统计学差异(35个月vs 36个月,P=0.730);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有统计学差异(26个月vs 18个月,P=0.014)。根据术后不同淋巴结分期,p N1、p N2期中位DFS及p N2期中位OS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p N0期的中位OS、DFS及p N1期中位OS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放疗(HR=0.504,P=0.044)及淋巴结分期(HR=0.254,P=0.002)是影响术后患者DFS的独立因素,而术后淋巴结分期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HR=0.208,P=0.001)。结论放疗能明显降低SCLC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率,改善术后p N1、p N2期患者的DFS,同时延长p N2期患者的OS。对于术后淋巴结阴性SCLC患者,术后放疗对提高患者生存期无益。
张树玲马洁韬韩琤波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分期
基于“火郁发之”论姜黄防治肺癌分子靶标网络构建及活性成分预测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梳理肿瘤的发展特点,发现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与火郁息息相关,火热之邪伏于体内,出现气滞、痰瘀等病理因素,机体运化不力,日久累积,久不可解则结聚生癌。火郁必当发之,当通过宣通、升散、透达、疏导等方法因势而利导,使内热得以清除,邪气得以外出而对肿瘤起到防治效果。姜黄具有苦能泻热、辛能散结的发越郁热之功效,且近些年姜黄因防治肿瘤而被医学广泛关注,因此该文以“火郁发之”理论作为基础,浅析姜黄防治肺癌的理论,结合现代技术获取姜黄6种活性成分及防治肺癌的69个潜在靶点,并且经过验证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来证明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为肺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机制预测。
张洪瀛宋囡张树玲陈文娜郭隽馥
关键词:肺癌火郁发之分子对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