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佟
-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泌尿外科用腹腔镜夹持装置
-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为泌尿外科用腹腔镜夹持装置,包括主体和活动把手,所述主体上端设有用于连接作用的凸块,所述凸块通过转动齿槽球与显示屏相连接,通过活动把手的设置,活动把手通过方形块与压杆相连接,压杆通过一号连杆与...
- 汪洋邵林海白杨开夏勇张战宏拓志勇王亚佟胡新红兰海河朱元宏何宁赵超群王叶松
- 文献传递
- 双孔三通道腹腔镜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比较双孔三通道腹腔镜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将33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双孔三通道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18例),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组(15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术后3月对切口美观度进行评分。结果双孔三通道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显微外科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双孔三通道腹腔镜与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后精子浓度、精子活动率与(a+b)级精子百分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孔三通道腹腔镜组术后随访1例患侧出现睾丸鞘膜积液,1例精索静脉曲张复发,而显微外科组无鞘膜积液及复发,两组均未见睾丸萎缩。观察术后3月切口美观度双孔三通道腹腔镜组优于显微外科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孔三通道腹腔镜及显微外科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确切等优点。显微外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双孔三通道腹腔镜手术简便,学习曲线短,美观效果突出,便于基层医院推广与普及。
- 朱智荣阎家骏王亚佟吴刚锋潘建刚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检查显微外科手术
- 经腹腹腔镜单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完全经腹腹腔镜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使用特制防滑哈巴狗钳夹闭输尿管末端膀胱袖口部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入院治疗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32例,其中16例接受经腹腹腔镜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使用定制的哈巴狗钳改良输尿管末端切除术(改良组),另16例行联合尿道电切镜、腹腔后镜行肾输尿管切除术(传统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改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28个月,传统组随访患者中见继发膀胱肿瘤2例,两组术后随访时间及术后膀胱肿瘤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经腹腹腔镜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UTUC,肿瘤控制结果满意,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汪洋邵林海白杨开李学松方冬夏勇张战宏拓志勇兰海河王亚佟赵超群何宁
-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 术前应用非那雄胺或苯甲酸雌二醇对预防TURP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非那雄胺或苯甲酸雌二醇对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96例行TURP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非那雄胺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2例。记录3组手术指标、出血指数、出血强度及术后镜下血尿转阴情况,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差异,记录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非那雄胺组和苯甲酸雌二醇组手术时间、术后冲洗时间和镜下血尿转阴时间均短于空白对照组(P <0. 05),术中冲洗液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液量、术后出血量、出血指数、出血强度以及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 <0. 05),术后4、5、6周镜下血尿转阴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 <0. 05),B淋巴细胞瘤-2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面积均小于空白对照组(P <0. 05)。但非那雄胺组和苯甲酸雌二醇组上述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术前应用非那雄胺或苯甲酸雌二醇均可有效减少TURP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抑制前列腺组织微血管生成;且两种药物预防手术出血的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 赵超群王亚佟邵林海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非那雄胺苯甲酸雌二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单中心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377例报道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分析陕西省汉中地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行MPCNL治疗的33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7例患者共实施MPCNL 479次。手术结石清除率:Ⅰ期59.68%(225/377),Ⅱ期58.70%(54/92),Ⅲ期20%(1/5)。所有患者中联合输尿管镜或输尿管软镜辅助治疗34例,其中28例取净石,结石清除率82.35%。术后84例(22.28%)患者出现感染性并发症,其中术后发热51例(13.5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5例(6.63%)、感染性休克8例(2.12%);同时,术中或术后输血3例(0.80%),均保守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周围脏器损伤(如肠道、气胸)等副损伤。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是处理上尿路结石的一种重要手段,诊疗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还要总结经验并掌握重点,从而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
- 王亚佟夏勇张战宏拓志勇邵林海兰海河汪洋赵超群胡新红王叶松朱元宏白杨开肖怡
- 关键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上尿路结石感染性并发症
-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与经尿道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切除与经尿道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组,各50例。A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B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A组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A组术后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针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及膀胱冲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王亚佟刘利娟胡新红
- 关键词:经尿道电切浅表性膀胱肿瘤
- 血清miRNA-21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血清miRNA-21水平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对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5例肾癌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格检查的8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对比术前2组研究对象血清miRNA-21水平;对比术前及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血清miRNA-21水平,将术前实验组血清miRNA-21水平区分为高表达组(35例)和低表达组(40例),对比2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分析实验组患者血清miRNA-21水平与其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术前实验组患者血清miRNA-21水平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实验组患者血清miRNA-21出现明显下调,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对比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血清miRNA-21高表达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率高于低表达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前血清miRNA-21水平与肾癌患者TNM分期、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血清miRNA-21与肾癌患者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对肾癌的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王亚佟胡新红刘利娟赵超群
- 关键词:肾癌病理特征术后复发
- 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尿道复发肿瘤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TURBT)术后尿道复发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TURBT术后尿道复发肿瘤的临床资料.1例单纯后尿道肿瘤复发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6例合并膀胱肿瘤复发,5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术,1例行TURBT术及尿道肿瘤电切术.结果:随访6个月~8年,平均3年2个月.5例全尿道切除患者3例存活至今,2例因肿瘤转移死亡.2例电切患者中1例无瘤生存,1例因膀胱肿瘤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术.结论:TURBT术后复发尿道肿瘤与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及伴发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 兰海河张战宏夏勇拓志勇王亚佟赵超群胡新红王叶松
- 关键词:膀胱肿瘤尿道肿瘤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80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上尿路肿瘤根治术,术后进行随访,记录膀胱转移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膀胱转移23例(28.75%),未转移57例(71.2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数目、术前输尿管镜检情况、手术方式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膀胱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输尿管肿瘤、T_(3~4)期、G3级、有淋巴结转移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膀胱转移率分别高于不吸烟、肾盂肿瘤、T_(1~2)期、G_(1~2)级、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肿瘤位于输尿管、肿瘤分期为T_(3~4)期、肿瘤分级为G3级、有淋巴结转移均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肿瘤位置、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 兰海河邵林海王亚佟夏勇赵超群何宁
-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膀胱转移影响因素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开展手术治疗的76例局限性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后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传统手术),各38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及手术24、72 h后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3%(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72 h,两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24、72 h的CD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观察组的CD8^+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和对照组,CD4^+/CD8^+明显高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在局限性肾癌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张战宏邵林海汪洋王亚佟
- 关键词:后腹腔镜手术局限性肾癌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