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宇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鞘膜瘤误诊5例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赵崇海马凯宇李平运王雅清
- 关键词:神经鞘瘤误诊
- 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3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治疗过程和效果 ,与非手术治疗组对比分析。结论 :胸腰段爆裂骨折并神经不完全损伤的情况下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 ,能恢复伤椎高度 ,使骨折复位 ,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使神经功能得以改善。
- 栾宏佳马凯宇孙欣
- 关键词:胸腰椎暴裂性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植骨
- 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观察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移植的成骨过程,以便深入研究自体颗粒骨移植的转归机制。方法:实验将40只新西兰白兔按时间随机分成0,3,10和21d4组,每组10只动物。体质量2.5~3.5kg。取自体髂骨制成直径50~100μm大小骨松质颗粒,团块样移植到同只白兔的股四头肌肌穴中。分别在颗粒骨制备的同时即(0d天组),和肌穴内移植术后,和31021d取材,进行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颗粒骨制备过程中有大量细胞存留下来。②3d时一些位于微小颗粒骨边缘骨陷窝中的细胞存活。③10d时微小颗粒中骨陷窝中的骨细胞仍存活,并发生转化。④21d时形成编织骨。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直径(50~100μm)异位移植后,具有直接成骨和诱导成骨活性,能够异位成骨。
- 马凯宇栾宏佳徐公平张志鹏闫景龙
- 关键词:自体微小颗粒骨异位移植异位成骨诱导成骨移植术成骨过程
- 胸腔积液超声介入治疗的评价被引量:2
- 1997年
- 胸腔积液超声介入治疗的评价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154002)胸心外科廖明马凯宇胸腔积液在临床为常见病多发病。无论病因若何,单就胸腔积液本身来讲,治疗上应以去除病因,促进吸收,穿刺引流排尽积液为治疗原则。目前临床中多在X线胸片或胸透的基础上用望、...
- 廖明马凯宇
- 关键词:胸腔积液超声介入治疗X线胸片
- 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现况,并初步分析其发生Hp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通过发送电子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协和医院长期随访IBD患者及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北京社区居民展开调查。收集两组人群一般资料、Hp感染相关信息、环境因素等资料。比较两组人群Hp阳性率差异并分析IBD患者Hp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本研究IBD患者122例、社区居民1739例。两组人群倾向性评分直方图高度一致。IBD患者Hp阳性率显著低于社区居民(13.1%比42.7%,P<0.001),且两组Hp阳性率均随年龄增高呈逐渐升高趋势,但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BD患者中Hp阳性者长期共餐者Hp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Hp阴性者(43.8%比18.9%,P=0.006)。结论IBD患者Hp感染率较社区居民降低,其发生Hp感染可能与长期共餐者Hp阳性有关。
- 周如宁张莉马凯宇鲍秀琦王维国阮戈冲杨红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
- 生物膜处理神经吻合口促进神经再生的实验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生物膜防止神经粘连的作用并与静脉、己丁糖、强的松龙以及单纯缝合进行对比,探索促进神经再生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2-04/07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生物膜组、己丁糖组、强的松龙组、静脉组及单纯缝合组,每组12只。①模型制作:采用250g/L乌拉坦静脉麻醉,显露兔的双侧坐骨神经,并在胫骨外髁上方1cm处切断胫神经,双侧作同样处理。在手术显微镜下,将胫神经端端吻合,并将吻合口周围肌肉作适当损伤以形成瘢痕。②分组处理:生物膜组:生物膜片包裹神经吻合口,并将两端缝合成管状,生物膜管两端各与神经外膜固定1针。己丁糖组:在吻合口周围涂抹0.5mL己丁糖。强的松龙组:在吻合口周围注射0.5mL强的松龙。静脉组:取一段兔颈外静脉,长约2cm,分为两段,分别套在双侧胫神经上,两端各固定1针。单纯缝合组:直接吻合后放入肌间隙,吻合口不作特殊处理。③指标测试:于术后2,4,10和16周用肉眼观察足底溃疡及愈合情况,神经吻合口的粘连程度;取各时间段神经吻合口上下5mm神经,光镜观察再生神经通过吻合口情况及结缔组织增生情况;取吻合口近远端各2mm长神经,用伪彩色图像分析行轴突数目分析;对16周组,用诱发电位仪检测其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特征。结果:每组12只新西兰白兔均纳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单纯缝合组修复段神经2周时为瘢痕组织包裹压迫固定,4和10周时粘连加重,神经无活动度。静脉包裹组修复段神经2周时与周围界限清楚,4,10和16周时与周围粘连固定,无活动度。生物膜组、己丁糖组及强的松龙组各时间段神经活动不受限。②组织学检查:生物膜组、己丁糖组和强的松龙组再生纤维通过吻合口较直,神经内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单纯缝合组神经
- 俞广王继芳韩萌王晋东马凯宇李永滨陈华储诚兵
- 关键词:神经再生生物膜周围神经
- 掌背侧伸肌腱三种缝合方法的比较
- 2004年
- 目的 :用连续锁边缝合、改良 kessler、“8”字缝合方法修复掌背侧伸肌腱并进行比较。方法 :1995~ 2 0 0 2年用此三种方法缝合了 111条掌背侧伸肌腱并进行 Ridit分析。结果 :连续锁边缝合明显优于改良 kessler和“8”字缝合法 (P <0 .0 1) ,改良 kessler与“8”字缝合法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掌背侧扁平伸肌腱组织的断裂 ,连续锁边缝合后优于其它二种方法 。
- 王洪林栾洪佳马凯宇赵崇海
- 关键词:连续锁边缝合
- 插秧致腕背伸肌腱断裂临床分析
- 2003年
- 王洪林栾宏佳赵崇海马凯宇
- 关键词:手术修复插秧手术治疗